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具有發散性、拓展性的思維特征,將其引入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促進英語詞句學習效率的大幅提升。本文從思維導圖的內涵入手,并結合小學英語詞句教學的需求提出具體的思維導圖應用方法。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詞句教學
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夠為小學生英語詞句學習帶來極大便利,一方面這種放射性的圖形工具能夠增強學生的感知力、記憶力與創造力,另一方面也能夠便于對龐大的英語詞句形成系統認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導圖繪制過程中擴大詞句存量。所以,研究思維導圖在課堂教學的應用,也具有很大的必要性。據此,針對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詞句教學中的方法研究也便具有了極為深刻的現實意義。
一、 關于思維導圖的概述
思維導圖是一種高效、清晰表達放射思維的圖形手段,通過直觀的圖形展現,能夠讓大腦中的思維具備“可視化”特點,而圖形與文字并用的方式則能夠將學生腦海中關于幾何繪圖、詞匯記憶等技能充分調動起來,通過系統性、組織性的繪圖,為建立記憶點形成知識鏈接奠定了基礎。總的來說,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且讓學生的藝術、抽象思維能力也能同步獲得發展,因而要提高小學英語的學習效率,將思維導圖納入到教學活動中不失為一種可靠方法。
二、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詞句教學中的應用
(一) 巧用思維導圖引導課前詞句預習
思維導圖能夠對學生的神經元結構予以模仿,繼而通過繪圖展示出思維過程,在此期間不僅開發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與表達能力,同時具象與抽象的協調配合也能讓整個學習過程變得更加容易。興趣是行動力的保證,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欲望也應成為思維導圖運用過程中所要考慮的內容。為了讓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為了讓學生在上課時能夠帶著問題有所針對的去求索,運用思維導圖展開課前預習也是廣大師生所應遵循并實施的步驟。
在詞匯教學之前,教師便可以讓學生預先使用基礎性的思維導圖對課程章節內所要學習的字詞短語等進行熟悉,其具體做法為將這些詞匯按照一定的特征進行分類,例如,課程的單詞可以簡單劃分為動詞、名詞、副詞、形容詞等,通過初級階段的分類加工,讓學生可以對其大意進行了解,這時候腦海中所建立的詞匯網絡便是較為寬泛的,接著學生可以憑借學習經驗對覺得較為復雜的詞匯進行重點標記,越難記的詞匯越選擇深色進行描繪,而淺色則用于表示記憶稍微深刻的詞匯,這樣“一深一淺”的詞匯對比,便可以讓學生在觀察與記憶時能夠找準側重。另外,對于“近義詞”、“反義詞”或詞根詞綴存在練習性的詞匯,學生可以采用同種顏色進行記憶,這樣也便于學生在記憶中探尋到詞匯的替換方式與拼寫規律。
(二) 巧用思維導圖開展課堂詞句教學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最為主要的渠道,因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也成為小學英語詞句教學的內在要求。在小學階段學生所需掌握的詞匯主要仍然以實詞為主,這些構成了小學英語教學的主體內容,針對實詞這一特點,便可以通過教學工具的利用從而加深學生的記憶。例如,在學生學習水果相關的單詞時,教師便可以在課堂上展示水果圖片,加深學生的直觀認識,從而建立圖形形態與文字形態的聯系。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水果類單詞之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安排學生依據水果顏色來對其分類,例如apple和cherry屬于red、banana和mango屬于yellow等,通過將這些記憶點進行“串聯”,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知識網絡,并進一步拓展關于顏色詞匯量,讓學生所學知識得以鞏固。
以人體結構的詞匯教學為例,學生面對復雜的單詞,若是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不僅會增加學習量,而且這種記憶方式也相對不夠牢固,許多學生經過反復的低效率記憶便消磨了英語學習的熱情,而同樣的學習目標,將思維導圖運用其中則往往會收獲到不同的結果。舉例來說,學生要圍繞“body”建立起一張思維導圖,將“body”作為基礎再將讀音、詞意、詞形等作為思維導圖的“軀干”向外發散延伸,將新單詞同之前學習掌握的單詞相互聯系便可以繪制出一張關于器官結構的單詞思維導圖。例如,“finger”意思為“手指”,通過外形聯系,很容易讓學生聯想到“singer”歌手,而“food”食物在聲音與形態上又與“foot”相似。通過這些相似規律的尋找,讓學生制作出相關導圖,提升英語教學效果。
(三) 巧用思維導圖輔助課后詞句復習
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加上教師從旁引導從而形成牢固的知識記憶,此外思維導圖還能通過知識網絡的形成,讓學生所學新、舊知識點能夠融會貫通,繼而使學生掌握的知識體系得到持續的拓展延伸。人類的記憶存在客觀規律,“艾賓浩斯記憶曲線”表明學生的記憶會出現“高低峰”,若是間隔一定時間不對知識點進行復習,那么所學的內容則會被遺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若是不重視詞句的復習,那么則容易邊學邊忘、事倍功半。
學生在學習每一章節的英語課程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繪制相應的思維導圖,這些導圖并不是一次性而是可以反復利用的,當學生在學習完某一階段課程之后,除了本章的思維導圖需要牢記之外,還要對此前使用的思維導圖進行反復利用,以此類推,在完成一個接一個的學習后,又在重復學習中對之前思維導圖內蘊含的知識點予以加深,隨著日積月累的知識累計與優化整合,學生也能夠讓腦海中形成的思維導圖常換常新,并最終構成具有全面性的圖像效果,繼而讓學生可以擺脫詞句混亂無序、無從下手的學習狀態。
三、 結束語
詞句教學是小學英語學習的重點內容,這既是打下堅實英語知識基礎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英語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只有加強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學習中的巧妙利用,才能讓學生在啟蒙階段便樹立起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初級知識體系,繼而也為取得豐碩的教學成果而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 王思佳. 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
作者簡介:
楊燕紅,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錦溪中心小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