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妍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事業的進步,數學史以其自身的優越性越來越受到眾多高中數學教師的關注和重視。就數學史的定義和內涵以及將數學史滲透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進行簡單分析研究。
關鍵詞:開發大腦;培養思維;數學史;高中數學
一、數學史的定義及內涵
數學史作為一門交叉學科,既屬于歷史學科領域,又屬于數學學科領域,也可以簡單地概括為研究數學的歷史。它不僅詳細記錄著高中階段學生所要學習的所有數學內容,教師進行教學的思想和方法,還形象地描述著數學從起源到現在發展變化的所有過程,以及數學的產生和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有效地滲透數學史,不僅能夠讓學生深刻的了解人類之所以要學習數學的初衷,還能夠讓更多學生在簡單有趣的數學史的影響和熏陶下充分地提高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有效地開發學生的大腦,科學地培養學生的思維,緩解學生來自于學習和生活中的種種壓力,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和發展。
二、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史的重要性
1.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就高中數學教學而言,學生只有對數學學科和數學知識產生足夠的興趣,才能扎實地掌握所學習的新的數學知識,有效地提高數學成績。高中數學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難度,學生面對學不完的數學知識、做不完的數學作業難免會產生一定的壓力,這也是現階段我國高中階段的學生數學成績普遍不理想的重要原因。面對這種實際情況,將數學史有效地滲透到高中數學課堂中來,能夠極大地提高更多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地提高更多學生的數學成績。從根本上改變我國高中生數學成績普遍不理想的現狀。
例如,在每節課學習新知識以前,教師可以根據數學史的有關記錄,先給學生講授一個和新知識有關的小故事作為導入語。在“集合”的有關知識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先給學生講授八歲的高斯發現數學定理的故事:高斯出身于貧困的家庭,但是他刻苦學習,在不會講話的時候就自己學習計算,最終終于成為偉大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因為“集合”是高中階段學生所要學習的第一個知識,難度也比較適中,教師通過高斯發現數學定理的故事來引導學生進行第一課的學習,能夠良好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更多學生對于學好數學的決心,為以后的數學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長此以往,讓學生能夠輕松快樂地學好數學。
2.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
數學史不僅記錄著具體的學生所要學習的數學內容,還形象地描述著相關數學知識的由來和發展過程。將數學史有效地滲透到高中數學教學中來,不僅能夠讓學生深刻地理解相應的數學理論,還能夠讓學生具體地了解學好數學所要經歷的思維過程。在這種思維過程的洗禮和熏陶下,就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
例如,在“三角函數”的有關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數學史良好地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因為三角函數的有關知識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難度,眾多的理論公式學生又極容易記混,教師通過給學生講解三角函數的由來以及在各個國家的演變過程,就可以深刻地讓學生了解三角函數的性質,這樣,學生在解題中就可以根據數學史中三角函數發展變化過程的有關記錄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法,進而有效地提高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
3.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優秀品質
在中國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數學學科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眾多偉大數學家對于數學知識的相關研究,為世界數學史的發展都做出了相當重大的貢獻。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根據數學史的相關記錄,給學生講授眾多中國數學家在數學學科發展過程中的豐功偉績,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在眾多數學家的研究努力中看到刻苦讀書、一心為國的偉大精神,從而讓學生在眾多中國數學家的影響下有效地激發出愛國熱情和優秀品質。
例如,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先生只有初中的學歷,但是他刻苦學習,自學成才,為數學的發展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他本來可以憑借自己的才華在美國享受安逸的生活,但是,一心愛國的他卻在新中國誕生以后毅然地選擇了回國,在中國的土地上繼續奮斗,為祖國的發展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數學人才。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給學生講授這樣的數學故事,將數學史有效地滲透到教學中來,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優秀品質,進而幫助學生樹立起努力學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決心。
高中階段在學生一生的學習和發展中處于承上啟下的地位,這個階段對學生一生的發展都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為了更好地應對時代的發展和激烈的教育競爭,高中階段的學生難免在學習和生活中都存在一定的壓力。數學是高中階段的學生所要學習的重要科目,在高考中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是,高中數學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難度,高中生在每天無形壓力的影響下難免對晦澀難懂的數學知識產生一定的厭煩感。這就需要陪伴高中生學習和成長的高中教師根據學生發展的個性和特點,將數學史有效地滲透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來,科學地開發學生的大腦,培養學生的思維,充分地激發更多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興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陸書環,張蕾.中日高中新課程數學史與數學教學內容整合的比較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09(1):67-70.
[2]劉超.人教版初中、高中數學教材中數學史的調查分析[J].基礎教育,2011(2):99-105.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