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玲
【摘要】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1],承擔著開發學生智力,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教學重任,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轉變“知識本位”教學思想,突出數學學科的客觀規律,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具備以數學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的應用能力。本文將從以問題情境促使思維萌芽、以探究學習促使思維生成、以求異教學促使思維多樣三個角度來分析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 ?思維能力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0-0139-01
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重新分析了開設數學課程的目的與宗旨,指出小學數學應以使學生具備知識應用、遷移與創新能力為基礎,將數學課程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真正以數學來優化小學生的生活質量。現在有許多小學生都存在“聽了就會,一做就錯”的問題,而出現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便是小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并未真正理解與內化數學知識。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將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學提上日程,使小學生掌握數學學習規律與科學方法,為他們的長遠發展做好充足準備。
一、以問題情境促使思維萌芽
素質教育強調小學生知、情、意、行的和諧發展,認為只有綜合調動小學生的多方感官,將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結合起來,才能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實現這一目的,人們提出了情境教學法,旨在以境激情,以學習環境促使小學生的積極思考與主動學習。因此,在思維能力教學中,教師也應創設能夠激發小學生積極思考的問題情境,為小學生形成數學思維做好準備。
就如在“地毯上的圖形面積”一課中,小學生便需學習多邊形的面積解法,學習分割法、填充法在多邊形面積求解中的應用,以轉化思想方法來解決具體的面積問題。為了激發小學生的思考興趣,筆者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小學生家庭環境的照片,以便引起小學生的生活回憶。然后,筆者便提出問題:為了裝修客廳,家長們準備在客廳上鋪上地毯(出示照片),請顧問你能計算出地毯上的圖形面積大小嗎?這個問題情境以小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礎,與數學知識緊密相關,所以能夠讓小學生快速進入到數學思考狀態之中,為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做好準備。實踐證明,小學生在這個問題情境下提出了許多令人驚喜的問題解決方法,比如以地毯面積減去空白部分面積,二者之差便是多邊形的面積;將多邊形轉化成常見的平面圖形,通過添加輔助線完成面積計算,等等。在課堂上,筆者充分肯定了小學生的思維成果,鼓勵小學生自主驗證各種解法的正確性,對比各個解法的簡易程度,以此來優化小學生的解題思維。
二、以探究學習促使思維生成
探究教學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認為小學生應親自經歷的知識的生成與應用過程,使學生通過有意義的學習活動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現在國內外已經有多位教育家與著名學者指出探究教學更符合小學生樂于探索與求知的認知特點,以探究教學來組織數學學習活動更易于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教師也應充分尊重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與數學學科的客觀規律,保證小學生能夠在探究中形成數學思維。
就如在“包裝的學問”一課中,筆者便鼓勵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保證學生們提前準備的插長方體模型,以便引出表面積知識。待小學生完成包裝實踐活動之后,筆者隨機將多個相同的長方體疊放在一起,要求學生們思考“最省包裝紙”的辦法。然后,小學生便需在組內動手操作,探究表面積最小值的解決辦法。通過小組合作,小學生們能夠親自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且還能夠總結出多個長方體疊放面積最小化的解法。這就可以加深小學生對長方體表面積的數學認識,便于他們將本課知識靈活遷移到其他的問題解決過程中。
三、以求異教學促使思維多樣
求異思維屬于高階思維,對小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數學素養提出了較高要求。如果教師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求異思維能力教學,那么便可大大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素養,真正落實創新教育,使小學生成長為有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為了激發小學生的數學求異思維,教師應解放小學生的思想與天性,鼓勵小學生自由表達個人想法,展示解題思路。
就如在“圖形與位置”一課中,筆者幫鼓勵小學生用多種方式來表達圖形的位置關系。在過往的學習中,小學生已經學過了數對、方向、距離等表達物體位置的知識,如何根據具體問題確定相應的表達方法也就成為本課教學難點。在教學中,筆者鼓勵小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學習經歷來表達圖形的位置關系,不管學生提出什么建議,筆者都會予以肯定與鼓勵。可喜可賀的是,由于筆者給小學生提供了充足的學習自由,所以他們也從多個角度思考了表達物體位置的方式方法,還認真總結了數對、方向、距離這三種方法的具體應用條件。其中,有一名小學生的學習觀點十分新穎,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這名小學生認為,為了明確各個平面圖形的具體位置,學生可選擇一個圖形作為固定的“標桿”,然后以此為中心,闡述其他平面圖形的具體位置。這個小學生的觀點與“建立坐標系”思想十分相似,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所以筆者切實肯定了這個小學生的思想,希望每個小學生都可向其學習。
總而言之,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夠大大促進小學數學的課程改革,體現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保證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小學生要想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必須充分運用數學思維能力去主動思考[2],因此,教師應以問題情境來激發小學生的思維萌芽,以數學探究、實踐活動、創新教學等發展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促使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逐漸形成數學素養。如此一來,小學數學教學也能實現長遠發展,繼續在人才培養活動中發揮開發學生智力與思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林紅.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8(13):53-54.
[2]黃友英.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6(0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