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信息技術的飛躍式發展使得各行各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初中教學也不例外。互聯網的大范圍應用使得教學模式面臨了改革和創新。鑒于此,本文從教學的設計部分、自主學習部分、課堂互動部分和評價部分等各個部分詳細分析了初中數學中翻轉課堂教學的設計和應用。
關鍵詞: 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應用
一、 翻轉課堂的概念和意義
傳統的灌輸式課堂教學模式難以得到繼續發展,主要在于學生對于這種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沒有任何興趣。翻轉式課堂教學應運而生了,為提高學生興趣和教學效率提供了新的辦法。翻轉課堂是把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反轉,以往的教學活動中,老師是教學的主體,起著非常重要的講解和傳授知識的作用,而翻轉課堂的模式中,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主要是他們鍛煉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來觀看教學視頻,在預習的過程中重點熟悉和理解所學內容,在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而在自主學習的任何一個階段,遇到疑難問題都可以隨時通過社交軟件同老師或同學進行交流,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這種模式在有效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增進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老師通過及時的交流得以確知教學的進度和效果,以此更好地設計教學內容,學生通過及時的交流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增強其繼續學習后續知識點的自信心。
針對于初中數學中翻轉課堂教學的設計和應用問題,可以從教學的設計部分、自主學習部分、課堂互動部分和評價部分等進行探究,在學生學習數學的各個階段進行有效的策略分析,結合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基礎知識掌握情況,通過信息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設計。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夠將以往的單一枯燥的教學結構變得更加多元化,確定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把老師從過去的主導作用轉變為輔助作用,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同時,在教學活動中的互動使得老師能夠更快速、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掌握程度,針對教學中的重難點來組織下一步教學內容和進度,可以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有的放矢地規劃和調整。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于老師而言,教學變得更加有效率,于學生而言,學習變得更加有樂趣。
二、 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的設計與應用
1. 教學設計部分
翻轉課堂的重點在于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在教學之前,老師可以根據初中數學教學提綱的具體要求,結合學生的能力來制定教學目標,科學規劃教學的流程。以往的初中教學模式中,通過書本和教材來教會學生知識,老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無法同學生進行交流,老師單方面依靠自己的想法來設計的教學內容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所以會缺乏針對性,教學效率不容易提高。信息時代的來臨使得老師有了更多的渠道同學生交流和溝通,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老師也可以通過社交軟件及時同所有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以學生需求為導向進行合理地設計。老師可以錄制指導視頻,讓學生在上課前進行自行觀看和學習,以幫助學生自主預習,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遇到無法理解的問題可以詢問老師或同學,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除此之外,老師在制作課前指導視頻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尊重其差異性,按照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來劃分層次,根據各個層次的不同來錄制與之對應的視頻,以此確保每一個同學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都能夠有所收獲。
2. 自主學習部分
初中數學的自主學習內容涵蓋了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的復習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能夠有效提高初中學生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中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在自主學習部分,學生可以借助各種現代化的教學工具進行預習和復習。比如,老師在教授初中數學的三角函數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應該先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確定出該部分內容的疑難問題和重點問題,主要是正弦和余弦、正切和余切的概念以及函數圖像等,設計在線視頻時有意識地將其列入其中,讓學生在預習時能夠加深對于正弦和余弦、正切和余切等概念的理解,同時對各種函數關系和其圖像能夠有具體的認識,制作視頻的過程中,老師應該盡可能地讓視頻更加多樣化,且表達方式最好是言簡意賅的,以此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自主學習時,一定要充分利用好社交軟件,因為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困難都可以通過社交軟件進行解決,在社交軟件的幫助下,可以及時求助于老師或同學,問題得到快速解決的同時,也增進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
3. 課程互動部分
利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可以及時解決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老師應該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并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歸納,然后設計練習內容時可以將其加入其中,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討論和分析學習內容,提高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的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和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的能力,使得課堂教學更具互動性。數學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更具理論性和邏輯性,在教學中應該及時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很多,老師可以充分利用翻轉課堂的優勢來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里進行思考和學習,設置各種有趣的題目,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發散思維。
4. 教學評價部分
老師在評價學生的數學成績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同時結合課程內容的難易度來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合理的評價能夠有效地激勵學生。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貫穿于整個初中的學習全過程,應該摒棄以往的課堂學習評價思想,傳統的老師評價學生的模式應該轉變為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等模式,以此更容易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能夠充分認識到同學身上值得學習的地方,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最終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三、 結論
初中教學的不斷改革和發展的進程中,傳統的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逐漸被顛覆,取而代之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全新教學模式,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引導的作用。而在實際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中,大部分學校還是沿襲著以往的教學觀念,初中老師依然擔任著非常重要的灌輸式講解的角色。所以,探究和分析翻轉式教學設計和應用有其實用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世容.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及解決對策[J].現代交際.2013(7):155-155.
作者簡介:
劉江賢,吉林省長春市第八十七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