關琦
摘 要: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始終堅持以“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為了孩子”為教育準則,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積極創新工作方法,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班級組織管理能力。在班主任這個舞臺上留下了堅實的足跡,以博大的胸懷、勤勉的工作、飽滿的熱情成為班級管理的創新者,學生成長的引導者。
關鍵詞:班級管理;教學水平;內在動力
一、提升素質,追求自我優秀的內在動力
為人師表,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榜樣;新課程進入課堂后,能緊跟時代步伐,積極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樹立了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生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在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的基礎上,結合學科特色,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取得顯著成績。先后指導學生獲“桂林市歷史劇比賽一等獎”“桂林市歷史小論文比賽獲一等獎”“歷史小論文比賽一等獎”。積極參加班主任培訓,并參與了桂林市立項課題《班主任的體育素養初探》的研究(2010年2月已結題),積累了豐富的班主任工作經驗。2009年撰寫的論文《幸福并快樂著》獲二等獎,多次在學校組織的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做經驗介紹,多次被評為校優秀班主任。
二、關愛學生,搭建師生平等的友誼橋梁
多年來的教育教學實踐使我深深懂得: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不但要播下知識的種子,更要播下愛的種子,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只有熱愛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知音;教師不僅是學生的良師,更應是學生的益友。因此,我非常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投入,努力用愛的清泉去澆灌祖國的花朵。
每當我接到新班級時,都會細致地了解學生以及學生家庭的情況,切實依照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工作中我總是本著平等與尊重的原則面對每一位同學,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同學的每一份情感。以平等的身份和他們對話,參加他們的活動,和學生們成為朋友,建立起了一種平等的、朋友間的師生關系。我利用空余時間去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況和心理動態,和同學們談心,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做好后進學生的思想工作,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解決存在的問題,爭取進步。
在學生學習的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開展各種形式、豐富多彩的活動,提供各種機會讓同學們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從而鍛煉同學們的組織能力、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集體主義觀念。尊重學生個性的存在,鼓勵學生個性的發展,在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的同時,大力倡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類型的活動,在活動中鍛煉自己;鼓勵學生拓寬知識面,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在學校舉行的各項活動中,所帶班級的學生都能積極參加,并表現出極高的熱情,榮獲了春季、秋季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黑板報比賽第三名,紅歌比賽二等獎,文藝匯演的舞蹈第一名,校園文化節第三名等好成績。
三、重視班級文化建設,讓每一面墻都說話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非常重視班級文化建設,針對班級的現狀提出了“重勵志、創氛圍、提目標”的班級文化建設方法。引導同學確立班級目標,以“團結、進取、勤學、樂思”的精神為班訓,指引同學向更高、更遠的目標沖刺。在黑板上方張貼班訓,讓全班學生有目標;懸掛國旗增強愛國情感;設書香角,營造讀書氛圍;利用墻壁的空白處懸掛每位學生的座右銘時刻勉勵和鼓舞學生;規劃“學習園地”,不定期更新優秀作業展,設立“進步榜”,激勵先進,讓同學們感到榜樣就在身邊,展示“學習心得”,及時向同學提供好的學習方法。定期出版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可讀性強的黑板報。這些墻壁文化使學生在有意無意中受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充分發揮環境因素的教育功能。
四、培養班干隊伍,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
班干部是班集體的領頭雁。我打破了班干部“終身制”,實行執勤班長制度,每天一位常務班長。在實際工作中,他們一起明確任務、目標和基本工作方法,一起討論最佳工作方案,針對管理中的棘手問題,商討解決辦法,每周總結一次。班級管理施行常務班長、組長和個人三層管理相結合的機制,這避免了班主任一人唱獨角戲的情況,實效性較強,師生關系比較民主、融洽。班級管理步入正軌后,我又實行每月班長輪流制:就是每個學生要當一個月的班長,由他(她)負責班上一個月的日常管理工作。
五、扎實主題班會,讓每一個學生都成長
我總是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揮學生的潛能,我把班會當成學生展示自己的舞臺。一是“每周一歌”時間:即用大約10分鐘唱一首歌曲。二是“合作展示”時間(10分鐘):即4人一組合作收集“世界文化遺產”的相關資料,并向其他同學展示。這樣既培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又拓寬他們的知識面。三是開展學校的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全程參與、全員參與、全面參與,確立了學生在班會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或體味失敗的苦澀,在參與中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杜松鵬,倪傳榮.班主任新視野[M].第二版.中國人事出版社,2006-12.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