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培??
摘要:中職院校是為社會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地方,教學活動圍繞就業開展,依靠學校理論教學和崗位實習,讓學生可以快速的適應崗位要求。當前中職院校在學生崗位能力的培養上,應用現代學徒制的教育機制,學校和企業成為了教育學生的兩個主體,對于學生崗位的勝任力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探討現代學徒制的教育模式,如何實現對學生崗位勝任力的培養。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育人機制;中職生;崗位勝任力
一、 現代學徒制育人機制概述
現代學徒制育人機制主要依靠學校和企業來共同實現對學生的培養,在現代學徒制的教育模式下,學生和員工都可以成為教育對象,教學的過程也就是就業的過程,實現了教學和就業的統一,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都有著很好的提升。職業教育本身就是圍繞企業人才需求進行職業人才的培養,同企業之間本就有著緊密的聯系,通常職業教育同企業有人才培養計劃,職業院校培育人才,企業為人才提供實習崗位和就業崗位等,所以學徒制的育人模式也易于開展。現代學徒制的教育模式為“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的培養模式,通過豐富的實踐教學,來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對崗位的勝任力。
二、 現代學徒制對中職生的崗位勝任力的培養
(一) 雙育人主體,實現知識的互相滲透
傳統的職業教育模式,學校是進行技能教育的主要場所,而現代學徒制的教育模式,學校和企業聯合起來進行學生教育,學生的專業知識可以互相滲透,在崗位中增加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實現崗位勝任力的提升。首先,現代學徒制中,師傅(教師)和徒弟(學生)之間進行知識的現場傳授,師傅可以了解學徒的掌握情況,而學徒依靠現場學習,掌握知識和現場操作,了解崗位的能力要求,不斷地學習和提升自己。例如,在機械類的教學中。師傅和學徒在車間生產線進行現場教學,師傅為學徒進行現場工作流程的講解、現場機械的操作、異常和故障處理等進行講解,不同于枯燥的理論知識,而是生動的操作現場,學徒可以在師傅的指導下,動手實踐,提升自己對機械的操作能力。其次,現代學徒制教學,優化了教學方法,實現了“教、學、做”的學習循環過程,一邊教授知識,一邊學習,一邊用現場操作來進一步的學習,依靠學徒的現場實踐,積累經驗,提升崗位勝任力。
(二) 雙導師指導,實現技能和經驗的傳承
在中職生的在校學習期間,學校教師和企業的技術人員共同擔任學生的導師,在校內實訓中對中職生進行操作指導,這種雙導師的教育模式,可以加強對學徒的專業指導,實現手把手和面對面的進行技能和經驗的傳授,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崗位勝任力。中職教育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影響學生崗位適應力的重要內容,現代學徒制的雙導師指導模式,由教師和師傅,在校內實訓基地或者校外的車間,來手把手的教學,讓學生實現“做中學和學中做”,一對一指導,教師和師傅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對學生進行指導。此外,經驗的傳授也是學生提升崗位勝任力的重要方法。例如,數控機床的操作和使用,對于初次接觸數控機床的學生,缺乏操作的經驗,師傅可以進行經驗的傳授,如何操作和控制,異常情況的處理以及應急方案等,通過經驗的傳授,可以提升學生的崗位適應力。
(三) 雙身份成長,幫助中職生進行定位
現代學徒制的教育機制下,中職生不僅是學生也是學徒,可以實現雙身份的成長,并做好自己的定位。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學生可以作為員工參與到實際工作中,學生對于企業和工作崗位的認識提升,可以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定位。例如,在校外的實訓基地,可以感受到企業的工作環境、工作氛圍,進而了解一份工作、一個企業、一個行業,幫助學生做好自己的職業定位,如何在崗位上發展和提升自己,而這些是需要學生以學徒的身份,在師傅的指導教學中,來感受和體驗,學生畢業后也可以快速地融入到工作環境中,調整自己的能力來同崗位相適應。現代學徒制下,學生可以有著更好的角色體驗,在企業進行崗位實習時,了解崗位角色,并逐漸扮演體驗到適應這個崗位角色。例如,“導游”工作,學生在體驗這一角色時,要豐富自己的旅游知識,提升自己的責任意識,保持高度警惕,保證游客的出行安全以及學會處理突發性的事件,在角色體驗中,來做好角色定位,使自己更好地適應崗位。
(四) 雙基地保障,培養學生的職業特質
現代學徒育人機制,中職生的教育活動在企業和學校內共同進行,以實訓基地為例,校內實訓基地+校外實習場所,雙基地的保障下,可以將學習內容和生產活動的連接起來。實現工學交替的教育模式,學生學習、半工半讀、崗位實習等,實現對學生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在實訓基地,師傅帶領學徒進行工作的實訓,實現對生產過程、工作環境的模擬,讓學徒熟悉工作要求和工作內容,學徒可以進行自我的剖析,分析崗位的要求,自己同崗位要去之間存在的差距,積極的進行學習,向師傅進行請教,不斷的完善和提升自己,使自己更好地適應崗位要求。
(五) 雙獎勵機制,激發職業動力
現代學徒制的育人模式,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并進行人才的考評。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學金獎勵,對在技能訓練、崗位實習中表現優異的給予獎勵,依靠雙獎勵的機制,來激發學生的職業動力,促使學生積極進取,提升自己。例如,開展技能競賽,對取得良好成績的學徒進行獎勵,鼓勵其不斷學習和進步。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學徒制育人模式的最大特色就是學校和企業共同進行人才培養,雙教育主體的模式,可以實現對技能和經驗的傳授,加上培訓基地和定崗實習,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極大提升,學生在定崗實習中,由師傅引導學生,讓學生更快的掌握崗位技能,做好崗位定位,學生在崗位實踐中,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提升自己的崗位勝任力。
參考文獻:
[1] 林芳.現代學徒制“五雙”育人機制對中職生崗位勝任力的培養[J].職教通訊,2016(5):28-30.
[2] 黃鏡秋.中等職業學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D].四川師范大學,2014.
[3] 聶麗君.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基礎會計課程改革探討[J].大學教育,2016(5):32-33.
作者簡介:
郜培,江蘇省南通市,江蘇省如皋第一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