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輝
摘 要:新課改的深入發展使得各位初中數學教師對于教學模式、評價模式等進行了改革與創新,研究性學習、合作探究活動等也成為初中數學的主流發展趨勢。但是,作業作為鞏固初中生數學知識與能力,檢測他們數學知識結構的重要環節,卻成了初中數學課程的改革盲點,而這也就制約了初中數學課程實現素質教育的進程。為此,教師應該設計發展性數學作業,將初中生從單一的、枯燥的、繁重的“題海”中解脫出來。對如何設計發展性的數學作業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發展性;形式多樣;難度分層
顧名思義,發展性作業就是要以促使學生發展為主旨,教師所設計的數學作業的內容、形式等都要圍繞此主旨而展開。但是,大多數的教師都是按照傳統的作業來展開數學練習,初中生在難度相似、考點相同的練習中進行重復練習,且多以鞏固數學知識為主,“吃不飽”與“吃不了”現象十分普遍,嚴重限制了初中生的數學發展。為此,每一個初中數學教師都要將設計發展性數學作業提上日程,切實提高數學作業的練習效率,發揮數學作業的教育功效。下面,筆者從精選作業題目、創新作業形式、把握作業難度三個層面,討論在初中數學課堂上設計發展性作業的幾點
做法。
一、精選作業題目
設計發展性作業的最基本目的是讓初中生實現減負,教師也應根據具體數學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易錯點、易混淆點等精選練習題目,以便發揮數學作業的糾錯作用。另外,發展性作業除了能夠發揮糾錯、總結等作用,還帶有一定的探究拓展性質,而要想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就需要創新數學作業的內容,選擇一些能夠引發初中生深層思考的數學題目,不斷提高初中生的探究興趣。
在“平行線及其判定”這一課中,筆者在課堂上發現大多數的學生不能夠靈活應用平行線的判定公理,所以不能使用自身的邏輯思維來推導平行線的判定公理,因此,在設計本單元的數學作業時,筆者為學生精選了一些考查平行線的判定公理的練習題,分別考查了初中生利用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來判斷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平行的能力,我也可以根據初中生的證明過程來檢測他們對于本課知識的學習情況,以此來明確下一輪數學教學的重點。
二、創新作業形式
傳統的數學作業多是以紙筆為主,雖然這種作業的可行性比較高,但是并不能有效鍛煉初中生的應用數學能力、數學創新能力等,為此,教師在設計發展性數學作業的時候,要懂得創新作業形式,以實踐活動、數學小論文、數學小演講等多種形式來豐富發展性作業的開展形式,讓初中生對完成數學作業有所期待。
在教學中,筆者發現大多數的學生都十分喜歡實踐活動,為了讓初中生在數學作業中產生快樂的學習體驗,筆者也會以實踐活動來設計數學作業。如在“課題學習,從數據談節水”中,初中生已經通過單元學習掌握了數據收集、統計方式,以及直方圖、條形圖、折線圖、餅圖等基本的統計圖的繪制方法與使用條件,在設計本課作業時,筆者要求學生在課后通過訪問水利局、網絡調查等方式,來搜集我國農業、工業、居民生活在近二十年來的用水情況,將這些數據整理成圖標,分析工業耗水、農業耗水以及生活居民耗水現狀,以自己的知識與經驗來說明如何節水。在這個活動中,為了保證初中生能夠順利完成作業,筆者為他們提供了收集數據的網站,如中國數據統計網、中國統計年鑒等,并教給了他們使用這些網站的方法。在這項作業實踐活動中,初中生所得出的結論皆以他們的數據收集為依據,這對于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是十分有益的。為了高效完成這個實踐作業,學生可以以團隊合作的形式來進行分工學習,比如有的學生負責查找工業用水量的資料,有的學生負責查找農業用水量的資料等。
三、把握作業難度
發展性作業能夠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這就要求教師所設計的發展性作業要符合初中生的數學能力以及發展需求,教師必須要合理把控數學作業的難度,盡可能實現分層練習,保證所有的初中生都能夠在發展性作業中獲得發展與進步。
在數學作業中,筆者會將課本、練習冊中的數學練習題的順序打亂,按照這些題目對初中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要求,將其分為基礎題、強化題、創新題三個類型,同時還會在網絡上搜集同等難度的經典數學題目來擴充每個層次的數學作業數量,高中生在課后可以直接選擇符合自身學習水平的作業題目。另外,分層作業還可以預防學生抄襲作業的行為,因為每個學生所選擇的數學作業都有著十分鮮明的個性化特點,他們必須要自覺完成數學
作業。
總而言之,發展性作業是順應新課改發展而新興的一種數學練習形式,教師應該要堅持學生為本、因材施教等多種教學原則,保證數學作業的高品質,讓數學作業成為初中生在數學學習道路上的助推力,使初中生實現個性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梁倩.初中數學發展性作業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15.
[2]劉艷芳.初中數學發展性作業的設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
?誗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