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國飛??
摘要: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將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實際交流中運用所學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將一些具體的語法規(guī)則應用到具體的情境之中,如此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獲知語法知識,應用語法。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語法教學;情境教學
在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一般會直接將教材或教參上的語法內容灌輸給學生,而學生依靠死記硬背來識記這些抽象的語法內容,所獲取的語法知識除了應付考試之外,沒有用處。而且,死記硬背只存在識記方面,學生對這些語法知識的理解程度還有待考證。加之,枯燥的語法識記往往會使學生對其喪失興趣。綜合以上種種,教師可以在Ronald W.理念的引導下,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給予學生語法教學,使學生能在具體有意義的情境中掌握具體的語法規(guī)則,如此才能在激發(fā)學生語法興趣的基礎上有效掌握并運用語法知識。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多種多樣,我一般采取以下幾種:
一、 利用語言描述創(chuàng)設情境
語言是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主要工具。不同的教師受其生活經(jīng)歷、學習經(jīng)歷以及專業(yè)素養(yǎng)等方面的影響會有不同的表達的方式,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英語教師會在輔助性教學手段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語言的魅力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之沉浸在情境之中,并從情境中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知識。我在組織冠詞的用法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會用通俗易懂的話語來為學生描述一段生動的情境,在情境中引導學生理解a(an), the的用法。Bob was lying in bed,thinking of the girl he met a few days ago. It happened on a sunny Saturday towards the end of June.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he could not sleep quickly. Suddenly, there came a knock at the door. Recovering from the deep thought, he was so afraid that he asked in a trembling voice, “Who is it?”這一生動的情境中,學生可以自然而然地積累大量的冠詞,并從中國探究出冠詞的使用規(guī)則。
二、 利用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成為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輔助工具。教師在組織語法教學的時候,除了口頭講述之外,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呈現(xiàn)生動、有趣的畫面,將枯燥生澀的抽象的語法內容轉化為生動直觀的生活情境,使學生能在生活空間中探知語法的使用規(guī)則。從學生接觸英語知識以來,分詞一直是縈繞他們的難點,其中Verbing與Verbed一直都是語法學習的老大難。盡管學生都知道Verbing用于現(xiàn)在進行時或將來時,Verbed用于過去時,但是在實際應用的時候常常是錯誤百出。針對這一情況,我會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呈現(xiàn)一幅生動直觀的畫面,引導學生在掌握分詞的基本特點的基礎上對畫面進行描述。畫面:“在公園的一角,一位老人獨自坐在長椅上,靜靜地望著遠處的高山。一陣微風吹過,一片樹葉搖搖晃晃地飄落到老人的腿上,老人望著這片樹葉不由地發(fā)出一聲嘆息。一位拿著掃把的婦女慢慢地向老人走來。”學生的注意力被集中在畫面上,此時我會向其提出問題:How do you think the the old man feels? What is the woman doing?學生回答:The old man looks upset when he sees the leaves falling with the wind. The woman wants to sweep the fallen leaves.學生結合生動的畫面可以從樹葉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形態(tài),可以自主探究出falling和fallen的時態(tài)區(qū)別,從而從中推導出,Verbing表示正在發(fā)生的事情,且具有動態(tài)性,而Verbed一般用于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具有靜態(tài)性。
三、 利用實物創(chuàng)設情境
實物可以說是最直觀形象的教具,教師利用實物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使學生在課堂中就能直觀地觀看到各種實物,并借助實物的形態(tài)、位置、形狀等變化來自主探究語法知識。以一個水杯為例,可以將其放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地點,引導學生在位置變換中感知in、on、under、behind等介詞的用法。
除了以上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之外,不少教師還熱衷于使用角色扮演法。既然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其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跨文化交際,所以在組織語法教學的時候,我們不妨也將語法置于角色扮演之中,使學生在生動直觀的角色情境中感知語法,運用語法。我在組織動詞時態(tài)教學的時候會讓學生就上課遲到并坐公交坐過站這一話題自主編一段小品,如此在遣詞造句中鍛煉學生的動詞應用能力。有一組學生這樣編創(chuàng):A got up at 6:30 yesterday. Being late for school, she rushed into the bus. On the bus, B and C were talking loudly. While she was worried about class late, the two talked happily in a loud voice, which made she felt upset. When she was about to stop them, the bus arrived. After the two got off, the whole car was unusually quiet. A was sleepy, she closed her eyes. Unluckily, she was so sleepy that she missed the site.
四、 結語
總之,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將抽象的語法知識落實到真實的情境中,利用語言描述、圖片、實物等形式來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生動直觀中加深對所學語法知識的理解,并能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以此提高學生的語法運用水平。
參考文獻:
[1] 丘燕萍.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 羅甜甜,張萌.情境教學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D].海外英語,2016.
作者簡介:韋國飛,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貴港市,覃塘區(qū)覃塘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