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小學生學習起來可能會感覺到枯燥乏味,所以我們應該爭取從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創設有趣問題情境和教會學生動手操作幾個環節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保障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學習興趣;師生關系;創設情境;動手操作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其出發點是力求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數學學科因其特殊性,它內容的抽象性、邏輯的嚴密性以及應用的廣泛性,都注定了它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抽象思維還不發達,所以學習抽象的數學來,可能會感覺到吃力,枯燥乏味。所以我們應該從這個特點出發,力求克服學生的畏懼心理,努力爭取使數學課堂充滿樂趣,使小學生愛上數學學習。
俗話說,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所以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數學教師要積極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小學生對數學教師能夠親其師,信其道。然后在課堂上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小學生愛上問題探索。同時還要注重動手操作,使這種抽象的學科演化為真實可感的知識,從而使小學生不再懼怕數學,真正投身于真正的數學學習生活中來。
一、 付出關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根基
心理學家通過真實研究,得出結論:膽怯和過度自我批評的狀態會影響一個人的創造性,而勇敢和自信是個性中最閃耀的光芒。作為數學教師來講,我們應該力求克服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膽怯心理,通過構建良性師生關系,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即在課堂中,教師應該不吝嗇付出自己的關愛,讓小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獨特的關心和愛護,即使是差生,教師也不歧視自己,這樣,小學生會對教師充滿感激,當然也會對教師教授的學科充滿濃厚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商不變的性質》這部分內容時,筆者在課堂上引導小學生認真觀察幾道算式,從上到下對齊寫了三道算式,即12÷6=2,120÷60=2,1200÷600=3,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找到這組算式的被除數、除數分別是怎么變化的,然后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嗎?讓學生先是自己認真觀察,然后組織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經過學生的溝通交流之后,班級里的一名成績不甚理想的學生也把手舉了起來,筆者便高興地把他叫了起來,先是進行一段鼓勵性的對話,肯定了他積極舉手發言的表現,告訴他即使他說錯了都沒關系,勇氣是可嘉的,讓同學們先為這位小勇士鼓鼓掌。
這名學生聽到后,激動得小臉通紅,興奮地克服掉膽怯心理,然后筆者告訴他,調整呼吸,認真地把內心想法傳達出來,結果,這名同學雖然說話有些結結巴巴,但是卻抓住了知識點的內涵,講到了幾道算式中被除數和除數分別都擴大了相同的倍數,抓住了問題的重點所在,這時全班同學不約而同地為他鼓起了掌,表揚他認真觀察、善于總結的表現,這位同學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積極性明顯提高了許多。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只要我們能夠多給學生一些關愛和鼓勵,還有什么困難是他們克服不了的呢?付出關愛,既收獲信心和希望,又培養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二、 情境演示——激發學生產生興趣的前提
《數學課堂標準》提出:數學教學應該是學生之間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為小學生思維發展的特殊性,如果單純地把抽象的數學知識直白地呈現給他們,很容易引發他們的視覺疲勞,導致學習效率不高。要想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應該積極為小學生營造適當的問題情境,把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授課內容中來,為小學生從事數學活動提供必要的展示平臺,這樣,何愁學生的數學興趣不能提升呢?
例如在教學《20以內的加減法》一部分內容時,因為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光看抽象的數字很容易喪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這時筆者便通過制作教學課件,給他們展示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在生活和學習場景中滲透數字的加減法,讓小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很感興趣,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
當教學9加幾這部分內容時,筆者通過屏幕展示:小明原來鉛筆盒里有9支鉛筆,然后媽媽又為他買來5支,你能幫小明算算他有幾支鉛筆嗎?動畫演示的過程中,鉛筆盒中的鉛筆和媽媽買來的鉛筆聚集到一起,小學生便饒有趣味地數了起來,然后再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問問他們可以怎么運算才好算呢?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為學生營造了適當的教學情境,讓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日俱增,這是學生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三、 動手操作——提升學生興趣的必要途徑
要想讓小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牢固踏實,不妨真正讓小學生動手擺一擺,拼一拼,在動手操作實踐的過程中,真實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提煉過程,從而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而且這也是一種提升學習學習數學興趣的必要途徑。因為小學生活潑好動,機智靈活,動手過程中真正能夠把邏輯思維和動手操作結合起來,使他們興致盎然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來。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球》這部分內容時,筆者事先布置小學生帶來部分教具,生活中的文具盒是長方體的,鉛筆是圓柱體,小學生玩的玻璃珠是球體,等等,在授課過程中,邊講解邊讓小學生動手摸一摸,找一找,這些立體圖形有幾個面,有幾個頂點,真正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成有趣的數學游戲,學起來就簡單多了。
四、 結語
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方法有多種多樣,只要教師能夠因材施教,靈活機智,從學生的發展特點出發,就一定會充分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他們萌發充足的動力,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來。
參考文獻:
[1]杜汶澤.淺談小學數學有效性課堂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6.
[2]王秀云.興趣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科學論壇,2009,8.
作者簡介:祁菲,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開發區國際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