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工作如火如荼的開展,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也被納入到了重點教學改革范圍之中。由于初中幾何數學知識的教學對學生想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對于有的學生而言,學習過程中將面對諸多的問題。為了更好地促進初中數學幾何教學的改革,本文主要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為此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教學改革;初中數學;幾何問題教學;解決策略
數學是一門貫穿學生整個小學、初中和高中,甚至是大學學習生涯的重要學科知識,而學好幾何數學則能為今后的深入學習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鑒于初中階段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在幾何知識的學習中也時常會遇到諸多問題。
一、 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幾何知識教學目標不夠明確
盡管我國初中幾何教學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課堂教學目標不明確依舊是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所存在的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
比如: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教學思想比較傳統,而且始終認為教學的目的和任務就是讓學生掌握公式,懂得基礎的解題技巧,從而考取高分。這實際上是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更與我國對于素質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背道而馳。與此同時,還嚴重違背了新課標教育教學的根本要求,進而使得我國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事業難以取得實質性的成功。
(二) 幾何教學內容脫離生活實際
新課程教學改革明顯提出:要使學生感受到幾何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才能更好的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一些簡單且實際的問題。但是從當下初中幾何教學現狀看,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將這種生活實際理念傳達給學生,從而也讓學生單純地認為:學習幾何并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僅僅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在這種思想理念的影響下,很多初中生學習了三年幾何知識,竟然還不知道“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點。由此可見,將幾何數學內容變得更加生活實際化顯得尤為重要。
(三) 教師的教學形式太過刻板
在初中數學幾何圖形教學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學形式太過刻板,而這實際上是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因為一定要盡可能地引導學生轉化思想,才能夠促使他們的學習效率有所提高。正是因為許多教師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才使得整個幾何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明顯降低。
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的時候,會有一個公式的推導過程。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兩條邊分別為A,B,斜長為C,那么A2+B2=C2,同時還可以推導為A2=C2-B2。但是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卻對這一推導過程持輕描淡寫的態度,進而導致學生錯失了最好的轉化思想的培養機會。因為學生從一開始就沒有形成這樣的轉化思想,以至于他們在今后的幾何數學圖形學習中會尤其吃力,進而導致學習以及教學效率的降低。
二、 關于初中數學幾何問題教學的有效策略實施
(一) 緊密聯系現實生活
無論是哪一個時期的數學知識學習,都和現實生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由此可見,數學其實也是一門來源于生活的學科,因此,很多數學幾何知識都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相應的原型。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在初中數學幾何圖形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數學,進而讓他們深刻的理解數學問題。
例如:在講解三角形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舉例說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以及為什么會用到三角形?這樣的提問不僅能夠讓學生增強數學生活化的意識,同時還能讓他們積極地探尋相關問題的答案,并明白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點。長此以往,整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二) 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
在整個初中幾何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認知活動都是從感性上升為理性的一個過程。因此,在幾何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特別注意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而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歸納能力。
例如:在講“圓與圓的位置關系”這一節課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事先做好“兩圓關系”課件模型,這樣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就能更加直觀地看到圓這一圖形的幾種不同位置變化:相離,外切,相交,內切,內含,進而也能通過理性認識歸納出圓的相關定理。由此可見,抓住學生的性格特點,并通過多媒體技術的熟練運用,學生就能通過自己大腦思維得出更加準確的關于圓的概念,從而加深對幾何圖形相關知識的理解。
(三) 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
初中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比較枯燥的學科知識,而初中幾何知識的學習對于很多同學而言更是問題眾多。雖然初中生也面臨著較大的升學壓力,但是作為教師還是應該考慮盡可能地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尤其是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鼓勵和支持,這樣他們才能直面幾何學習中所遇到的難題。
初中教師鼓勵學生的方式有很多,以“作業”為例,比如:批改學生的幾何知識作業,除了在作業本上畫上大大的×或者√,教師還可以寫一些鼓勵的話語:“表現得不錯,繼續加油!”“非常好,加油!”。作業也是教師和學生實現交流和溝通的一種有效方式,因此教師在批閱學生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而這樣才能達到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
又比如:在教學驗證“四邊形內角和是360°”這一問題的時候,學生的邏輯十分混亂。為此,教師給予學生的最大鼓勵就是對學生進行有步驟的引導:首先是從簡單的正方形和長方形開始,分析得出其四個角都是直角,內角和為360°的結論。接著就是驗證相對復雜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并利用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的知識,也可以得出它們的內角和為360°的結論……以此類推,這一過程之中不僅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養,而且也更利于今后的知識學習。
簡而言之,幾何教學作為初中數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在實際的教學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但是教師只要不斷探索一些新的教學手段,則能有效培養學生對于幾何知識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孫金棟.初中數學“圖形與幾何”中的合情推理研究[J].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16,09.
[2]孫金棟,吳敏.初中數學“圖形與幾何”中學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養[J].科技信息,2015,10.
作者簡介:
王文克,一級教師,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各族自治縣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