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導入是課堂教學的第一步驟,良好的導入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以及執行教學時一定要靈活多樣的采用不同的導入方法來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高中數學相對而言難度在增加,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我們對課堂導入這一環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下來文章將列舉常見的導入方法并結合實例展開討論。
【關鍵詞】導入 高中數學 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150-01
一、復習式導入法
復習式導入是我們在教學中最為常用,也是最為好用的導入方法,它的最大優勢就是加強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不僅鞏固了舊知識,讓知識滾動起來,形成有效積累,而且啟發了新知識,很順利就把學生思維引導到新學的內容上來。相對而言,過渡非常自然,學生容易入門。高中數學中的很多課程是比較講求銜接性的,知識只有能夠無縫對接,那么教學效果就會產生規模效應。不過,復習式導入相對來講缺乏新鮮感,知識性是很強,但是從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增強課堂氛圍的角度來看,效果則是一般。綜合來看,復習式導入法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方法。例如,在講《算法的概念》的導入可以用復習的方式:
二、情境導入法
情景導入法是通過創設或者模擬情景的方式來導入新課,所創設的情景大都是與我們生活相關的內容,讓學生能夠獲得一定的可觸摸感。相對來說情境導入法是比較新穎的課堂導入方法,對于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學習興趣而言作用非常的明顯。例如在《循環結構》這一課我們可以嘗試:
教師創設情景: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想生活在一個優美的環境中,希望看到的是碧水藍天,那么,大家知道工廠的污水是怎樣處理的嗎?污水進入處理裝置后進行第一次處理,如果達不到排放標準,則需要再進入處理裝置進行處理,直到達到排放標準。污水處理裝置是一個循環系統,對于處理需要反復操作的事情有很大的優勢.我們數學中有很多問題需要反復操作,今天我們學習能夠反復操作的邏輯結構——循環結構。
三、直接導入法
直接導入就是開門見山的導入方法,語言準備往往十分簡練,通常都是三言兩語就切入課程正題,不需要做太多的鋪墊。高中數學中在計算性比較強的課程內容中可以采用這一方法,以便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去當堂練習,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然后再解決問題。例如在《幾種函數增長快慢的比較》一課中,可以采用直接導入的方法:
四、圖片導入法
圖片導入法,顯而易見就是通過圖片的方式來引出新課題目,圖片導入法的最大優勢就是形象直觀,能一眼看出所學的內容,而且讓學生印象深刻,容易記住,還容易產生聯想。高中數學中,特別是幾何部分,運用圖片導入法是非常適合的,例如在《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這一課就可以精選一些圖片來做導入:
教師:如下圖所示的五幅圖片,來源于我國民間的傳統藝術皮影戲中的部分片斷,請同學們想一想它們是怎樣得到的?
五、總結
在教學行業中我們通常說“教無定法”,是非常深刻的一個道理。導入作為一堂課的開始,可以說是舉足輕重,做好導入環節對于我們的課堂教學意義重大。那么在課堂導入中一定要有合適的方法,導入的具體方法通常有很多種,除了上述文中所列舉的常見的復習式導入法、情景導入法、直觀導入法、圖片導入法之外,另外還有音樂導入法、懸念導入法、設疑導入法、活動游戲導入法等等。高中數學相對而言,學習內容量大,對于數學問題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深度,教師在選擇課堂導入方法時一定要依據學情和教學內容而定。好的導入能夠提高課堂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強有力的經驗一定是來源于實踐,只有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的探索總結,高中數學的課堂導入就會變得十分精彩。
作者簡介:
段亞平(1979-),男,山西省朔州市右玉一中數學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