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菊
【摘要】文章從教學內容解讀、學情分析、教學目標設定入手,以一節小學英語三年級詞匯課的磨課過程為例,從激活舊知、呈現和操練新知、綜合操練和拓展鞏固三個階段闡述了如何進行小學英語詞匯課的教學設計。
【關鍵詞】教學設計;語音拼讀;詞匯課;主題情景
詞匯課是小學英語教學的基本課型之一。下面筆者以外研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六模塊第一單元詞匯課的磨課過程為例,闡述如何進行詞匯課的教學設計。
一、理清“學什么”
(一)教學內容解讀
筆者對詞匯課教學內容的解讀包括以下幾方面。
1.把握單元主題
本節課教學內容的主題是“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主要是讓學生談論各自在星期日的活動安排。
2.分析教學內容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包括詞匯、句型和活動。語音目標有:元音字母a發/?/的讀音及字母組合ing,ee,ea, ch的發音。目標詞匯:do,Sunday, swimming, go swimming, eat, in等。句型: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I go swimming.
(二)教學目標定位
根據對教學內容的解讀和學情的分析,筆者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全體學生能認讀字母組合ing,ee,ea,a,ch的發音,部分學生能根據發音規律拼讀出含有相應字母組合的單詞。
2.全體學生能聽懂,能說“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I ...”
3.部分學生能初步運用“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來詢問和談論周日的活動安排。
二、優化“怎么學”
“怎么學”的問題就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開展的教學過程,按照學生的思維特點和語言學習規律,一般分為激活舊知、呈現和操練新知、綜合操練和拓展鞏固三個階段。
(一)激活舊知
激活舊知的目的是激活學生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式(包括內容圖式和語言圖式),使學生能從已學知識的復現和相關主題的活動中順利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狀態。
「試教」激活階段由兩個活動組成?;顒右唬撼枨鶳lay football, 復習詞匯play football 和play basketball 等。活動二:Free talk,教師和學生自由暢談, 復習monday,swim, skip等。
「分析」試教后發現存在以下問題:Let's sing 歌曲節奏太快,詞匯單一,重點詞匯football 和basketball不能真正激活舊知,不切合主題。
「改進」活動一:改選含有更多復習詞匯的歌曲,激活學生的內容圖式?;顒佣涸O計由淺入深的對話支架,引導學生大膽用英語說話。
(二)呈現和操練新知
在進行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時,筆者考慮了以下幾個問題。
1.創設怎樣的主題情景?
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主題情景是呈現和操練目標語言的關鍵。
「試教」教師創設了“手偶Micky與教師是好朋友進行對話”的情景,并逐一呈現新單詞。
「分析」上述情景設計不真實而且偏離文本背景。教師給學生的輸入應該盡可能真實,應是學生生活中熟悉的或是他們能夠想象和理解的情景。
「改進」創設Sam在去踢足球的路上遇到了Daming的堂兄Dalin,通過談話了解雙方周日活動安排的方式逐一認識新單詞。
2.目標句型如何教學更恰當?
「試教」先逐一教完詞匯,然后再進行目標句型“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 I ...”的教學。
「分析」教學詞匯的方式是教師就圖片詢問“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然后呈現和操練目標詞匯,形式比較單一和枯燥,后續的句型呈現也相對突兀。
「改進」在Dalin談論周日活動安排時,教師就引出對話支架,導出Sam的周日活動安排,然后引導學生運用句型“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進行詢問,之后教師呈現目標句型 “I ...”。
「分析」通過改進教學設計,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自然地感知、理解和內化了目標句型。
3.如何使單詞的操練形式豐富有效?
每個詞匯在感知、理解以后都需要進行操練,以促進學生的內化。
(1)實施詞塊滾動。小學生的記憶具有容易遺忘的特點,因此在教學2 -3個詞匯后進行一定的詞塊滾動很有必要。
(2)進行詞匯的拓展操練。在教sleep時,提供一個繞口令:A bee sleeps in a green tree.讓學生跟著模范讀。接著再讓學生自創tongue twister.進而再提供語言支架“What do you do in the morning? I sleep ...”讓學生看圖表述。
4.如何綜合操練和拓展鞏固?
綜合操練和拓展鞏固階段是學生將所學的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創建一定的語言平臺引導學生輸出目標語言。
「試教」開展拓展鞏固活動:猜謎游戲。學生隨機選一個數字,數字背后隱藏有一個對話支架“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 I ...”抽數字的學生可以任選一位學生與他進行對話交流。
「分析」在活動中存在一個問題:學生基礎較差,大部分學生不能順暢地進行交流,活動難以開展。
「改進」針對活動存在的問題,筆者將抽取數字背后隱藏的對話交流改為朗讀短語或一個句型。
讓學生確定對話角色,并在鞏固本課內容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將學過的詞匯運用到綜合運用上,真正體現了語用功能。
三、小結
詞匯課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獨特課型。詞匯教學的目的主要是積累聽、說、讀、寫所需的知識,教師要以讓學生運用目標單詞進行真實交流為最終的目標。在進行詞匯課的教學設計時要理清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方式,使學生達成有效輸出。
【參考文獻】
[1]程曉堂.應有教師課堂話語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魯子問,康淑敏.英語教學方法與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何花.英語拼讀法教學策略研究[D].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