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燕
摘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應保證班級所有學生共同發展和進步,然而在實際的教育教學當中每個班集體中基本都有學困生的存在,為此,此文首先總結了學困生形成的具體原因,而后對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轉化后進生的具體方法展開簡要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教學;數學教學;學困生;轉化方法;探討
一、 引言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實踐教學中發現,由于每位學生自身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速度和效果也不盡相同,有的學生學習理解的快有的慢,最終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效果也有好有差,這些學習效果較差的學生通常就成為了班級上的學困生。特別在數學課程學習中學困生相對其他學科會更多一些,下文就對數學課程教學中的學困生形成的具體原因和轉化策略展開了簡要的論述。
二、 在小學數學課程學習中學困生形成的具體原因分析
學生成為數學學困生的原因是綜合性的,其中主要原因包括:學生自身智力和認知能力原因、家庭原因以及社會環境等因素。從學校數學教學實踐活動角度分析具體體現在下述幾點:
(一) 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經常溜號注意力不能集中思想容易走神,人在心不在,根本沒有認真聽講;還有在學習新知識時沒有去認真地用腦思考和理解,數學學習動力不足。一些學生主觀思想上只去認真學習自己喜歡老師教學的科目,對不喜歡教師的科目就不認真學,在課堂上也表現出散漫不認真聽講等行為,致使數學學習成績較差成為數學學困生。
(二) 當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學習成績較差或犯一些錯誤的時候,因為受到教師和家長的批評受到了嚴重的心理打擊,逐漸使學生喪失了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有些數學學困生在剛開始學習數學時也表現出了良好的學習積極性,但是隨著數學學習難度的增加,當遇到困難時缺乏勇于面對數學難題的勇氣,遇到難題解決不了就得過且過嚴重缺乏努力學習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信心,數學學習動力不足;還有部分學生其余課程學習成績比較差,自我主觀的就認為數學學科也肯定學不好自暴自棄。
(三) 沒有做好課后作業和復習鞏固,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差。一些數學學困生對教師布置的作業都是抄襲同學的,并沒有自己在課下認真的完成,糊弄老師應付了事;數學學困生有一個普遍的特點就是從來不會在課后去復習和鞏固當天學習過的數學新知識,不能自主地去完成作業去抄襲其他同學的,就無法掌握數學知識的運用方法,長此以往,學生數學學習與其他學生越落越遠。特別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學生們能夠通過互聯網獲得很多的數學知識,同時也為學生抄襲作業提供了便利。一些學困生自主管理能力較差為了能夠快速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就直接到網上搜索答案,沒有去動腦思考把作業作為一項任務去完成應付老師,并且作業上根本看不出來是抄襲的,教師很難發現,如果這樣長期持續下對學生數學學習和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三、 在數學教學中轉化學困生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 教師應將學困生和優等生同等看待,多對其鼓勵和引導
在對數學學困生轉化的過程中,首先應使這部分學生從心理感受到教師對自身的關注,應多對其進行鼓勵和引導。通過對平時教學的反思發現,數學學困生普遍存在害怕失去教師關注的心理,特別對小學生來講教師在他們心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有時教師一個肯定的眼神和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是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所以,對與學困生的轉化教師首先應從態度上給予他們肯定,相信學習再差的學生身上也會有優點,作為教師就應善于去發現和引導,以他們身上的優點為突破口對其鼓勵和贊揚,并加強與學困生的交流和溝通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和學習中的實際問題,構建起互相平等尊重的師生關系,教師應放下身段主動和他們溝通交流,讓學生真正地去信任教師,重視對學困生心理的鼓勵和引導培養其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樹立自信心,以此為轉化學困生的前提和基礎。并且,在數學學困生轉化時不但應對學生有愛,同時也應對他們提出相應的標準和要求,比如,先讓其通過這一階段的數學學習能夠先打到及格分數線,制定一個短期的學習目標,教師就會給予其一定的獎勵,然后再制定后續的學習目標,對于不同學困生的實際特點來制定相應的轉化策略。
(二) 讓學困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樹立數學學習自信心
為了有效轉化數學學困生,教師可在數學實踐教學中適當合理的放緩教學進度,盡量顧及到學困生的數學學習程度。降低所講解數學知識的難度,使學困生也能夠重新的進入到數學學習的門檻當中,讓學困生體會到教師還在關注自己沒有被拋棄,還能夠跟上數學課程教學的進度。并在講解新的數學知識時,應更加重視基礎知識的講解,速度放慢難度降低一些,使學困生在課堂上就能夠真正的還掌握和理解。并且針對數學學困生也應給他們設置難度相對較低的課后作業,具體依據學生數學能力來進行布置,讓學困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樹立數學學習自信心。針對優等生布置難度稍高的數學作業,而這些難度稍高的題目不要求學困生必須完成,但是應重視對學困生的課堂提問、課下輔導、以循序漸漸為基本原則以及鼓勵引導的等手段,讓數學學困生從數學基礎開始逐漸將落后的功課補上,再逐漸提高數學成績。
(三) 幫助數學學困生養成良好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正確學習方法
通過與數學學困生的溝通和交流發現,很多學生之所以數學學習成績較差,很大一部分因素都是由于沒有一個良好數學學習習慣和正確學習方法所導致的。所以,在對數學學困生轉化的過程中應重視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和正確學習方法的培養。比如,在引導其養成課前預習、課中認真聽講做筆記、課后進行復習鞏固的數學學習習慣和方法,也應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向教師提問的習慣。學困生往往遇到較難的數學問題時就會逃避不愿去思考,自我管理和學習能力較差。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應采用分層教學法展開教學,將學生依據數學能力和特點分成不同層次,并未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內容、問題和學習目標,從而使學困生在相應層次教學計劃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逐漸發展和提高。這種教學模式也完全符合新課改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的全新標準和要求,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在數學教學中獲益。
參考文獻:
[1] 李政翰.淺析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轉化學困生[J].未來英才,2015(20).
[2] 王慧敏.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轉化學困生[J].散文百家:下,2015(3):140-1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