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葵

【摘要】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推進,以多媒體和網絡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已經滲透到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變得可行和現實。那么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如何展開?以及如何將翻轉課堂應用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都是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思考和探索的。
【關鍵詞】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 ?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0-0094-01
翻轉課堂是一種學習知識主要在家里,內化知識、發展能力主要在課堂的學習方式,包括課前學習和課堂學習兩個階段。
一、教材分析
《Job Hunting》是高職英語綜合教程上冊Unit 3的課文,這篇課文主要是給即將畢業踏上求職之路的畢業生們幾點好的建議。在面對競爭激烈的求職市場,每個人都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一封有效的申請信,一份令人滿意的簡歷和得體的面試是求職中最重要的三步。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只有做好充足的準備,知己知彼,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謀得一席之地。
達成目標發掘:達成目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綱,是教學目標的轉化形式,但是比教學目標精準。對學生來講,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的效果直接影響到課上知識點的掌握和思維能力的提高。
翻轉課堂把課時教學活動劃分為課前學習(自主學習)和課堂學習(內化知識、拓展能力)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課前自主學習階段。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和預習課文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給出的學習任務。學生在家根據任務單上的達成目標,自主觀看視頻,跟讀單詞和功能句,并按要求上傳到手機終端。 掌握面試求職三個重要環節知識及相關的求職功能句,正確書寫求職信。
第二階段:課堂協作學習階段。由學生協作探究學習:根據角色設想的要求,合理運用功能句設計一個新的對話,拍成視頻在課堂上展示。先自己創作,再組內討論補充,并協作完成修改。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討論,自主完成對話設計,同時在討論中碰撞出很多問題,形成新的設想。通過協作創作,不僅讓學生了解面試中得體的言談舉止和交流技巧,還能嘗試在對話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商務情境中常見的語句,敢于大膽創作人物的對話,樂于口頭表達,能與他人分享的快樂。
二、課前準備
(一)設計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
自主學習任務單是教師以表格形式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是學生高效自主學習的指示燈。
課前學習任務單
學院______ 班級 _______姓名 _______得分_______
三、課堂教學
(一)設計思路
翻轉課堂一上課就檢測學生觀看視頻的自學情況,進行單詞中英文匹配和分組比賽的形式來檢查,通過你來比劃我來猜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重點單詞和詞組的讀音和含義;然后,展示自我學習成果,方法是先小組內展示讀,在組內推薦一人代表小組展示,再全班抽取幸運小組展示;最后小組協作創作完成設想:假如你是面試官,什么樣的面試者會被錄取?先寫再說到人物角色對話。
(二)教學過程
1.自主檢測:默寫本課單詞。
通過本課的默寫檢測來看,全班默寫只有5人有錯,這一數據告訴我們學生單詞的學習足可以在家自主完成,不需要老師在課上反復講。細究翻轉課堂的實質就是由教師的單邊講授為主翻轉為學生小組協作探究為主,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突顯了,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
2.進階作業:熟讀課文,掌握大意。
這一進階作業,就是在展示學生在家學習的成果,先通過小組內展示讀,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然后在小組內推薦一人代表小組展示,目的讓學生不僅有正確的評價觀,還要面對自己讀書的不足,學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最后全班抽取幸運小組展示環節中,每個小組都想做最幸運的人,自信滿滿要參與展示活動。
3.協作創作:合理運用功能句設計一個新的對話,拍成視頻在課堂上展示。
傳統教學中,課堂結構為學習知識在課堂,內化知識在課外。在本課,協作創作環節中,我以“問題”引導,在面試中究竟什么樣的面試者能夠獲得成功?引領學生協作探究完成對話創作。讓學生在課上先自己創作,創作完成后,再組內討論補充,并完成修改,然后把課堂變成模擬的面試場所,現場表演,其他學生發表觀后感,給表演者提出中肯的建議,整個課堂呈現出樂于學習,有效合作,全員參與的良好氛圍,這就是翻轉課堂帶給我們的無法預約的參與感。
4.展示活動:現場采訪。
語言在交往實踐中表達,才更能激發真情;在交往實踐中運用,才能得以熟練。因此,在展示活動中,打亂固定的小組學習,將課堂變成一個開放式的校園場景,邀請一位同學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走在校園里現場采訪大家,談談關于求職時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在面試時如何表現,才能在眾多求職者中突出重圍成功晉級的話題。大家各抒己見,踴躍發言,在一問一答中,同學們的思維又一次被“點燃”,在展示活動中,迸發的是集體的智慧,學生的語言積累得以展示,翻轉課堂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的確能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并且真正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為了在實踐中能更好地運用這種教學模式,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總結,并持續在教學實踐中靈活運用,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習者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