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
【摘要】本文在調研當今網絡課程現狀的基礎上,對現在的網絡課程進行了調查分析,總結出目前網絡課程所存在的一些問題。文章結合《農產品電子商務》這一教材,詳細的分析網絡課程的開發與實踐。
【關鍵詞】網絡課程 課程開發 課程實踐 農產品 電子商務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一)研究背景
在當今這個社會,信息化全面普及的時代,多媒體技術的逐漸成熟與傳播,時代的發展趨勢被信息全球化與網絡全球化所取代,網絡課程已經成為信息化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教育事業掀起一場變革的浪潮。
(二)研究意義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信息化教育的逐漸深入。一部分的學者開始逐漸認識到,信息化教育不僅是應用多媒體技術這么簡單,它代表的是一個統一的系統工程,它所蘊含的內容十分充實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的發展與應用被稱為信息化教育。網絡課程的在教育領域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對于如何運用網絡功能進行教育應用的研究,怎樣創新教學方式,需要大家共同深入的探討。
(三)研究內容
我國的教育在發展過程中,研究者關注的熱點逐漸轉移到網絡課程的研究與開發上。作者選擇以《農產品電子商務》課程作為研究對象。
1.對網絡課程資料進行整合分析,提出設計原則。結合對國內外網絡課程研發近況的分析,歸納得出的設計原則,從網絡課程的開放性原則、系統、整體性原則上,考慮到學生通過網絡課程的學習與心理特點。
2.通過對網絡課程的開發和實踐,得出適當的資源規劃方案。如今網絡課程普及,各學院己經研究開發出來許多的課程資源,但是這些缺少聯系的資源,讓學生在運用互聯網學習時不能得以領會怎樣使用這些資源。結合對現有網絡課程的整理篩選,憑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研發出一種得當的資源規劃方案。
(四)研究方法
為了保證整篇論文的嚴謹性與科學性,本文采用的方法主要包含觀察法、文獻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1.觀察法。搜集整理國內外與網絡課程研究有關的的資料,資料包含了期刊、學位論文、科學報告、網絡資料等,并對資料進行了整合和比較,歸納出國內外網絡課程研發的近況。
2.文獻分析法。觀察國內院校設計的相關課程,尤其是對網絡課程進行評優得出的優秀作品的調查,更加能夠讓我們領會到網絡課程開發與實踐的現況,得出網絡課程研究過程中的可取之處與不足之處。
二、網絡課程開發研究近況和實踐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按照廣義的定論來理解,網絡課程就是運用互聯網再現傳統課程教學的功能。現階段的信息化教學是金伯格等人通過將網絡課程分成三代來表達網絡教學的進步過程。
(二)國內外網絡課程研發的近況和實踐
美國作為當今社會網絡課程運用最為廣泛的國家,全國有近44%的高校向全國各個人群提供網絡教學資源,并且有32%的在校學生接受網絡課程的教育,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網絡教育在美國的傳播之廣應用之強。
如今,世界各地的其他許多國家也開始重視網絡教育的發展前景,因為網絡教育不僅意味著現代教育形式的改革,更代表了整個社會的教育程度的提升與學習領域的再無地域的限制。
(三)當前我國農村電商網絡課程開發的主要問題
1.農產品的物流成本高。由于農村人口的分布情況導致農產品電商的發展極其困難,一是由于農村距離城市遠且交通狀況較差;二是對外輸出與對內引入不成正比。這兩點的問題導致農村電商的成本極高。
2.網絡覆蓋率低。農村尚未普及網絡,當今的網絡覆蓋率代表著這個地區的發展程度與人口密度,而農村的網絡基礎設備過于缺少。這些問題令農村電商難以普及。
3.區域發展不平衡。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央為了城市與農村的發展差距不再擴大,對農村電商的發展大力投資。但農村的狀況不僅是資金上的缺乏,更缺乏相對應的人才與技術的支持。
三、網絡課程的設計原則和資源規劃
(一)網絡課程設計原則
網絡課程的設計是不同于傳統課程的設計,它要充分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的特長。
1.要以學習者為中心,以人為本。網絡課程需要在設計方面上不但要提高學習資料與解疑數據上進行多樣化方面的優化,還需適當的提供給學生思考的空間。
2.開放性原則。開放性原則是對從學生了解掌握的知識中多方面、多角度的進行學習,而不是給予學生固定的學習思路。讓一個課題擁有多個學習的路徑,憑借建構主義的多元性進行復雜性的學習。
(二)網絡課程資源規劃
資源規劃的意義。以課程的主旨作為總體結構的重心,讓整個網絡課程資源構成統一的整體,嚴謹規范的資源規劃使內容方便查找,這種劃分與資源之間緊密聯系,相互制約建立起這種循環不斷的系統。
把有限的知識進行無限的延伸。當前互聯網的傳播將課堂教學資源在網絡上延伸,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學習的方法擴張了學生的學習空間。
(三)《農產品電子商務》課程開發項目簡介
1.課程簡介。農產品電子商務專業是基于農產品和互聯網相結合的一門專業,采用了現代最新的互聯網技術,與網絡營銷方面的知識建立的農業信息應用平臺。
2.課程設計方案。使用農產品電子商務案例來進行舉例驗證,建立概念。通過PPT列出每節課重點的基本概念。采取演示與交流等方式,最后以小組匯報PPT的形式進行展示,由學生比對并找出優化的具體解決方法。
四、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一是本篇論文對網絡課程的設計,不但滿足了學習者對知識的需求,更是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理念、“以活動為中心”的內容設計以及網絡教育平臺的使用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一致好評。
二是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有機結合,同時也給學生介紹了如今新的互聯網商業發展模式與發展前景。
(二)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一是此次研究依靠《農產品電子商務》課程作為研究課程進行探討,對此外的專業還需要更加普及的實踐與討論,以及逐漸深入和拓展研究規模。
二是本項研究由于還未進行大規模的檢驗,還有許多被遺漏的反饋資料信息,所以研究的結果存在部分的局限。
參考文獻
[1]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與應用研究[J].甘蓉.中國市場.2013(26).
[2]福建省高等學校網絡課程開發與應用現狀分析[J].黃翠美,梁軍,曾火煥.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3).
[3]基于Web的網絡教學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姜志堅.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8(01).
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網絡課程開發和網絡學習平臺建設研究——以《農產品電子商務》在線開放課程為例。項目編號:2017SJB14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