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高考模式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優秀的人才,本文就新高考模式下物理教學現狀以及高中物理課堂優化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 新高考模式;物理教學;思考
一、 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現狀
教育事業一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內容,如今,國務院以及教育部門結合當前的教學現狀,對傳統的高考模式進行了改革,高中生可以自主選擇考試,他們不再受到文理分科的影響,這就使得新高考模式下的各科目教學效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學生既能夠在新高考模式下學習基本的文科知識和理科知識,又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發揮特長。而且,自主選擇成為新高考模式的重要特點,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以及參與積極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也在新高考模式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眾多高中物理教師將生活中的現象融入了課堂教學中,不僅如此,他們還靈活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有效地實現了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優化。
二、 新高考模式下優化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 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融入課堂教學
物理學科本來就是一門與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科目,高中物理教師在新高考模式下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高中物理的生活化教學,這樣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培養高中生觀察生活的能力。高一物理教材中的《重力》《彈力》《摩擦力》以及《牛頓第一定律》等,這些都源于物理學家對生活的認真觀察,高中物理教師在講解《重力》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應當緊密結合生活中的事物。首先,物理教師可以從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舉例:“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與重力有關的知識,相信班級里很多學生都喜歡觀看足球比賽,當足球運動員用力踢球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原本靜止的足球就會開始運動,當守門員將足球接住的時候,運動的足球又會變的靜止。再如,女生扎頭發經常會用到橡皮筋,當我們用手拉扯橡皮筋的時候,它就會變長,當我們停止拉扯的時候,它又會恢復原來的樣子。老師今天隨便舉了生活中的兩個有關力的例子,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有趣的力的知識,哪位同學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呢?”此時,有的同學開始陷入沉思,他們搜索著自己的記憶,李明同學舉手回答道:“老師,我覺得游樂園的蹺蹺板也體現了重力的知識。”物理教師微微一笑:“這位同學非常棒,看來你平時有非常認真觀察生活中的事物,非常值得表揚。”接下來,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氛圍變得越來越活躍,很多同學都認真地投入到了新高考模式下的物理課堂教學當中,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以及觀察能力得到了較大提高。
(二) 鼓勵學生動手操作
為了優化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高中物理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動手操作,例如,當高中物理教師在講解高一物理教材中《摩擦力》的知識的時候,物理教師應當明確教學的目的,那就是讓學生理解摩擦力、靜摩擦力的含義,然后再讓學生通過實驗了解摩擦力的產生。當明確教學目標以后,高中物理教師就可以通過幻燈片給學生展示一組圖片:第一幅圖里面的人非常輕地在推動一臺冰箱,第二幅圖里面的人稍微加大了推動的力度,冰箱稍微發生了移動,在第三幅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圖里的人已經完全將冰箱推動了。看完圖片以后,物理教師就可以向同學們提問:“同學們,你們從這三幅圖中發現了什么呢?”全體同學搖頭,物理教師就耐心地給學生講解了相對運動以及靜摩擦力的知識,當學生對摩擦力有了大概的認識以后,物理教師就可以再通過彈簧測小木塊拉力的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該知識的理解。
(三) 巧妙利用多媒體打破傳統物理教學模式
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來打破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模式,例如,當高中物理教師在上高二物理必修中《光的折射》的時候,他應當提前做好備課工作,制作好有趣的物理教學幻燈片或者視頻。《光的折射》這部分的知識對高中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難以實現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優化,學生也會覺得這部分知識非常抽象難懂。此時,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幻燈片給學生展示有關折射的圖片,例如:烈日在水中形成倒影的圖片。當學生看完幻燈片以后,很多同學都充滿了好奇,物理教師就可以充分抓住這個機會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為什么烈日可以在水中形成倒影呢?當光從空氣射到水面的時候,是不是所有的光都進入到了水面呢?”這個時候,王明同學舉手回答道:“射到水面的光有一部分進入到了水中,有一部分被反射了。”物理教師點頭稱贊道:“非常棒,王明同學看來有做預習,非常值得大家學習。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光的折射》,大家翻開書本,一起來了解其定義。”由此可見,多媒體有效地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且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 適當引入物理經典案例,激發學生興趣
適當的引入物理經典案例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興趣,牛頓第一定律、伽利略的自由落體等都是非常著名的案例,物理教師可以在上課前給學生做簡單的講解,這樣有利于吸引高中生的學習注意力。例如,當高中物理教師在講解《萬有引力》的時候,他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將學生引入課堂教學中:“在很久以前,牛頓住在英國一個小村莊里,有一天,他學習感到十分疲憊,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于是他隨意地在周圍走動,不一會兒,他來到了蘋果園,牛頓悠閑地坐在一棵蘋果樹下休息,思考著大自然的奇妙之處,正當他想得出神的時候,一個蘋果突然從樹上掉在地下,此時,他的腦海里思考著:‘為什么蘋果會垂直落下來呢?它為什么不向上運動呢?最后,經過牛頓的不斷研究,他發現了萬有引力。”此時,全班同學都非常認真地聽著老師的講解,教室一片安靜,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學生非常配合教師的課堂計劃,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鳳芹.新課改下如何優化物理課堂教學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5,(08):75.
[2]鄭慧敏.芻議優化物理課堂教學如何體現學生主體地位[J].才智,2016,(14):112.
[3]項仲萍.基于多媒體條件下優化物理課堂教學重要性研究[J].學周刊,2014,(12):89.
作者簡介:
張宏貴,甘肅省慶陽市,鎮原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