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孟
【摘要】著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方向,進一步要求高中物理教育要注重學科本質,從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等方面凝練學科育人價值,為學生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需要打下基礎。本文將以《電磁波譜 電磁波的應用》為例,闡述如何基于核心素養理念,進行教學設計,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物理核心素養 教學設計 電磁波譜及電磁波的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1-0164-02
21世紀以來,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人才培養模式也隨之變革,核心素養教育理念應運而生。在高中教育階段,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利于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因此把握學科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之間的本在聯系,積極進行教學設計變得至關重要。本文筆者以教科版選修3-4《電磁波譜 電磁波的應用》中的紫外線知識片斷為例,按照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要求,嘗試探討以核心素養為向導下的教學設計。
1.基于物理核心素養向導的教學過程設計
電磁波與我們的生活聯系緊密,應用領域廣泛?!峨姶挪ㄗV 電磁波的應用》一節教學的目的是要求學生認識各波段電磁波譜, 掌握了解這些電磁波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通常傳統的教法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 得出結論, 學生被動地接受實驗事實, 記住規律和結論, 然后應用結論解決問題[1]。這雖有利于學生的應試, 但該節內容的許多非知識性育人價值被忽略, 例如質疑精神、主動學習的意識、學生相互交流合作能力等。
如何超越傳統的教學模式, 讓學生更容易記憶和理解電磁波大家族中各成員的特性及應用,是本節課設計的初衷。因此本節課設計的主要理念為:培養物理核心素養,讓學生自主發展。因此我將以學生為中心,圍繞核心素養教育理念,通過教師對本節內容的構建,以期讓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1.1物理觀念
“物理觀念”是從物理學的視角形成關于物質、運動與相互作用、能量等基本的認識;是物理概念與規律在頭腦中的提煉與升華[2]。 物理觀念不同于物理知識,它高于物理知識,對物理知識具有引領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對物理知識進行提煉升華,建立物理模型,形成物理觀念。
1.2科學思維與科學探究
科學思維主要包括模型建構、科學推理、科學論證、質疑創新等思維方法。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鍛煉學生科學思維,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并質疑,具有自己的見解。教師需要設置引導性問題,激發學生思考、提問,鼓勵學生回答問題,讓學生體驗學習成就感。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通過自身經歷觀察、實驗探究等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構知識、形成觀念的過程。在物理實驗探究過程中,要求學生擁有探究意識,能夠提出物理問題,發現物理規律;具有設計實驗探究方案,獲取和處理證據和信息的能力,可以正確實施實驗探究方案后得出結論并做出解釋;要求學生可以收集并分析信息,對實驗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交流、評估和反思。
因此在這一片斷的教學中, 利用紫外線演示儀進行引入、演示實驗,講解中穿插生活實際應用,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樂學善學,讓學生體會物理的價值和生活中處處有物理的道理。知識講解結束以后,布置調查報告作業,充分鍛煉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講解過程配套多媒體教學,將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教學技術緊密結合, 從而優化本課的課堂教學結構, 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3科學態度與責任
科學態度與責任是物理學科價值層面的教學目標,是物理核心素養的靈魂,主要指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與價值觀。在這一層面需要學生在認識科學本質、理解科學·技術·社會·環境(STSE)的關系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對科學和技術應有的正確態度以及責任感。
2.教學反思
回顧本堂課教學設計,以燈管對話情景為引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以培養學生物理觀念這一核心素養。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了反證的科學方法來攻克教學重難點,并將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克服了傳統教學的不足,培養了學生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的核心素養。最后將知識與生活實際有機結合在一起,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符合從生活走向物理,再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育理念,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科學態度與責任這一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黃紅錦,朱蓓.基于電子白板的《電磁波譜》教學設計[J].湖南中學物理,2010年07期.
[2]卓春蕊,楊光敏,陳紅君.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研究——以“反沖運動火箭”為例[J].科技資訊,2017(19):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