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顯峰
摘 要:新課程對于數學課的要求是:使數學課堂教學從傳統的集中于數學的內容方面,轉變到數學的過程方面,其核心是給學生提供機會、創造機會,讓每個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都參與數學,親自體驗數學的生存和發展過程,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去做,通過積極主動的探索去建立自己的理解和意義,在自身活動的過程中學習和理解數學,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術應用的方法與途徑。在這種理念指導下,需要提倡和發展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教學;應試能力;提升方法
高考數學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及其運算技巧的掌握,需要學生從整體上把握高中數學的主線,加強知識間的縱橫聯系,這些不單單是靠教師教會的,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靠學生自己主動思考去獲取的。我國的教育體制收到多方面的限制,首先傳統就是其中之一,從歷史看,我國的教育一直都是重人文輕物理,雖然自古我國就在數學方面有所發展,但是文科式的教學和學習方式仍然殘留在現如今的課堂上,致使我國高中數學大部分都是教師講題和學生做題的不斷循環。在應試教育下,學習數學的最佳狀態就是積極主動,參考教學過程,對數學活動持一定的主動權,并能經常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逐步提高自身的數學文化素養。
一、高中數學教學、應試教學與素養教育的關系
眾所周知,高中數學教學是在應試教學的體制下來完成的,需要教師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都有所收獲,并針對那些數學素養較高的學生,更多地展示數學知識的魅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研究,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可以說,高中階段,數學是不少學生頭疼的科目,所以教師肩負著應試教學的重壓,但也要在可行的范圍內引領學生對數學進行探根求源,因為數學史對數學教學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數學史的了解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數學素養。可見高中數學教學、應試教學與素養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師應發揮數學的內在力量,充分挖掘數學內容所蘊含的價值觀,以提高數學素養、發展其思維能力、培育理性精神為核心,讓學生在應試教育下也能體會到思考的樂趣。
二、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應試能力的方法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建立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能使學生在課堂上有一種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能使學生對學習產生積極的情感,而這種情感又會引起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欲望,能促使學生對各種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大膽的探索和研究,有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所以說,創設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針對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將教材中抽象的、單一的、枯燥的知識,通過身邊熟知的、喜聞樂見的情境,以動促靜,引發學習的動機與欲望,從創設的情境活動中輕松學到知識。
2、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在數學的教學中,我們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數學問題可以在數學情境中直接提出,也可以讓學生圍繞教師創設的情境提出情境問題。問題的產生可以給我們的教學起到導航的作用,我們有時可以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確定本節課需要解決的知識重點。這樣一來,學生自主探究的動機和欲望便產生出來,同時,也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數學是有用的。
3、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根據《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但這并沒有排除教師必要的講解和學生有意義的接受。我們不應該從“滿堂灌”這一極端走向“不敢講”另一極端,要想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是探究的前提、基礎。在學生探究活動中,只有當學生的學習有一種“山窮水盡疑無路”情況出現時,教師要即時點撥,給他一個“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4、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審美能力”
如何才能讓數學學習更加快樂,筆者認為其答案是提高審美能力。這是因為數學的高分學生不一定就是快樂的,也許他們還會更加焦慮,但是學生如果對數學有審美能力,放下對其的成見和抵觸情緒,把注意力從結果轉到過程里,就會隨時產生幸福感。所以說對數學教學而言審美能力就是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會錯過數學魅力的能力。
5、巧妙運用數學學習中的合作與競爭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之間能彼此通過交流與學習不斷的彌補不足,縮小差距,這就涉及數學學習中的合作與競爭。雖然應試教學下大家都為爭得高分而你追我趕,但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巧妙運用數學學習中的合作與競爭,才能放下心理芥蒂,學會信任別人和與人合作,體會到強化團隊合作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這也正是數學素養的另一種體現。此外,還需要學生在學習數學中集中自己的優勢去參與合作與競爭,靜下心來把自己在數學學習方面的優劣勢盤點出來,以便在合作時能夠找對人,在競爭中也能夠一招制敵。
【結語】
總之,高中數學教學很符合未來職業素養的要求:數學教會人仔細、鎮定、鍛煉人的思維能力。高中數學教學不能將應試教學與素養教育割裂開來,教師應不斷提高學生在數學的歷史、數學的人文思想等方面的數學素養。要讓高中數學教學更加有成效,就必須關注并認識到數學教育應當在每一個人身上能夠有更多的沉淀和積累,并作為學生個人文化底蘊不可或缺的一塊基石,伴隨他的一生,這也是在應試教學下,高中數學教學提升數學文化品位、培育學生數學素養的關鍵。
參考文獻:
[1]付濤.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探析[J].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8,(01):49.
[2]宗仲.如何解決高中數學思想與具體知識融合的問題[J].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8,(01):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