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對于城市學生,“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為農村學生帶來了更大的機遇。農村教育在互聯網的輔助下逐漸發展起來,以翻轉課堂為首的教學模式慢慢替代了傳統的五段式教學,在教學結構、教學方式和教學流程方面的創新改良,對學生培養思維能力,發展綜合素質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研究“互聯網+”時代下農村教學中翻轉課堂的運用,針對翻轉課堂在教學進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農村學生;翻轉課堂;解決對策
“互聯網+”時代下的學習不再是傳統的、死板的學習,而是自主的、創新的、個性化的學習。一個移動終端(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等)在聯網的情況下,就可以供學生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進行高效的學習,當學習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學習方式也隨之進行了改變。在當下這個互聯網迅速普及的時代,翻轉課堂不再是城市孩子的專利,也同樣是農村學生實現創新性學習的輔助手段,這就要求農村教師也要盡快順應時代潮流、適應時代節奏,跟隨時代腳步,在互聯網大環境下,開辟出一片屬于農村教育創新的廣闊天地。
一、 通過翻轉課堂進行學情監控
學情監控是翻轉課堂教學方式的目的之一。教師通過互聯網平臺來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管理、分析,將每個階段的動態學習情況進行數據處理,從而得出每個學生在整個教學進程中的學習狀態,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客觀的評估,根據學生面臨的問題調整教學策略,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當然,這個過程需要學生的高度配合,互聯網平臺上的學習情況數據信息是根據每個學生通過翻轉課堂的學習痕跡綜合分析得出的,比如學生觀看了幾個教學視頻,在觀看過程中進行了幾次暫停,在哪些地方標注了筆記,在哪些地方進行了回放重看等,還有學生在自我測試中對系統生成問題的回答情況,對老師教學提出的建議和反饋,學生之間的相互探討和交流,都可以在翻轉課堂的教學平臺(如QQ、郵箱、MOODLE平臺)上得到清楚的反映。教師根據從平臺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然后對大多數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集中講解,對小部分學生的個別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真正實現從全方位提高教學效率。翻轉課堂對于農村學生來說是一種創新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在培養他們的創新、應用、獨立意識方面有著傳統教學方式無法企及的作用。
二、 通過翻轉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過去農村教師進行教學時常常會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究其原因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只能照顧到一部分學生,這部分學生的共同學習特點是熱愛學習且基礎扎實,所以在教師講課過程中會自己汲取有用的信息并進行消化,最終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然而,那些對學習不太感興趣的學生就比較缺乏這種獨立學習自主消化的能力,所以傳統課堂增加了他們對學習的厭煩和抵觸情緒,最終造成了學習效率的下降。而翻轉課堂因為有多種理論作支撐,并綜合了多種教學模式,所以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如在進行《一次函數與二次函數》的教學時,課堂不再因為理論知識的枯燥乏味而使學生喪失學習熱情,反而信息技術的高度發達而變得高效有趣,多媒體設備幫助教師進行全方位地綜合備課,教師下載該節課程的圖片、視頻以及相關信息,并督促學生在課前利用網絡資源觀看視頻,進行自主學習,通過課前的獨立學習和自我檢測達到有效的預習。課堂上,教師再組織學生根據自己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和解決,并予以引導。翻轉課堂就是通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來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畢竟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三、 通過翻轉課堂實現學生自身價值
農村學生如何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自我認同感,答案是實現自身價值。翻轉課堂通過讓農村學生接觸多媒體并利用多媒體,使他們真正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去。例如,立體幾何是數學學習的重中之重,學生因為其抽象性而難以理解,教師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互聯網平臺上觀看立體幾何圖形的內部結構,讓學生依據視頻中的3D模型作參照,自己利用土豆、蘿卜等簡單易得的材料制作實物模型,從而深刻地理解二維和三維空間的差異。學生通過真實感官和實際操作的方式融入進獨特的課堂教育中,不僅實現了自身價值,還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四、 教師通過翻轉課堂進行自我提升
翻轉課堂雖然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但教師作為引導者來說仍然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所以農村教師必須結合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提升自身素質,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學生共同進步。例如,在進行習題練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成立交流小組進行習題互相講解,3~5人一組進行習題交流,鍛煉團隊合作的集體精神,教師在學生交流過程中進行解題方法提問,不僅鍛煉了他們的思路更鍛煉了他們的理解能力,并且對自身的數學綜合素質能力也是一個提升。當然,教師也要積極學習互聯網技術并將其運用于翻轉課堂中,為學生做一個好的引導,讓他們意識到農村教育同樣可以使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
五、 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下,翻轉課堂替代傳統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互聯網高度普及和覆蓋的時代,農村學生也有了和城市學生一樣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條件。農村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就是將這種創新型教學方式利用到日常教學中去,將它的優勢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高質量的學習效率,最終達到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質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郭海婷.“互聯網+”時代下的信息技術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6(17).
[2]嚴蘭蘭,劉勝蘭.借助翻轉課堂來提高大學數學教學質量[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1).
[3]黃玉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高職高等數學課程探究——以“函數的間斷點”為例[J].價值工程,2016(09).
作者簡介:
姬成虎,甘肅省武威市,甘肅武威第七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