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珍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奠定基礎知識的關鍵階段,對學生往后的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改不斷的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方法也是層出不窮,體驗式學習法不僅重視學生的感受,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而且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為此,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小學數學教學起到了引航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探討了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體驗式學習;主動學習;教學應用
數學是一門復雜的學科,涉及的內容知識非常廣泛。且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特點。對于小學生來說,要想完全理解奧妙的數學知識難度不小。僅憑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很難快速地消化復雜的數學知識。所以,教師需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愛上數學,愿意主動去學習,體驗學習的樂趣。教師可運用體驗式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去思考、體驗。學生通過對數學的體驗,激發學習熱情,投身學習當中。以下將分析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情感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有效的情境,那么就能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情境中思考數學、感悟數學、體驗數學。良好的情境可有效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釋放情感,體驗數學的魅力。情境的創設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計,如此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教學,排除害怕心理,享受學習中產生的感受。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這一內容時,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編排有趣的故事:“愛護環境”活動中,一年級的兩個小組人員一共收集了94個礦泉水瓶,第一組人員收集了34個,怎樣才能知道第二組人員收集了多少個呢?學生一邊聽故事,一邊思考問題。教師不急著替學生解決問題,而是制造機會讓他們去思考、體驗、探索,在此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知識帶來的快樂。教師運用數學故事創設出有趣的教學情境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世界的奧秘,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熱情,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在充滿樂趣的教學過程中收獲知識。
二、教學游戲化,讓學生樂學
教師只有深入地了解學生,才能找出更加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小學生活潑、好動,仿佛對一切都充滿熱情與興趣。特別是對于游戲,更是樂于參與其中,體驗游戲的快樂。如果教師能夠將教學游戲化,就能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教師可以抓住學生愛玩游戲的特點,根據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將游戲融入其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并且能讓學生享受學習的過程,快樂地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認識時間”這一課程內容時,可以設計簡單有趣的游戲,如:電腦計時、學生分組活動、定時定量。第一組:讀課文;第二組:寫字;第三組:口算;第四組:數數。四個小組進行比賽,教師為裁判,哪一組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任務就獲得勝利。獲得第一名的一組有小紅花獎勵。這樣的教學既讓學生參與到游戲當中,又能讓學生在游戲中認識時間,掌握與時間相關的知識。不但豐富了教學內容,活躍了課堂氛圍,還能豐富學生的體驗,讓其置身于活動當中,體驗學習過程。
三、探究實踐,強化學生自主性
體驗式學習的應用,強調的是對學生實踐性能力的培養。教師應當預設探究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親自去探究和實踐,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預設探究實踐,將探究實踐環節融入教學中,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例如,在教學“角的認識”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給每個學生準備一些卡紙,讓學生嘗試拼成不同的圖形或角。通過剪裁、粘貼等方式,創造出不同的角。如90°的直角、30°的角、60°的角等。借此讓學生認識不同的角。也可以讓學生用卡紙拼接成不同的圖形,并探究圖形的穩定性。學生有的拼接成三角形,有的拼接成四邊形,有的拼接成六邊形。教師讓學生在這些圖形中放置幾本書,看一看哪一個圖形的承重力最好,哪一個圖形不會輕易散架。通過這樣的探究與實踐,學生不僅認識了各種各樣的角,還知道了三角形的穩定性最好,對角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強化他們的自主性。
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需要引起教師的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地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只有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重視教學過程,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豐富他們的學習體驗,才能發揮體驗式學習的最大作用,讓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才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學生樂于學習,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新聞.體驗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應用的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2]陳秋.感悟、實踐、體驗,精彩從這里開始:小學數學體驗式學習策略的應用研究[J].讀寫算(教師版),2017(28):139.
[3]王凡悅.引導參與,構建體驗式課堂:淺析小學數學教學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7(2).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