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明 包永強 唐蕾
【摘要】在全面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應用型本科更加注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教育和培養。創新性思維和創業能力,對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意義。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是提高高校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其培養方式非常重要。
【關鍵詞】創新實踐能力 ?人才培養 ?應用型本科
【基金項目】南京工程學院高教研究課題“通信與電子信息類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2015ZD02)。校級大創計劃項目“用電電器健康狀態檢測及大數據分析”(TB201806009)。
【中圖分類號】G647.3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3-0211-01
我國的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曾明確表示:我們應努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將學生培養成為適合社會發展的綜合性的拔尖創新人才,而國家也應優先的重視和發展教育,進而為推進創新型社會夯實基礎。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是教育部“兩個工程”的重要規劃內容,遵循“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追求實戰”的原則,通過大創項目的開展與實施落實,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觀念與模式,這不僅可以有效的促進大學教育改革,還可以使得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得到提高,進而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1.本科院校中創新訓練項目情況分析
大創項目在各大高校已開展很多年,有效的提升了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創新思維,然后,在這過程中一些問題也顯示出來。
1.1訓練時間不能保證
由于創新實踐項目屬于對大學生的課外輔導,而輔導的教師也有屬于自己的固定教學和科研項目,因此,只能根據老師與學生綜合情況進行對項目排列項目實踐計劃,項目開展后,學生也只能利用有限的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實踐來保障創新項目的有效實施。
1.2有限的資源條件
每個科創項目的立項基金都是有一定范圍要求的,同時對于電子信息類的項目需要一定的實驗器材,項目完成后需要申請一定的經費來完成專利申請及論文發表,每一個項目都需要一定的實驗場地或實驗環境進行實驗驗證。為了保證實驗場所的可實施性及按期高質量完成,導師開放自己的科研實驗室來供學生使用。
1.3導師缺乏對學生的監督
在大創項目申請時,很大一部分導師沒有詳細的幫助學生梳理思路,也沒有根據學生自身的知識掌握情況來設立課題,由于自身條件和學歷的限制,創新小組無法準確的進行任務分工。一些指導教師為了其自身的考核任務指標,會帶學生申報項目,但采用的教育模式仍是“學科主導”的模式,而不重視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項目進展階段沒有好好的對項目監督或是對學生監督,往往使得項目最終以低質量完成。
2.基于大創項目培養創新實踐能力的途徑
2.1 選題新穎
很多參與大創項目的學生都是低年級的學生,這些學生還沒有對所做項目進行過深入的學習和了解,對所參與的項目沒有一個整體的概念,所以需要導師花一定的時間進行突擊訓練,讓學生了解專業的研究現狀,并要求對指定書籍或是專業知識進行閱讀研究。從而啟發他們改進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能夠激發新穎的靈感課題。
2.2 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
在項目的研究實踐中,讓學生養成“專注”精神,教導學生應牢固掌握專業知識,夯實好所學的專業基礎,不斷培養學生打破固守于傳統原理和方法的意識,抓住思維靈感,圍繞這一思路深入拓展,學會換角度思考,廣開思路,尋找解決問題途徑。
2.3 加強過程管理
在項目實施時,指導教師應督促并指導學生做好實施計劃,學生通過這一過程能夠對項目的每一個階段性環節有所了解。同時,對項目的方案可行性和實驗的相關問題的合理性進行判斷,針對執行不當的行為進行批評教育。
2.4 做好項目結題總結工作
作為課題研究的總結,在結題報告總結過程中,應認真總結整個項目的開展和階段性成果,指導學生進行撰寫結題報告和論文發表,大學生對項目的深刻了解,能夠在提升學生對文字的書寫能力的同時,也為后續的新項目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3.應用型本科人才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
3.1培養學生對項目實踐的興趣
通過創新成果展示和社團宣講等形式使得學生了解創新實踐訓練的意義,讓學生對創新項目訓練計劃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加強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為項目的后期申報作鋪墊。
3.2 加強培養的過程管理
要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切實落實“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的理念,必須構建合理完善的項目實施管理體系。激勵老師及學生參與項目互動和創新交流,同時建立合理的項目監督與追蹤制度,讓項目創新真正的落到實處。
3.3創建創新實踐項目的教學課程
不斷加強以創新實踐教育為主要內容的課程改革,注重創新實踐精神的教育和指導。每個年級設置不同等級的創業教育課程,并有效的進行專業知識整合,將創新實踐教育與當前專業技術有效的進行整合授課。同時在教學中,注重工程技術知識、工程技術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最終實現創新實踐教育課程與專業課程的高度結合。
4.結語
綜上所述,大創項目的實施有效的提升了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但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提高效果與其培養方式有著很大的關系。正確科學的培養方式將能夠有效的促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經過不同的項目創新實踐的培養,將更好的培養大學學生具備良好的科研素養,超強的實踐能力,并最終實現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洪烈.生涯管理與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2]張瑞,王冬梅.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的全過程管理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7):9-12.
[3]劉長宏,李曉輝等.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5):163-166.
[4]高原.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過程管理的研究與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3(6):158-163.
作者簡介:
王志明(1967-),女,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數據采集與互聯網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