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李榮明
摘 要:高效課堂,是高效型課堂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顧名思義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高效課堂是有效課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課堂基于高效教學。
關鍵詞:精備;精講;精練;小組合作
高效課堂的改革、探索已經有些年份,但傳統講授式教學重思想、目標、講授、形象,輕求證、創新、邏輯、方法的影響依然還存在。如何形成高效課堂,筆者認為,課堂好比一株需要精心呵護的植物。教師是知識的播種者,精備是根,精講是莖,精練是葉,小組合作是花,就能孕育出高效這顆果實。
一、精備
知識的傳授和接受好比是一個無聲的戰場。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準備工作尤其重要。博弈之中,謀略者勝。精良的備課是高效課堂的基礎。精心備課的過程分四個步驟:領悟剛要——廣納眾采——提煉資源——整合成型。
中國幾千年的科舉制度,優勝劣汰是人才選拔的必經之路。所以,物理教學要領悟好“兩綱”:物理教學大綱、本地區的物理考試大綱。物理教學大綱明文規定:教學內容要選取基礎的、學生能接受的物理知識;要重視物理知識與實際的聯系;要難易適度、負擔合理。要擺正關系: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驗。這是我們備課定位的出發點。
廣納眾采要做到兩點:“吃透”教材、生成亮點。
吃透教材要做到“五個把握”、“四個注重”。即把握教學目標、知識層次、重點、難點、考點;注重教學環節設計要合理、課堂教學提問要精當、教學活動調控要靈活、教學過程要面向全體。
生成亮點就是要從相關的資料、信息中,攝入與大綱、與我的學生對號的營養物質,生成個性化備課的亮點。決不能照搬照套。
提煉資源。每個學生由于認知的程度、基礎的好壞、環境的差異、智力的因素等會造成迥異。大體可以分成:點撥型、輔導型、基礎型、提高型四類。教師要“照顧好”每個學生,在教學中,我們盡量給學生以不同程度的提示、啟發,使人人都有“成就感”。
整合成型要嚴謹科學。
二、精講
精講好比一道菜。菜的精美講究色、香、味、鮮俱全。講的魅力在于形、神、調、靈。
形是指按照精心備課設計,嚴格實施教學課堂模式。杜郎口中學的“10+35”模式,“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而核心是一個“動”字。山東昌樂二中的“271”模式,即課堂45分鐘按照2∶7∶1的比例,劃分為“10+30+5”,要求教師的講課時間不大于20%,學生自主學習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課的成果測評。最大限度地把課堂還給學生上,主張能讓學生學會的課才是好課,一切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課堂必須體現出“生命的狂歡”。
神是指運用立體式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傳授知識。不偏廢、不跑題。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創設直觀而生動探究問題的情境,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指導學生的探究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鼓勵學生大膽合理做出假設,求證,激勵學生標新立異。
調是指在學生出現聽講疲倦,有畏難情緒,部分或個別學生課堂干擾等情況時,及時調適心情、調整心態、調整狀態。在課堂上管理要管放有度,讓學生在幽默和笑聲中學習。
靈是指課堂的靈魂。讓生成成為課堂的亮點,讓自然中落實知識成為課堂的落腳點。
三、精練
教師和學生就好比在天平的兩端。學生在那端,教師在這端。如果和過去那樣,題山題海、簡單重復,就會導致失衡。所以化繁為簡,化粗為精,化假為真。通過把握度、量、評價、反饋,進行精練就把握了天平的分度盤。
練習設計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針對知識點、重點、難點、理論、方法、思想教育等教學目標,或者說,要把所要達到的目標分解或綜合為特定的練習,以便在練習過程中,圍繞目標進行實踐操作,教師再作精講分析。同時,課堂練習要體現培優補差。家庭作業要尊重個體差異。
四、小組合作
花的美在它的光鮮亮麗。高效課堂,均衡教育的實踐過程中,小組合作吐露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小組合作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把握好十六字秘訣:科學分組、立體合作、適時激勵、科學評價。
學習小組不是課堂上同桌前后位的簡單組合,而是科學合理的分組??茖W分組要注意三點:①小組構建要注意小組成員的性別、學習成績、智力水平、個性特點、家庭背景等多方面的差異,使每個小組成為班級的一個縮影,既為小組內的互助合作奠定基礎,又為小組間的公平競爭創造條件;②把學科、組內事務分擔給各成員。不能搞組長個人承包;③紀律長、記錄員、聯絡員要選公正無私的同學擔任。
小組合作是立體的。合作的核心是交流互動、民主監督。所以,要努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良性的競爭意識,讓同學之間,即是學習上的伙伴,又是生活上的朋友,更是自主自律的陪伴。
人的存在意識和認可意識往往需要鼓勵,鮮花和掌聲的背后會產生很多可人的故事。要重視每一次組員的匯報合作交流,要重視每一次小組合作交流會。激勵學生上進,促進學生勤于思考、樂于交流合作。
小組合作作為一種教學和管理模式,絕不是一種簡單的形式。科學評價是小組健康發展的基石。作為個體、學科、小組的點、線、面,不能片面強調學習或自己所執教的學科。要全面性、前瞻性的做到四個結合:學科教學與全面發展相結合;學習品質與社會品格相結合;小組管理與班級管理相結合;學習進取與終身發展相結合。至于評價的細枝末節沒有固化的模塊。
高效課堂改革是一個破繭成蝶、鳳凰涅槃的過程。在探索高效課堂改革的過程中,精備、精講、精練、小組合作,將成為大家改革成功的四個著力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