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英語比起初中小學時期的英語,學習量增多,學習難度加大,對學生聽力口語能力的要求提高,并且試題內容越來越考驗學生對于英國本土語法和背景知識的了解,單單的漢語式教育已經遠遠不能實現高中英語的教學成果的提高了。因而,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采用雙語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逐漸適應英語語言環境的過程中,培養英語語感和學習興趣。
關鍵詞:高中英語;雙語教學;措施探討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雙語教學對于高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受到資金投入不足、師資力量薄弱、缺少與國外的交流等因素的限制,高中英語的雙語教學也一直難以得到廣泛地推廣。因此筆者主要就高中英語雙語教學與大家進行探討,分析其效果不顯著的原因及推廣的意義,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幾條具體的教學策略供廣大教師參考。
一、 高中英語雙語教學難以得到廣泛應用的原因
雙語教學作為我國教育界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對于老師和學生都有一定的難度,會造成老師和學生對英語課堂的不適應,因此,一直以來雙語教學都僅僅停留在口號上而難以應用到實踐之中。
(一) 學生英語水平有限,難以適應全英文授課
學生在接受小學初中的英語學習之后,英語應用能力并沒有得到顯著提升,所以部分教師認為用雙語教學是無用之功,而且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并且一部分教師一直把考試作為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和課程設計的標準,因此為了提高效率,教師在課堂上僅僅用漢語進行講解,節省了一些在全英文授課中學生聽不懂的單詞的解釋中浪費的時間。而事實上,學生的英語水平必須要在這種聽不懂的痛苦過程中得到真正的提升,漢語完全覆蓋的英語的知識點講解,會使學生的聽說能力一直止步不前。
(二) 師資力量薄弱
一般情況下,在學校長期工作的教師對考試考點把握較準,對英語語法和單詞的用法也十分熟悉,但由于與國外交流經驗的缺乏和對英語口語聽力研究的缺少,很多教師都沒有足夠的能力流利地講英語,在完全聽懂英國本地英語方面也不太擅長,所以在高中英語中實行雙語教學對于教師來說也有一定的難度,由于其教學經歷和專業能力方面等因素,使其不能確保在課堂上表達的英語沒有英語語法錯誤,從而就對高中英語雙語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效率產生了一定的限制性作用。
(三) 缺乏足夠正宗的外文材料
在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都是把教材和考試試題中的閱讀題目作為自己的閱讀材料的,這些材料在準確度上無可置疑,但一般情況下,為了能和考試大綱的考點相匹配,這些材料都會做一定的改動,并非原汁原味的外文資料。正宗的外文資料是雙語教學進行的核心資源,但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學生因為缺少合理的資料利用,英式思維和英語語感的提高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二、 高中英語雙語教學推廣的意義
雙語教學是一種既傳授學生專業知識,又能教授學生英語知識的新型教學手段,它對于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和提高學生對外國先進技術的了解水平都有不可小覷的作用。
(一) 改變傳統課堂模式,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具有新鮮感
以往的英語教學,教師都是采用漢語的教學方式大量給學生灌輸考試的必考點和常考點,使學生處于被動地接受狀態,并不能調動其積極性。而采用雙語教學的方式,則給枯燥乏味的課堂帶來了巨大的活力,使學生在對老師所說的英文句意進行冥思苦想和老師揭曉答案時的恍然大悟中,獲得學習的樂趣,逐漸在氛圍濃厚的語言環境中提高自己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并且在此過程中,也可以使教師的課堂滿足課程改革的要求,實現英語課堂的教學改革。
(二) 培養面向國際的復合型人才
在課堂中使用雙語的教學手段,既讓學生在全英文的授課環境中,增加自己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又能在教師介紹國外背景知識時,對于國外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思維特點方面有更寬的視野,并在此基礎上,還能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實際應用能力有質的飛躍,使學生漸漸發展起國際視野,從而成長為面向國際的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復合型人才。
三、 高效利用雙語教學方式的措施
面對傳統教學中漢語教學對學生未來發展造成的種種不利,和雙語教學的種種優勢,教師應該積極肩負起自己作為學生引領者的責任,通過不斷地探索和與他人的交流,逐步以更先進的理念和更高的效率,將雙語教學正式歸入自己先進教學手段之一。
(一) 追求質量,逐步深入
由于雙語教學面臨多種現實因素的限制,其在課堂中的廣泛推廣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像這種教學方式逐步在課堂中得到深化,而非簡單地追求其速度。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教學初期仍采用漢語教授的方式,但要在每節課堂中都逐漸減少漢語講授的比例,代之以英文講解。而在教學中期則可以在整節課中,基本使用英文講解,僅僅在所有學生都很難聽懂的時候,采用中文解釋的方法。等到學生習慣了這種語言環境和語言教學方式,到時就可以在教學后期完全使用英文進行講解,即學生聽不懂的地方也要用簡單一些的英文詞匯對其進行解釋,使學生逐漸適應全英文的授課環境。
(二) 轉變觀念,加強激勵
學生在初期接觸雙語教育時,一定會有種種不適應,甚至可能會產生厭學情緒,而此時如果老師還是作為一個嚴師的形象,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都會加劇學生的厭惡情緒,非常不利于雙語教學的后期展開。反之如果教師能夠轉變觀念,像朋友一樣地對學生進行鼓勵和激勵,用委婉的語言提出他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就會使其在學習過程中能有更大的信心和決心克服現有的不足。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教師要通過自己在實踐教學中的經驗,逐漸將雙語教育應用在高中課堂中,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都獲得一定程度上的提升,讓學生成長為面向國際的全面人才。
參考文獻:
[1] 羅應平.論高中“雙語教學”及其現實意義[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3,(05):39-41.
[2] 邵莉.高中英語雙語教學任重而道遠[J].考試周刊,2012,(07):95.
[3] 李琳.建議高中階段開展英語“保持型雙語教學”[J].中學生英語,2015,(48):74.
[4] 常明立.中學信息技術學科雙語教學實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
[5] 佘曦.在雙語教育環境下高中生英語學習元認知策略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3.
作者簡介:
月智慧,西藏自治區林芝市,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