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兵兵
摘 要:數形結合法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解題方法,并且這種解題方法簡單有效,能讓學生通過簡單的圖形理解題目內容,化抽象為具體,使數學的學習變得更加簡單。學生一旦學會自己應用數形結合法解題,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會提高。這種解題方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不必拘泥于課本教材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天性,使學生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教學應用
一、合理運用數形結合法,化抽象為具體
小學數學有其一定的規律性,教學知識點一般不變,但是教學方法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改變。現在的小學生一般壓力比較大,除了日常的學習以外,還會額外進行課下補習或者參加一些興趣班。由于種種原因,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很難提起興趣,數學對于小學生來說枯燥乏味。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現在學生的學習心理,需要老師在教學中多運用簡便的方式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有所改觀,這樣學生才能以一種放松的心態學習數學。
在小學數學中應用數形結合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有所改觀。數形結合法將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學生能以一種更加簡便的方式來學習數學,這樣數學的學習就會變得更加具體,更加簡單。比如,在學習乘法有關內容時,老師可以利用數形結合法來講解有關問題。比如,班級里的小朋友兒童節分糖果,每個小朋友可以分到5顆糖果,問班級里的40位小朋友一共需要多少糖果?這時老師可以在黑板上依次畫出每個小朋友對應的糖果。畫到5位左右小朋友的糖果時,會發現這種方式太過于繁瑣,這時就可以引出乘法運算。40位小朋友每人5顆糖果,那么用乘法就是5×40=200顆。引出新知識時用數形結合法更能讓學生輕松理解。
二、根據學習內容制定教學策略
數形結合法在小學數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運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時也要多注意每一章的教學內容。有的章節用數形結合法教學比較簡單明了,但是有的章節生硬地照搬數形結合法反而會讓數學的學習更加繁瑣。比如學習四則運算的規律時,幾個簡單的算式就能解決問題,學生也易于理解,那就沒有必要再利用數形結合法來進行講解。再比如學習三角形相關知識時,由于圖形更能直觀地反應各種問題,所以這部分內容比較適合用數形結合法來進行解題。在運用數形結合法進行教學時要針對每一章的內容特點來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只有讓數形結合法發揮最大的效用,數形結合法的應用才更加的有意義。
比如在學習三角形有關內容時,老師可以在課件上給學生展示出各種三角形。在講解計算三角形面積的相關內容時,更需要利用數形結合法來進行講解。三角形的面積可以利用矩形的面積進行講解。以前學過矩形的面積為:長×寬,在計算三角形的面積時,老師給學生播放矩形可以分割成兩個三角形,自然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就可以推出:底×高×■。同樣在講解梯形的面積計算時也可以利用數形結合法直觀地給學生展示出相關的圖形內容。在講解數形結合問題時邊給學生展示相關內容邊講解學生印象更加深刻,學習起來更加輕松,直觀的圖片更易于學生理解,學生的學習效率才會更高。
三、數形結合法與日常生活相結合
在小學數學中用數形結合法來解決問題的意義在于把抽象的數學具體化。為了使數形結合法運用得更加合理,在運用時把數形結合法和實際生活相聯系更易于學生理解相應問題。小學數學中會涉及部分應用題,應用題與生活比較貼近,所以在解決應用題時可以利用數形結合法來進行講解。
比如,常見的應用題:在一段長20米的馬路邊種樹,每隔4米種一棵樹,并且馬路兩端也需要種植,問一共可以種幾棵樹?學生對這種問題計算時一般容易出現“漏樹”或者“多樹”的情況。這時老師就可以利用數形結合法來解決問題。老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馬路”和“樹苗”來幫助學生進行解題。這時學生就能直觀地找出相應的答案。然后學生可以根據給學生展示的內容輕易計算出樹苗的數量:20÷4+1=6棵。并不是部分學生所想象的5棵或者7棵。
將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的問題和數形結合法相結合更能體現出兩種解題方法的優勢,這兩種教學方式相結合令數學的學習效率事半功倍。
在小學數學的解題中加入數形結合法進行教學能讓學生以一種更加輕松的方式來學習數學。數形結合法教學的優點顯而易見,在讓學生輕松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對數學產生興趣。老師要在日常的教學中讓學生利用數形結合法解題的方式來學習數學。學生養成數形結合法解題的學習習慣來進行以后的學習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關于數形結合法在小學數學解題中的應用還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士提出更加合理的教學建議,相信未來的小學數學教育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沈建民.小學數學學習策略及其教學對策淺探[J].教育科學研究,2015(2):123-125.
[2]焦彩珍.高中數學新課程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的思考[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4(8):215-216.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