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趣味性教學在某種層面上屬于新教改的重要內容,目的是改變以往比較落后的教學模式,增加課堂教學的氣氛,提升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趣味性教學促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現高效,是相對有效的教學手段。本文中簡要闡述趣味性教學法的意義,并且闡述了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以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小學語文;教學運用
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的推行讓教學實現了新的突破,特別是在教學理念方面更側重學生的興趣,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模式,從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拓展學生思維,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增加學生學習的熱情。文章中重點闡述了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趣味性教學的具體應用,謹以此為之后的教學給予參考依據。
一、 采取新奇多樣的教學導入,增加學生參與的興趣
教學導入是教學活動非常重要的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教學導入環節,并且給予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導入設計,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的效率。在進行教學導入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篩選新奇的內容,這樣才能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感知到語文學習的樂趣。例如:《海底世界》教學中,教師采取填空的形式進行教學導入設計,將重要的部分以填空的形式進行呈現,同時還能教會學生學會寫生字,比如“竊”“旅”,教師在進行示范過程中,要確保示范的工整與美觀,指導細致,這樣在教學的開始就能夠給予學生很好的印象,從而對課堂教學給予有效的教學引導,必然能夠對教學活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教師教學設計的獨具匠心,新奇導入形式必然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夠對課堂活動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通過穩扎穩打的教學,還有教師的循循誘導,能夠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實現深入淺出的教學成效。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在教學之初就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在教師設置的教學情境中能夠快樂的學習,感受語文教學的獨特魅力。教學導入作為教學的開端對后續的教學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因而教師必須重視教學導入設計,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需求,尋找學生感興趣的點,借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推動小學語文課堂高效的實現。
二、 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小學語文學科采取趣味教學法是當前教學的改革策略,這能夠促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以顯著提升,也能夠改變教師的教學態度,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措施。小學語文學科中蘊含豐富的知識內容,這其中情感的傳遞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學生能夠進行心靈的交流,并且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創設語文教學情境,增加課堂教學的活力。從某種程度來說,情境教學具有自身的教學優勢,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將更多的精力放到學習之中。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運用溫和的語言去迎合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語文課程學習的優美,回蕩著歡樂的氣息。例如:《鳥的天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展開教學活動,展示鳥的相關圖片,并且播放與之相關的曲目,在舒緩的音樂伴奏下,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文的閱讀,仿佛將學生帶入美好的鳥的天堂,從而帶給學生美的享受。自然能夠帶動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增加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良好的教學氛圍必然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感覺到語文教學不再枯燥乏味,更增添了趣味性,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這樣的教學活動必然是成功的,而且還能促使小學語文學科教學迎來新的教學氣象。
三、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興趣是學生認識了解事物的開端,如若學生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將難以配合教師完成教學活動,自然也不能實現高效教學。因而,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的切入點,以此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師生之間互動逐漸增強,將會在某種程度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課堂小游戲的方式引入課堂教學,也可通過猜謎語聽音樂的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由于無法整堂課集中精神學習,教師要對其進行正確的指引,使學生能夠集中精神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以調動學生興趣作為教學的切入點與落腳點,只有對課堂教學內容感興趣,學生才會集中精神參與課堂,深刻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的主旨,與教師相互配合完善教學過程。例如:某小學教師在開展《幸福是什么》的教學活動時,要求學生自己闡述幸福,從學生的闡述中了解到他們對于幸福的定義,由于這個話題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息息相關,因而他們能立足于現實生活發表對幸福的看法,教師在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之后,逐步引入課文教學中,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感受主人公對幸福的領悟,課文中三個小牧童,他們通過辛苦付出換來他人的幸福,從中獲取快樂與幸福,學生從課文中認識到幫助別人也可以收獲幸福,更深層次地理解幸福的深刻含義。上述案例中,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指引,學生通過聯系實際情況能夠深入了解課本中所要表達的思想以及意境,推動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興趣是支撐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力,所以激發學生興趣也是趣味教學法中非常關鍵的環節,這樣能夠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得到質的提升。
四、 結語
總體來說,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采取趣味教學法是全新的教學嘗試,從實踐反饋可知教學相對比較理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高,由此可以看出這屬于比較成功的教學方法,能夠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率,從根本上改善以往語文教學的弊端。
參考文獻:
[1]趙云青.淺談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運用[J/OL].學周刊,2017,(23):110-111.
[2]牟景文.淺談趣味性教學在小學語文學科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72.
[3]郭美瑛.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J].學周刊,2015,(17):126.
[4]趙小娜.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J].學周刊,2015,(07):72.
[5]楊景霞.淺談小學語文教材的教育性與趣味性[J].學周刊,2014,(32):178.
作者簡介:瞿愛譽,江蘇省宿遷市,宿遷市實驗小學黃河分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