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
摘 要:近年來,伴隨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了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其既能陶冶學生情感,還能有效提升其審美能力,進一步緩解壓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作為一名農村音樂教師,必須要深入研究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將提高音樂教學有效性為研究目的。集萃教學新思路 ,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從而更好的提高農校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
音樂作為人類最古老,最具感染力和普遍性的一種藝術形式。隨著新課標不斷實施。農校小學音樂教學逐漸被落實。為此,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必須要不斷加強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新理念的升華,集萃教學新思路。加強自身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讓學生發(fā)現(xiàn)、體會音樂的美,陶冶其情操,促使審美能力的提高。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葉圣陶先生曾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往往觸發(fā)學生的情感,都與情境有一定的關系。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的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有充滿音樂美感的課堂教學氛圍。根據農村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小學音樂教學內容積極的良好生動的學習場景。在潛移默化之中引導學生有效地進入同教材內容相應的課堂氛圍當中,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之中,深入體驗所學音樂的內涵。
比如,教師在《美麗的黃昏》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熟悉歌詞,從語言上感受黃昏的美,之后再借助多媒體,為其呈現(xiàn)一些關于黃昏的圖片及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學習興趣,去使其學生一進入課堂就被紅日西墜、落日余暉、霞光萬道的景色給吸引住,通過多媒體將其帶入了晚霞斑斕、瑰麗多姿、心曠神怡的審美意境中,欣賞黃昏的景色,感受黃昏的意境,讓學生具有一種身臨其鏡的感覺,有效地加深而學生對歌曲內涵的理解,這個時候教師,在進行教學,使其學生迅速的近到《美麗的黃昏》這首歌曲所要表達的意境之中。從而有效地提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二.加強師生互動 保證教學效果
新課改非常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而在教學中,教師知識引導者及組織者,音樂這門學科極富感染力及創(chuàng)造性,非常講求對學生情感的探索及思維的解放,由于小學生的生理特特征及心理特點決定小學生自身的行為缺乏一定的約束性。所以,為了更好的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進一步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1]。
比如,在《星空》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如以下音樂課堂設計,在進行新課之前,就為學生布置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們晚上抬頭看看天空,觀察星空有什么特點”?同時讓學生認真的思考天空中密的星星下像什么?在正式進行《星空》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的讓學生發(fā)表出自己的觀察結果。一部分學生說像閃閃發(fā)光的寶石,有的說好像節(jié)日彩燈,在天空中一閃一閃的,但有一個孩子說:“我看不到星星”。通過了解才知道這位學生的家住在鄉(xiāng)鎮(zhèn)上,由于鄉(xiāng)鎮(zhèn)晚上徹夜不熄的燈光照亮了天空。導致這位學生看不到星星,這個學生的回答出乎了教師的意料。但教師為了更好的幫助這個學生看到星星??梢栽谡n堂上拿出了一瓶自制的熒光紙的小星星,同時并將其有效地粘在黑板上,將其黑板變成“繁星閃爍”的星空。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有效地引出本堂課的教學的內容:“同學們我們觀看的星星,還可以學習唱星星”接下來就可以一起來學習《星空》,通過巧妙設計,進一步加強的師生之間的互動,由此可見,教師在音樂中,氛圍的創(chuàng)造及教學方法的選擇,對堅持“以生為本”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能更好的讓學生在師生之間良好互動中,體驗的學習的開機,感受到音樂無窮的,魅力。與此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良好又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對農村小學生價值觀及情感體驗具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匯總,必須要重點強調學生的親身體驗,學習過程的感受,使其進一步促進農村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三.組織音樂實踐,提高審美能力
《新課標》明確要求:“小學音樂課以審美為主,以興趣為學習動力,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新,鼓勵小學生參加音樂活動[2]?!币虼?,教師可以音樂活動作為小學生體驗審美及學習音樂的一重要途徑,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培養(yǎng)自身組織音樂實踐活動的能力,有效地的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的高效結合,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
如,教師在《老爺爺趕鵝》教學過程,由于農村的孩子,對鵝是非常熟悉的,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完后,告知學生老爺爺想要請同學們幫他把這些襯詞加入到歌曲中,讓歌曲的內容更加的豐富有趣,這樣老爺爺在趕鵝進城的路上就不會孤單了。教師讓學生在學習小組之間討論。通過各個小組的討論,最終呈現(xiàn)出有個老爺爺(哦),進城跟群鵝(咦)。聽到有人喊(喂),要買一對鵝(嘎)。爺爺回答說(說吧),我的老大哥(啥事)給我跳個舞(跳吧),送你一對鵝(哈哈)嘎嘎,老爺爺!嘎嘎嘎。嘎嘎,趕群鵝!嘎嘎嘎嘎嘎,老爺爺!嘎嘎嘎。嘎嘎,趕群鵝!嘎嘎嘎。由此可見,在農村小學音樂教學中,有效地的組織音樂實踐活動。能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四.結語
總而言之,音樂的題材豐富多彩、音樂的形式多種多樣,因此,教師必須要不斷的挖掘教材中的內容、并充分的利用。音樂的世界猶如浩渺無邊的星空,音樂的殿堂又是一個不分等級及階級的平等世界,所以,作為一名農村教師,必須要充分的利用好自己的權利,使其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享受音樂的美感,為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注入新鮮的活力。將其課堂變活。使其學生感受體會音樂的美。感受到音樂的無邊無際。
參考文獻:
[1]鄭福友.加強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電子制作,2014(13):190-190.
[2]安兵.關于小學音樂教學課堂問題的理性思考[J].讀寫算:教師版,2016(33):9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