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紅??
摘要:學習情感,永遠是學習進程中主體內在驅動力的重要因素。學生主體的探究實踐活動,雖然面臨和遇到眾多難題和坎坷,但只要實踐主體保持強烈的探究欲望、積極的探求精神,形成樂于學習探究的良好思想基礎。在素質教育潮流下,讓學生主體樂于學、愿意探,已成為根本性教學目標要求。本文作者結合新課改要求以及教學感悟指出,小學數學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進程中,從小學生數學學習情感入手,從三個方面調動主體情緒和動能素養,為小學生深入探究奠定堅實思想情感保障。
關鍵詞:小學數學;樂于學習;探究數學;學習動能;有效教學
學習情感,永遠是學習進程中主體內在驅動力的重要因素。動手實踐,是獲取知識內涵要義、策略要領的不二途徑和必經渠道,更是學生在學習進程中得以順利發展和有效進步的重要法寶。眾所周知,小學生由于知識素養的薄弱、探究能力的欠缺,使得他們的探究實踐的過程中,始終會遇到許多難以想象的問題和困難,此時就需要實踐主體保持強烈的探究欲望、積極的探求精神,形成樂于學習探究的良好思想基礎。在素質教育潮流下,讓學生主體樂于學、愿意探,已成為根本性教學目標要求。但筆者發現,有少數數學教師課堂教學不關注學生主體學習情感,忽視學生學習情緒,機械強制的講授和灌輸,導致學習探究活動難以持續深入開展實施。鑒于此種情況,小學數學教師要從小學生數學學習情感入手,重視情緒動能培養,為小學生深入探究奠定堅實思想情感保障。
一、 正面鼓勵評價,增添能動數學探究信心
小學教育心理學指出,小學生所處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階段,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活動更多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表揚。教學實踐證明,同一組學生主體在肯定評價環境下,所開展數學學習活動更為主動、更為深入,更為高效。數學探究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更需要實踐主體保持良好、積極的探究、實踐精神。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特別是探究學習活動中,小學數學教師要達成主體樂于學習探究的目的,應該注重肯定正面性、評價教學評判手段的運用,對小學生的數學認知活動、數學探究表現等給予積極、鼓勵的評價,讓他們獲得學習探究的喜悅感和成就感,從而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情感,主動實施數學探究實踐活動。如在小學生自主探究“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數學知識點基礎上,教師根據“使學生比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連續進位的加法題”教學要求以及“教學重點: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的算理”等要素,在巡查學生探究過程中,了解和發現學生探究分析的具體表現,在評講活動環節,針對小學生在該探究環節中的表現,給予正面的表揚,贊許的眼神,從而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畏懼心理,在積極評判中升騰其主動探究實踐的強烈欲望。
二、 強化策略傳授,積淀主動數學探究技能
胸中有竹,方能游刃有余。心中有數,才能從容面對。筆者發現,少部分小學生之所以看到教師設置的探究問題或探究任務,內心恐懼,消極懈怠,不愿探究,根本原因在于內心沒有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舉措。而解題方略講授,是數學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也是課堂講解教學的重點。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探究問題教學活動中,要將解題思路、解題策略傳授作為問題講解的重中之重,組織學生開展問題題意的感知和分析活動,引導學生結合題意以及知識點內容,進行解題思路的探究和研析活動,從而讓學生獲取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解決方法和策略,從而為有效探究提供方法保證。如“三角形的內角和”問題講解中,教師將解決問題的任務交由學生完成,組織學生開展動手探究三角形內角和的探究活動,學生通過“量一量每個三角形中三個內角的度數以及算一算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是多少度”的活動,認識到,每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此時,教師設計了合作探討“根據三角形內角的是180°,如果知道三角形是兩個角的度數,就能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問題,得到解題的思路為:“可以用180度減去知道的兩個角的度數”。教師予以點評明確指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抓住三角形的內角和180度這個要點,從而知曉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這一過程中,學生在獲取了親身動手實踐的探究時機基礎上,還得到了解析基本方法的有效掌握,同時小學生自身在解決此類型數學問題的解題能力得到有效深刻的提升,增添了能動學習探究的“底氣”,從而為小學生主動深入的開展數學探究實踐活動積淀了方法素養,打下了能力思維基礎。
三、 開展實踐訓練,增強敢于數學探究意識
樂于探究的良好學習素養,是建立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基礎之上。眾所周知,探究問題奧秘、獲取內在規律,是數學學科教學的根本宗旨。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聯系課堂教學目標要求以及學生學習實情,設置具有探究意義的實踐探究題,組織小學生根據探究題解答的條件以及要求,進行針對性的探知和推理活動,引導學生在通過證據收集、證據提煉等進程中,加深學生對已有知識點之間內在聯系的深刻理解,鍛煉學生的推理及綜合思維能力,使得他們能夠獲得如何更好、更準確、更深入地思考問題、解答問題的基本技能。
總之,小學生樂于探究學習是學習品質、學習素養的重要內涵要義之一。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進程中,應該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良好學習習慣,通過行之有效的多樣教學方式,逐步培養和提升學生主體收集和綜合處理多方因素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提升學習效能,錘煉學習素養。
參考文獻:
[1]邵立強.小學生數學內在生成性思維的思考與實踐[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6年06期.
[2]廖明英.品德思想應成為數學教師關注的課程資源[J].教學與管理,2012年16期.
[3]繆華.淺析初中數學課堂自主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4年06期.
作者簡介:
唐秀紅,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蔣庵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