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煒
摘 要:2011年版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數學教學活動必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思考”。怎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教師在教學第七冊復式條形統計圖時進行了如下嘗試。該節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體性,也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的新理念。
關鍵詞:興趣;主體性;師生互動
一、貼近學生實際,激發學習興趣,調換教材的例題信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教材的例題內容是把單式條形統計圖合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這樣的信息不足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于是筆者設計將例題內容調整為本班學生入學三年來的近視眼人數情況。一上課,就讓孩子猜猜每年的六月六日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學生一下子就被問住了。在揭曉答案是全國愛眼日之后,繼續讓孩子們猜猜我國的總人口,我國近視人口數量?當孩子們通過老師的介紹知道全國將近14億的人口中,有4億是近視眼人口,且中國學生的近視發病率上升到世界第二位時,從孩子們驚訝的目光中,能感受到他們的注意力全部聚焦在了近視眼的問題上,然后教師把課前收集整理制作的,學生入學三年以來的近視情況統計圖展現在大屏幕上。
問:觀察這個統計圖,它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生:條形統計圖包括橫軸和縱軸,橫軸表示年份,縱軸表示人數。
問:你還能從圖上收集到哪些信息?
生1:2012年近視眼人數最多,2010年近視眼人數最少。
生2:2011年比2012年近視眼人數多4人。
生3:咱們班近視眼人數越來越多……
師:我們在分析這些數據時除了縱向自身的比較,還需要橫向與其他班級比較。瞧,這是四(4)班同學前三年的視力情況統計圖。
問:你能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2010年四班近視眼有1人,2011年近視眼的有6人,2012年近視眼的有14人。
生2:我發現四班同學近視眼人數也是越來越多。
問:哪一年兩個班近視眼人數相差最多呢?
學生因為看不到三班同學的統計數據,所以感到回答這個問題比較困難,有的學生小聲嘀咕說:“咱們班的近視人數是多少來的?”還有的學生說:“老師您能往前翻一下嗎?”我故意翻得很快,有的同學沒看清,又讓我再翻一頁幻燈片。這時我追問道:“這么翻來翻去的太麻煩了,大家想想有沒有簡單的方法呢?”這時有的學生脫口而出:“把兩張統計圖合并在一起就好了!”我趕緊抓住這一寶貴的發自內心的需求,問道:“怎么才能把兩張統計圖合并在一起呢?把你的想法畫在練習紙上吧。”
二、給足操作時間,充分表達想法,逐漸調整完善知識結構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的機會。所以在學生把自己的想法畫在紙上的時候,教師巡視了全班的每一個成員的作品,大約8分鐘,同學們幾乎都完成了自己的統計圖。
三、回顧學習過程,體會學習方法,積累自學的寶貴經驗
在本節課的最后環節,筆者設計讓學生回顧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是怎么學習的復式條形統計圖?學生通過回憶總結出是把單式條形統計圖合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師:你對今天所學的內容還有什么想法或是問題嗎?
生:老師我要是把三個班的近視人數畫在一張統計圖上,是要把三個班的直條畫在一起嗎?
師:大家覺得呢?要是把全年級四個班的近視眼人數統計在一張圖上,你們打算怎么來制圖呢?
學生匯報自己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
四、反思
(一)貼近學生的生活,激發學生興趣
本節課并沒有選用教材中的例題,而是選擇“本班學生入學三年來的近視人數統計圖”的數據來引導學生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學生對這個素材比課本中提供的教材數據更有興趣,因此學習起來就更有激情,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統計圖、分析統計結果,從中了解多種信息,并提出了各種問題,鞏固、整理和運用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這樣的設計使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在一起,體現了“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的新理念。
(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經歷知識形成過程
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經歷把兩個相關聯的單式條形統計圖合并成一個復式統計圖的過程。對此,筆者鼓勵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復式的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比如讓學生通過觀察兩幅單式條形統計圖后,問學生能不能較快觀察出“三班和四班哪一年近視的人數相差最大”,使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激發起進一步探究的欲望。緊接著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把兩個統計圖合并成一個統計圖。在這一過程中,既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通過對比分析,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觀念
“數據分析觀念”是新課程標準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同時也是統計的核心。在教學這節課時,筆者在學生已有單式條形統計圖的知識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單式、復式統計圖的觀察、對比、分析中,認識到了兩種統計圖各自的特點,也感受到復式條形統計圖更能清晰地比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新知識的探索與學習,從而完成了統計數據、繪制統計圖、分析統計圖的過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