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隨更++張義國
摘 要:在職業教育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背景下,電商專業如何真正實現校企雙主體人才培養,筆者認為可以通過校企深度合作確立“1311”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三融合”的課程體系,建立結構合理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大力改善實訓條件,共同建立實訓基地,形成校企深度合作,有力的促進學校和企業的共同發展。
關鍵詞: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師資建設;實訓條件;校企合作
一、實現目標
為培養適應本地區電子商務行業的需要,掌握電子商務專業專業基礎知識,具備實踐能力,適應企業崗位要求的專業人才,應具體實現以下目標:
(1)明確電子商務專業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定位問題。
(2)探索校企共同開展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3)加強師資的培養和建設。
(4)建設符合現代職業教育的實訓基地。
(5)探索創新人才評價模式。
二、實施過程
(1)校企聯合確定人才培養規格和模式。以行業企業崗位需求確定人才培養的規格、培養目標、實現途徑等。以專業指導委員會為依托,根據行業發展和企業崗位需求變化情況,調整人才培養規格定位和模式,從而確立“1311”的人才培養模式。
(2)校企合作確定課程體系。校企合作委員會專家通過組織與企業管理專家、技術骨干和專業教師,召開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會,將工作任務轉化為學習任務,形成專業主要課程。在教材資源建設中,企業經理和企業技術骨干審核校本一體化教材,并為教材編寫提供相關技術資源。
(3)校企合作搭建實訓中心。為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學習電子商務專業知識,掌握現代的管理制度、團隊合作等相關知識。學校與企業合作,建立電子商務專業實訓基地;通過學校購置設備,企業提供場地,企業派遣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師生共同進行技術上的提高。
(4)校企合作培育師資。首先,通過相關專業培訓,使全部教師參加技能培訓和專業相關理論知識培訓。其次,聘請多名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并來校開展專業講座,在校外合作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專業專業課程教學。再次,通過組織專業教師利用假期等時間,分批到電子商務企業進行實踐,使專業教師做到在學校能教學,在企業能實踐。
三、保障措施
(1)充分發揮專業教師團隊的主體作用。電子商務專業專業校企合作委員會、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課程建設委員會,重點建設教師團隊,即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結合兼職教師組成的實施機構,重點負責實施校企合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探索、構建及日常教學實施。
(2)充分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引導作用。電子商務專業專業在專業建設委員會的指導下,根據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需要,負責對初中級技能型人才需求開展較系統調研,及召開有來自典型企業、職業院校專家參與的研討會和論證會,對校企合育“1311”人才培養模式方案進行修訂及課程開發等。
(3)充分發揮校企深度合作的帶動作用。與企業進行共建共享,依托學校的專業和技術優勢,積極尋找企業和學校的平衡點,師生共同參與,到企業去完成技能課程的教學、把課堂搬到企業中去;將企業的能工巧匠請到學校里來。實現學校、企業、老師、學生四方共贏的局面。
四、預期效果
(1)人才培養模式獨具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更加合理。將學生的總體培養分成四個階段,逐步培養學生的通用能力、專業能力、綜合職業素養,為將來快速適應崗位需求奠定堅實的基礎。人才培養規格定位更加精準。通過開展電子商務專業專業人才培養需求調研,全面知悉了企業對中職畢業生職業能力需求,從而使該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格定位更加切合實際,同時根據人才培養需求的調研,對專業課程開發起到重要引導作用,使人才培養規格更接近企業崗位需要。
(2)課程體系得到創新。形成“三融合”的課程體系。將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技能、職業素養有機融合在培養過程中,把班主任、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組合在一起,在教師資源上做到優勢互補,注重學生的職業能力的教育,增強學生的德育工作。完善學生評價體系,創新學生評價模式。建立全方位、多層面、科學化的學生能力評價體系,達到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指標綜合化,評價內容動態化,其中“學生”為評價對象,“學校、教師”“學生本人”“社會企業”“學生家庭”為評價主體,通用能力、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評價內容。
(3)學生實踐能力不斷提升。在“校企合育”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實現了由熟練掌握單項技能到全面提升崗位綜合職業能力的漸進式學習。學生在實訓基地構建的平臺上,掌握崗位職業技能,再通過校外企業實踐,應用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從而使學生能將校內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在校外實踐的過程中得到固化,更易體現其學習效果。
(4)師資隊伍建設更有成效。通過構建校企合育人才培養模式,在組織專業教師參加培訓進修、企業實踐、教學比賽等活動中,使專業教師獲得全面提升。通過校企的聯合培養,學校的師生積極參與,逐步掌握電子商務專業專業技術并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5)實習實訓條件獨具特色。專業實訓基地建設得到改善。為增強師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專業綜合能力,在基礎性實踐訓練的基礎上,還將課堂搬到企業中去,讓學生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真刀真槍”的為教師實踐、學生實習、企業職業培訓提供較好的實訓資源。
通過加強校企深度合作,共同明確人才培養規格和模式、共同建設課程、共同建設實訓基地、共同培育師資、共同培養學生,從而真正實現校企共育、校企共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