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永保 黃鳳林
摘 要:剛跨入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期,是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生活環境的改變,學習任務的加重,又缺乏與親人和外界的溝通,而且還處于青春叛逆期,極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這時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視。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滲透;調查分析
一、調查的背景
隨著農村城鎮化建設的深入,農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建設中,大部分農民工的孩子卻留在農村,這些留守孩子得不到父母親的關愛,親情嚴重缺失。特別是剛跨入七年級的新生,不僅面臨生活環境的改變,學習任務的加重,與親人和外界溝通的缺乏,并且還處于青春叛逆期,極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這時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視。在傳統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一般只是開開班會、做做宣傳欄、針對個別的學生做心理輔導,偶爾有心理健康課,僅有這些是不夠的。老師們往往忽視了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的滲透,這是個時時可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若要改變現在這種狀況,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徹底改變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把握七年級新生的年齡心理特征,靈活地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二、調查的目的
本次調查立足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情況和課堂教學過程中心理健康滲透的情況來分析七年級學生目前的實際心理健康問題,研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具體目標如下:
1.了解七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情況。
2.通過調查研究活動,研究課堂教學過程中心理健康滲透的方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三、調查對象
我縣部分學校七年級學生
四、調查內容
(一)選擇
1.你的性別( )
A.男 B.女
2.你的年齡( )
A.11 B.12 C.13 D.14
3.你父母外出打工了嗎?( )
A.是的 B.不是
4.你喜歡你現在的生活狀態嗎?( )
A.非常喜歡,生活中有許多的幸福和樂趣
B.比較喜歡,雖然有一些不開心的事,但是快樂多于憂傷
C.不喜歡,覺得自己不適應現在的生活
D.非常討厭,感覺被周圍的人隔離,找不到任何樂趣
5.你對“心理健康”這概念了解嗎?( )
A.非常了解 B.有點了解 C.知道一點 D.一點不了解
6.你對自身心理健康的關注程度是( )
A.非常關注 B.比較關注 C.不關注
7.你去過學校心理咨詢室嗎?( )
A.經常 B.偶爾 C.沒有
8.進入七年級以后,你有煩心事嗎?( )
A.有 B.很少有 C.沒有
9.你認為你自己的煩惱是什么引起的?可多選( )
A.學習壓力 B.人際交往帶來的壓力 C.對周圍環境不適應壓力 D.缺錢
10.當你面臨壓力或者煩心事,你怎樣解決?( )
A.向班主任傾訴 B.向父母傾訴 C.向好朋友傾訴 D.憋在心里不說 E.其他
(二)自述
你有什么想對父母、老師說的心里話,請寫下來。(本次問卷調查不記名,不公開)
我想對您說:
五、調查分析
通過抽取的問卷調查進行整理、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目前,農村七年級學生的心理情況不容樂觀,大部分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基本都是由爺爺奶奶照顧。學生對自己的心理問題不夠重視,宣泄自己情緒的途徑比較單一,在自述的問答中,學生大部分都是負面的情緒敘述,對自己的歸屬感、安全感等方面有很高的期待。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少有深入的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教學。
2.通過這次調查研究活動,作為第一線教育工作者要有使命感,通過問卷調查了解農村七年級新生的心理健康現狀,對不良心理狀況進行分類并分析成因。設置有特色的課堂教學設計,探索出教師課堂教學中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六、根據問卷分析,設想應對措施
通過這次調查研究活動,作為第一線教育工作者要有危機感和緊迫感,有必要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反思,針對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采取對策。針對具體的問卷調查分析,我們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
1.教師在學科教學過程中要自覺地、有意識地遵循學生的學習心理規律,在授予學生一定的知識、技能、發展他們智力、能力的同時,維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并巧妙結合學科內容,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心理干預,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2.從課程實施的角度來看,學科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對課程本身的積極建構,又是課程實施策略的一種改進和提升,兩者互相促進、互相補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所以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有機地把各學科與心理健康教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只有教師在思想上重視,行動上付諸實施才能很好地在學科教學過程中的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石國興.心理健康教育新論[M].河北人民出版社,2012.
注:本文作者是合肥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七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策略的研究》主持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