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慶
摘 要:通過描述筆者所在區農村中小學信息化發展現狀,分析存在問題,探索解決方案,以期找到農村中小學劃轉市區后信息化發展的思路。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信息化;現狀;思考
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為當今世界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后,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步伐明顯加快,集中表現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地區,偏遠農村地區的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發展依然緩慢,劃轉我區的農村中小學也不例外。
一、劃轉市區的農村中小學信息化發展現狀
近年來,因區劃調整,先后有70余所縣屬農村中小學相繼劃入我區,占我區總校數的77%,成為我區中小學的主體。通過調查發現,農村中小學信息化發展情況如下。
(一)認識不足,教育信息化發展緩慢
農村學校發展相對滯后,意識不高,認為搞教育信息化是中看不中用,不如傳統方法對提高教學成績來的實在,加上搞信息化建設就還要加大投入,經費難以為繼,學校積極性不高。學校還是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中考的升學率作為評價本校教學水平的唯一標準,認識上的不到位,嚴重影響和阻礙了農村中小學信息化的發展。
(二)資金缺乏,信息化環境建設不足
要在農村中小學大力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信息化硬件環境建設是基礎。農村地區經濟相對落后,學校資金相對缺乏,信息化環境建設步伐緩慢。許多學校已認識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然而因區劃調整,劃轉學校增加了數倍,環境建設所需資金缺口依然較大,資金不足是困擾農村中小學信息化發展的首要瓶頸。
(三)師資短缺,難以勝任信息化發展需要
農村中小學由于受重視程度、人員編制和教育經費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專業教師數量不足,許多學校特別是教學點幾乎沒有配備信息技術專業教師,絕大部分是兼職教師。另一方面,即使是信息技術專職教師,素養也參差不齊,大多數沒有受過專業培訓,教師只具備最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更談不上以信息技術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難以勝任信息化發展的需要。
(四)師生信息素養欠缺,信息化應用效益不高
調查中發現農村學校信息技術應用處于低效狀態。多媒體設備是以教師使用為主的課堂演示型教學模式,基本上是傳統課堂教學的“搬家”,板書電子化,課堂教學未得到優化,學生基于網絡資源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模式極為少見。其它信息化設備也是以教師操作、學生觀看為主要形式,其強大的網絡功能、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遠未開發。
二、推進農村中小學信息化發展之思考
針對劃轉中小學信息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門與中小學應共同努力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要求:“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這就使我們不得不對現行的教育進行深刻的反思,并在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信息時代人的基本素養、重視相關基礎設施和認知工具開發的基礎上,全面改革學校現有的教學模式。
(二)合理預算,用好資金
推進教育信息化需要大量資金。應合理用好兩方面資金:一是城市教育費附加資金,區教育局結合教育均衡發展及學校標準化建設需要,科學合理安排每年度的支出項目,要做好頂層設計,向農村學校傾斜。二是學校的公用經費。按照省市文件要求,電化教育專項經費不低于學校公用經費的10%。區電教教育部門要指導農村學校做好該經費預算,學校不得擠占、挪用,確保學校信息化設備的正常運轉。
(三)培養師資,提升能力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建設一支數量足夠、素質較高、適應教育信息化的師資隊伍是推進農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關鍵。應采取多種措施對教師進行培養。
1、政策引導。面對農村學校信息技術師資嚴重短缺問題,區教育部門要制定政策,通過政策引導優秀教師到農村中小學從事教育信息化工作。
2、自主培養。區電化教育部門常設培訓機構,制定科學的培訓計劃和內容。通過輪訓方式,對劃轉農村學校教師開展培訓,堅持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注重針對性、靈活性和實用性。
(四)強化應用,提高效益
推進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我們可以從以下2個方面來推進。
1、深化教學改革,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深化教學改革,發展與學科教學整合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是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效整合的關鍵。要鼓勵教師把信息技術融合在學科的教學中,有目的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構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教學環境;要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的課題研究,使教師樹立全新的現代教育理念,結合新課程的實施,探索學科教學的新方法、新模式,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2、為師生創造更多的交流平臺。組織開展課件、課例、微課、學生電腦作品制作等信息化競賽活動。教師通過備賽、參賽來轉變教學觀念,增強信息化教學意識,提高教學設計能力,優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效果;學生通過比賽,提升信息搜索、加工處理等方面的能力。以競賽促提高,以交流促應用,全面提升師生信息素養,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促進全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農村中小學一個不能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