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城市道路平面圖的任務是研究閱讀道路平面圖和繪制道路平面圖的原理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制圖技能和空間想象力,掌握投影知識,識讀工程圖紙,并能按照國家制圖標準繪制簡單的道路工程平面圖。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會識讀道路平面圖的圖示內容,同時練就量測和繪制道路平面圖基本技能。因此采用了項目教學法,以學生為主體,化主動為被動,讓學生動起來,使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環境下掌握本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關鍵詞:道路平面圖;項目教學法;校園道路;識讀平面圖;繪制平面圖
一、 引言
項目教學法是指以項目為載體搭建的教學平臺,針對具體的項目而實施的教學全過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覺主動地對問題進行分析、歸納、思考、解決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能在最短的授課時間,最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獨立自主、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能力,將理論知識靈活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項目教學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方案。相對于學科教學而言:與企業實際過程的結合更加緊密;體現在教學內容上:具有實戰性和案例型的雙重屬性;體現在教學組織形式上:以開放合作式學習為主,分成若干個多層次的知識點學習小組;體現在教學方法上:以實踐性教學為主,強調學習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是學生自我管理式學習;體現在教學場地上:以實驗室和實習基地為主。
多年來筆者從事《市政工程識圖與構造》的教學與研究,本課程是市政工程專業必修的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需具備識圖的基本技能。而道路平面圖的識讀和繪制是本課程的必修項目,本項目既對前面所學知識起到檢驗和提升的作用,同時又是對以后在工作中會識圖,CAD繪圖有現實意義。我便利用項目教學法,根據《市政工程構造與識圖》的學科特點,以城市道路工程平面圖的識讀和繪制為例,設計了這篇教學教案。
二、 項目要求
1. 根據提供的一張城市道路平面圖(1∶1000),工程概況:鹽城新洋經濟區經六路道路工程北起s234南至新洋路,全長1021.484米。道路斷面為14米混合車道,兩側各五米人行道,全寬24米。工程所處地區為農田,地勢較為平緩,偶有暗塘溝浜。s234和新洋路機動車道為現狀道路。道路按新建城市道路標準設計。道路新建車行道為瀝青路面,人行道為荷蘭磚鋪裝。在樁號K0+074.63處建一座2×4m小橋。道路新建雨水管道。老師講解后,學生識讀圖紙,完成識圖任務書;
2. 要求學生用鋼尺完成自己熟悉的校園道路平面的量測,繪制草圖,并根據草圖,利用繪圖工具繪制校園道路平面圖。
三、 教學目標
1. 知識技能目標:
(1)了解道路平面線型的組成,掌握道路工程平面圖的內容;能夠正確識讀城市道路平面圖;
(2)學生在實際工作的情境中,知道道路平面測繪的方法和步驟,能用正確的利用繪圖工具繪制校園道路平面圖。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策劃—實施—完善”等一整套完整的項目實施流程中,通過自主探究、任務引領,合作等方法掌握道路平面圖的識讀和繪制。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識讀圖紙過程嚴謹。
(2)提高學生的動腦思考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通過分組實踐練習,在小組學習中互相配合,增強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與溝通交流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
四、 項目分析:
本項目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識讀圖紙,完成識圖任務書;并親自用鋼尺量測校園的道路平面尺寸,利用繪圖工具繪制詳細的道路平面圖。傳統的理論教學以平面素材為主,缺乏生動性,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技能的掌握,因此我采用項目化教學,為了更好突破重難點,本課程我采用分組教學策略,能夠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六階段教學策略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好地完成了新知識建構的過程。
教學重點:
1. 識讀圖紙,完成識圖任務書;
2. 道路平面尺寸的量測以及平面圖繪制的一般工作流程。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各種知識,正確丈量校園道路平面尺寸和正確繪制道路平面圖。
五、 教學策略分析
1. 學習者分析
我教學的對象是職校一年級學生,該班男生占絕大部分,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較強,這為我這個項目教學效果的達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他們對于電腦、網絡、軟件學習興趣大,實踐學習接受能力強,而且在前序課程中已經學習了形體的投影,熟悉了市政工程制圖統一標準,常用平面圖的圖例符號,會使用鋼卷尺等測量工具和常用的繪圖工具。
