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初中生而言,應用題所占的分數比重是所有題型中最大的,因此教師必須要改變當前的應用題教學現狀,進而幫助學生在今后應用題知識學習中打下更堅實的基礎。以下主要針對“探究初中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教學技巧”這一主題展開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應用題;解題教學技巧;展開探究
應用題教學作為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作為教師,就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優秀經驗,并探尋出更多適合初中生解決相關應用題問題的技巧,進而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及水平。
一、 初中數學應用題解題教學技巧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 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傳統
雖然新課程教學的改革已經進行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但是初中數學并沒有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學生在數學應用題方面的解題能力和思維能力也沒能得到整體的提升。其根本原因還是教師的教學方式還過于傳統。
以“列方程解應用題”為例,比如:某供電公司分時電價執行時段分為“平段”和“谷段”兩個時段,平段為8:00-22:00,14小時,谷段為22:00-次日8:00,10小時.平段用電價格在原銷售電價基礎上每千瓦時上浮0.03元,谷段電價在原銷售電價基礎上每千瓦時下浮0.25元,小明家5月份實用平段電量40千瓦時,谷段電量60千瓦時,按分時電價付費42.73元。請問小明家該月支付的平段、谷段電價每千瓦時各為多少元?
其實,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文字信息整理出一個結構圖,然后再列方程。但是很多的數學教師卻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是直接讓學生列方程,這不僅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也從側面反映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落后和傳統。
(二) 初中數學教師的能力有待提升
當下大部分初中數學教師雖然都有著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但這卻使得他們的教學模式容易固化,以至于對新的數學教學理念和方法產生比較排斥的情緒,這將對初中數學課堂中應用題方面知識的教學造成巨大的影響和阻礙。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部分中學也從專業的師范類院校招聘了大量的年輕教師,但是他們在擁有新思想新觀念的基礎上卻缺少足夠的教學經驗,而且還存在責任心不足、心態過于浮躁等問題。不管是難于轉變思想還是缺乏經驗,這些都是教師教學素質和能力不足的表現。而這些問題所產生的結果則是讓教師無法很好的駕馭課堂教學,自然也無法促使應用題方面的知識教學問題得以有效的解決。長此以往,不但無法很好的完成數學教學任務,還會使得班上學生的數學成績明顯下滑。
二、 關于初中數學應用題解題教學技巧的有效方法
(一) 激發學生對于應用題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才是孩子學習的最好老師。因此對初中數學教師而言,想要使得應用題教學方法的效果更加明顯,就需要懂得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小明家附近的菜市場上,茄子為3元/斤,西紅柿為2元/斤,小明媽媽從菜市場一共買了5斤蔬菜,總共13元,那么請問小明媽媽在菜市場上買茄子和西紅柿分別多少斤?由于這個應用題比較生活化,因此更加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這一類的題型應該如何解答呢?卻是很多同學面臨的首要問題。作為教師,正確的教學方法應該是引導學生學會尋找相應的等量關系,即:假設買了茄子x斤,西紅柿y斤,相應的也就可以列出x+y=5;3x+2y=13這樣的一元二次方程組,最終的答案也就非常明顯了。
在應用題教學的時候,教師一定要盡量選擇那些學生身邊的,且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案例和題型,這樣學生也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應用題的相關教學活動中。
(二) 教會學生基本的圖解分析法
總體而言,初中生在應用題知識學習上,其分析能力、解題能力還是比較薄弱的,尤其是一些初一年級的學生表現得尤為明顯,即便機械地記背能力很強,但是由于分析能力不夠,致使其在應用題的解題上會遇到諸多的問題。因此,作為教師,要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解題方法,比較常見的就是圖解分析法。
比如:在講“逆水行船與順水行船”的問題時,有很多學生對順水行船、逆水行船、水流的速度的概念比較清楚,但是在具體到相應數據的時候,解題過程中必定遇到很多棘手的難題。而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解題并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師可以用生活中最常見的,且學生有著親身感受的騎自行車為例,讓學生回憶體驗順風騎車會覺得很輕松,而逆風騎車卻會很困難,而存在這一現狀的原因就是風速。同樣的道理,教師接著就可以畫一個簡易受力圖,進而讓學生們更直觀地理解行船問題。最終也將得出結論:順水行船的速度,應該等于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而逆水行船的速度,就等于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減去水流的速度,而這一結論對學生解答類似應用題的時候也將會有巨大的幫助。
(三) 積極創設情境教學法
應用題教學中所使用的方法有很多,而情境教學法是比較常用的一種。其目的是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掌握相似應用題型的解題辦法。
以濃度這一應用題型為例:一杯含鹽15%的鹽水200克,要使鹽水含鹽20%,應加鹽多少?關于這一問題的解決,教師除了給學生講清楚百分比濃度的含義、計算方法以外,還要準備好相應的杯子,并稱好一定質量的水,以及事先準備好幾小袋食鹽。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解題技巧,教師可以先當著學生的面配制15%的鹽水200克,然后要將15%的鹽水200克配制成20%的鹽水,這時候,老師要加入鹽,但不知加入多少重量的鹽,如何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呢?列方程就是最好的方法。由于學生身處在這一情形之中,且親眼目睹了教師的實驗過程,因此,只要稍加引導,學生就能列出方程:(200+x)×20%-200×15%=x。
應用題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題型,并且還貫穿到了很多階段的數學知識學習中。因此,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師,在應用題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更是要注重方式、技巧等相關知識的傳授。
參考文獻:
[1]楊暉.優化應用題教學,培養學生基本技能[J].貴州教育,2014,10.
[2]宋秋前.初中課堂教學現狀分析與優化策略[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01.
作者簡介:
王文克,一級教師,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各族自治縣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