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瑞芳
【摘要】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小學階段,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對數學學科的興趣、良好的情感、獨特的個性特征以及學習過程中體現出的頑強意志等等這些品質,將很好地成為學生學好數學的內驅力,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將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智力因素的發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非智力因素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2-0141-01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智慧活動中,不參與認知過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并參與的過程,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化為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驅力,使學生學得主動、輕松,即使遇到困難,也會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意志力。那么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之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助力?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2011版數學課程標準》中將“情感與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作為三維目標中的重要一項,可見其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以適當的方法,適時地引導學生感受數學學科中蘊含的情感,同時還要溝通師生間、學生間的情感,彼此產生良好的情感體驗。那么,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呢?
1.實施賞識教育,讓每一個學生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事實上每一位學生都有其特長和優勢,有的同學字寫得清楚、工整,有的同學普通話講得標準、流利……,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進行客觀、公正地評價和鼓勵,讓學生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2.課堂教學中,建立民主平等的良好情感氛圍
首先,教師必須保持良好的教學情感。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有這樣的體驗:教師精神飽滿,學生的課堂表現就激情飛揚;教師情緒低落,學生的課堂表現也萎靡不振,學生的情緒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師情緒的影響。為此,在走進課堂之前,教師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將所有不良情緒隱藏起來,用最好的狀態面對學生;在課堂上,教師教態要親切,語氣要和藹;在課堂外,善于與學生溝通交流,成為學生心目中值得信任的大朋友。
其次,教學要民主,面向全體學生。我們往往有這樣的經驗,工作得到別人關注時,我們會對現在手頭的工作異常上心。學生也一樣,教師在課堂中給予他們關注,他們便以認真聽課、積極發言等等良好的學習品質來回饋教師。特別注意的是,在數學課堂上,我們要鼓勵孩子提問,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哪怕是錯誤的見解。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對數學產生了興趣,他就會在學習過程中充分調動注意力、記憶、思維等各種學習因素,形成一種最佳的數學學習狀態,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習數學,是最高效的。我們也可以通過如下一些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通過各種途徑,加強數學學習目的的教育
要利用各種形式,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懂得學好數學的重要意義,形成積極的情感因素。
2.組織好課堂教學,以數學教師自身的教學實踐激起學生的共鳴,進而感染學生,逐步形成學數學的興趣
首先,創設新穎,有趣具有思考性的問題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集中學生注意力,鞏固學習興趣。比如,在低年級教學中抓好直觀教學,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和具體性;課中適當開展小游戲活動,作律動操等等,都是成功的實踐經驗。在高年級,注重數學問題的趣味性與探索性,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探索的樂趣。
最后,給學生創設更多的動手操作、自我探究的活動,讓他們多種器官并用,豐富感性認識,提高觀察、思維和動手能力。
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頑強意志
所謂意志培養,也就是激勵學生養成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培養自制力,學會積累知識。有了自制力才能排除干擾,克服困難,專心致志,自覺完成學習任務。 那么,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頑強意志呢?
1.培養學生的良好數學學習習慣
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獲取數學知識,同時又是學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當然,每一個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長期的、細致的反復訓練過程,必須緊密結合教學過程有目的地加以逐步培養。需要注意的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長期持之以恒地嚴格要求與反復訓練。注意隨時表揚專心聽講的學生,不斷提醒注意力分散、漂移和做小動作的學生,并與其它學科的教學密切配合、輔以各種評比手段,長期地反復訓練。
2.樹立榜樣
學生自制力的形成一方面來源于學生本身已有的學習動機、需要等心理素質,另一方面,則來源于榜樣的力量。
(1)名人的榜樣作用
陳景潤幾十年如一日可苦攻關的精神,荀子的“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的道理……無不成為我們數學教師培養學生堅強意志的好素材。
(2)教師的榜樣作用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兒童,對教師懷有一種特殊的依賴,他們善于模仿老師,他們愿意聽老師的話。為此,教師某些方面的示范作用有時要比說上一千遍的效果還要好。比如,要求學生書寫要工整,教師的板書必須工整;要求學生善于提問,教師首先要善于從學習材料中、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提出問題;要求學生養成驗算的習慣,教師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就要隨時注意驗算等等,可以這樣說,教師怎樣做,學生就會跟著這樣做。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榜樣作用,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同伴的榜樣作用
教師要給孩子們樹立習慣優秀的學習榜樣。
當然,在學生模仿榜樣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中, 教師要有一雙慧眼,不斷發現,不斷鼓勵,直至學生形成自己的良好學習習慣。
總之,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是相互促進的。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注意發展學生的智力,同時又要注意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學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曉東.小學生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2]研究性學習綜合主 題.國家基礎教育課程項上海 科技教育出版社.
[3]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第2頁,第9頁.
[4]王耀東.小學數學教師[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2,第1頁.
[5]教育心理學.(教師資格考試專用教材)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013,第43-56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