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提問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很好的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整個提問及問答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跟著一起運轉,慢慢的變得異常活躍,提升了自身的創造力。有效的課堂提問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百益而無一害,所以它是當下研究的熱點問題。本文就從不同的層面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策略進行研究,通過與相關案例相結合,形成對比,分析策略的有效性,力求為之后此問題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提問策略;研究探析
一、 引言
課堂提問教學會給學生一定的啟發,帶有引導作用。提問是課堂知識點的表面,引導學生認識表面后再進行更深入的探析,從而達到最終提問主要目的。提問教學在課堂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歷史,它之所以能沿用至今說明它對教學的益處是有目共睹的。所以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策略的研究也是必須值得關注的重點問題。以下就對此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探析。
二、 引導學生的興趣培養,注重提問的趣味性
學習任何事情要想要快速取得成效,興趣是關鍵所在。小學生大多心智尚未成熟,同時好奇心重,所以以興趣為出發點進行引導是與小學生身心發展相適應的。只有提供給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才能引起他們的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數學課堂太多的公式計算,難免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致。所以教師必須將趣味性提問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有意識的帶動課堂氛圍,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相應的樂趣,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認識時間”這節課時,教師所創設的情境就跟時間有關。在上課前幾分鐘,有意識的引起學生的注意,停留在教室的門口。學生對于教師的突然行為會產生疑問“老師為什么不像往常一樣大步走進教室為我們上課呢?”當學生產生疑問并探索問題的答案時,教師帶上時間面具走進教室,學生看到會好奇“這是什么?”“老師今天是怎么啦”課堂教學前教室的氛圍就已經變得異常熱鬧,學生的好奇心完全被調動起來,對這節課也會充滿興趣。學生會更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教師在課前進行了成功的興趣引導等于課堂教學成功了一半,進入課堂教學后,教師要適時調整提問,保證提問內容的新穎,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得到更愉快的學習體驗。
三、 鼓勵學生勇于回答,保證提問不帶有顧慮性
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階段,它對于小學生來說還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即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學生也可能會存在因數學難而無法積極回答的情況。學生的不敢開口原因主要在于提問難或者性格過于內向,也會因礙于面子覺得答不對會受到嘲笑。所以教師的提問必須帶有技巧性,不會讓學生產生負擔,給予學生鼓勵,勇敢回答。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教師提問時的表情、語氣、語調、與師生的距離等都會直接對學生產生影響。例如:教師的提問表現為不耐煩,催促回答的狀態,那么學生會產生顧慮,并且回避問題,慢慢地會對課堂教學產生厭倦感,不利于課堂教學的有效進行。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必須給予鼓勵,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想大膽說,錯了也沒關系。讓學生了解學習就是一個不斷出現問題,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必須勇于面對困境,戰勝它克服它才能獲得進步。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學生的顧慮才會慢慢消除,敢于回答,發表自己想法的學生將會越來越多。
四、 培養學生提問習慣,完善所提問題的科學性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在提問問題的設計上必須帶有科學性,才能更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進步,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提問要把握問題的難易程度,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恰到好處地進行問題設計。問題太難,學生沒有能力解決,會浪費課堂的有效時間,課堂很容易陷入停滯狀態而變得死氣沉沉,不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思維拓展;而問題太容易,學生會快速解決而積極性不高,也不利于學生的智力開發。所以,問題的科學性是非常重要的,要抓住知識重點,培養學生的提問習慣,有效地帶動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例如,可以將不同的提問方法運用到課堂中,趣味法、追問法及反問法等,這樣都能給學生的問答帶來輔助作用。方法的便利也能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記憶,促進學生的進步。
五、 將懸念性提問與學生的好奇心相結合
小學生處在好奇心非常重的階段,一旦產生了疑問就會像十萬個為什么一樣問個不停。所以教師必須充分利用好學生的好奇心,進行懸念式問題的設計。將教材內容融入相關情境,勾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將問題設置不同的情節,一層接著一層,學生會慢慢的將疑問代入到整個環節中形成自己的思路。因為懸念給學生帶來的樂趣,也會保持學生對問題的探討熱情,最終引導學生的思維達到最佳的狀態。例如,在學習“年、月、日”時,可以設置“小星前幾天剛過了第8個生日,而他的爸爸剛過了第7個生日,為什么呢?學生會好奇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很快進行問題及答案的搜尋階段。
六、 教師的提問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
在學習中學生會因自身的能力、個性特點等導致最終每個人獲得成效都不一樣。所以教師必須主動地了解學生中存在的差異,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問題的看法不同,思路不同產生的答案也會有所差別,但思路不同也能產生一樣的答案,因為數學問題有不同的解題方法。所以,教師必須針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問題分配。類似于,簡單的問題與復雜的問題分配給不同的學生,為學生制造成功的機會,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久而久之,學習的自信心會不斷地提高,動力也會越強,學習效果也會越來越好。
七、 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課堂提問要帶有技巧性。制定明確的目標,合理的安排與分配,抓住教材重點,設計新穎的提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賦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多的活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注重對學生課堂回答的評價,鼓勵必須引導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信心。掌握設計問題的度,讓學生在問答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完成教學任務,帶動教學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楊立麗.讓小學課堂成為思維樂園[J].科技文匯,2014(04).
[2]朱菊香.讓提問成為有效教學橋梁[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5(26).
[3]魏平,王淇.小學數學課堂中提問現狀調查及策略探尋[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4,(01):145-147.
[4]劉元姝.以提問為主線的小學數學課堂調控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60.
作者簡介:
王福濤,遼寧省大連市,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瓦窩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