2. 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學生、教師各自的課前準備工作很重要,教師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讓學生更快更好吸收知識,學生做好充分準備,帶著問題進課堂,有利于他們對本節課知識的消化;在課堂活動中,注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掌握本次課的重難點知識,不讓問題帶出課堂;在學生實踐活動過程中更注意良好習慣和職業素養的培養。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采用項目教學法學習,學生自主探究,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在做中學、學中做,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
教學評價方式多元化,本項目教學采用學生小組自評、互評,教師點評,評價不只是教師的權利,讓學生參與評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用項目成果評價表對學生繪制的城市道路平面圖作出評價,讓每位同學都能在本項目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六、 教學準備
城市道路平面圖(1∶1000)、鋼尺、常用繪圖工具、安全帽、草稿紙及空白圖紙,不同工種標牌。
七、 時間安排(總課時:6課時)endprint
根據本次項目教學的內容和特點,將教學時間進行合理分配。主要通過問題導向,任務驅動,動畫演示,小組討論,在規定的時間節點上完成以下兩項任務:
任務1:城市道路平面圖講解,完成識圖任務書(2課時)
任務2:校園道路平面的量測、草繪,道路平面圖的繪制、標注、圖紙說明。( 4課時)
八、 項目實施
整個教學過程采用項目化教學,分解成我要學,我知道,我明白,我會做,我能行,我合格六步實施任務。
課前準備:
利用我們學校提供的在線學習平臺對《城市道路路線平面圖》的內容進行預習,將預習情況反饋,把問題上傳到交流園地板塊中。這樣我對學生預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根據問題對課堂內容作出適當的調整,同時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
1. 我要學——主動性
城市道路平面圖是應用正投影的方法,先根據標高投影或地形地物圖例繪制出地形圖,然后將道路設計平面的結果繪制在地形圖上,該圖樣稱為道路平面圖。道路平面圖是用來表示城市道路的方向、平面線型、兩側地形地物情懷、路線的橫向布置、路線定位等內容的主要圖樣。
播放教學視頻,知道道路工程的施工依據是施工圖紙,讓學生明白圖紙的重要性,是以后去工地上必備的知識,讓學生知道學有所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我知道——信息提供
第一個任務:完成道路平面圖的識讀任務書,教師發放一張城市道路平面圖(1:1000)圖紙、任務書,讓學生有目的性的進入課堂,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3. 我明白——教師釋疑
此時就遇到了一教學難點,學生根據書上文字是很難想象出道路平面圖是如何形成的,這個時候我采用了教師自制動畫解決了這一教學難點:將道路平面圖的形成過程以動畫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將抽象內容具體形象化。在學生知道道路平面圖圖示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順利引出道路平面圖的識讀流程。
4. 我會做——知識應用
學生根據教師剛才引領他們掌握本項目內容學習的基礎上,分組識讀道路平面圖,教師巡回指導,給予適時的點撥,最終順利完成任務一。教師在巡回過程中,考查學生識讀圖紙的能力,關注團隊合作并作好相應記錄。
5. 我能行——驗證成果
這個驗證成果的環節我是通過實訓項目來實現的。即布置了第二個任務,把校園道路作為施工現場,來完成道路平面圖的繪制這項任務。
(1)組織學生在教室就座,事先準備必要資料和工具。
(2)學生分組: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進行合理分組,共分8個小組,5人為一小組,每組項目負責人由教師指定,其他由項目組討論決定。對項目負責人進行培訓,凸顯個人在團隊中的價值,增強學習自信心。
九、 優秀項目成果展示
通過優秀項目成果展示,讓每一位同學欣賞到小組內評選出的最優道路平面圖紙,并從這些優秀的成果項目中獲得學習的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展示自我、互相學習交流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十、 結語
實踐證明,在道路工程平面圖的教學中實施項目化教學效果良好。本項目教學建立了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學中讀,讀中學。通過六階段教學法:我要學,我知道,我明白,我會做,我能行,我合格的六個階段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中。通過本項目化教學,讓學生邊學邊實踐,完成自己熟悉的校園道路平面的量測和繪制,讓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訓練的任務中,不僅學會市政工程制圖的基礎知識,而且練就了實際動手操作技能。使學生能快速、輕松地掌握本項目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張力,李世華.市政工程識圖與構造.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
[2]項目教學法教案—百度文庫《互聯網文檔資源》,2012.
作者簡介:李書翠,江蘇省鹽城市鹽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