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迎春
摘 要:互動式教學就是指在教師在教學課堂上積極主動地與學生進行互動,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互動式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友好師生關系。為此作為一名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此來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課堂;互動教學
體育教學活動,既是教師教的活動,同時也是學生學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只有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才能夠使教師更好地傳遞體育知識,使學生更好地學習體育技能,從而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學活動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本文主要研究了加強初中體育互動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突出學生基礎,設計初中體育互動內容
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首先要深入了解自己的每一位學生,做到知己知彼,同時掌握每一位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學習狀況,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以學生為基礎,精心設計體育教學課堂內容,使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更符合學生的學情。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感知體育教學的實際內容及訓練要求以及教師開展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及教學目的。在此之后通過設計比賽或者游戲等熱身活動將學生帶入體育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輕松學習、樂于學習;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訓練活動,強身健體。除此以外,教師還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空間和學習的選擇,讓學生自主地選擇體育教學的學習內容、學習伙伴、學習進度以及學習難度等,以此來使他們真正地參與體育教學活動,主動學習體育知識。
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教學,為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要做到以學生為基礎,精心設計體育教學的課堂內容。比如在開展身體訓練活動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與學習狀況為學生設計球操、障礙跑、障礙跳等熱身活動,其中教師在設計障礙物時要依據學生的身高狀況來為學生提供不同高度的障礙物,球也要依據學生的實際狀況提供幾種質量不同的球,以此來讓學生更好地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和喜好來選擇熱身項目,開展身體訓練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鼓勵以及保護學生的作用,不斷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滿足不同學生的訓練需求,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體育活動中“玩得起勁”,體驗體育訓練的樂趣。
二、開展趣味教學,豐富初中體育互動實踐
傳統體育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只重視學生的身體訓練,帶領學生掌握體育技能,使學生有強健的身體,忽視了學生體育興趣愛好的培養。為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要做到以學生興趣為教學切入點,采取趣味化的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課堂上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歡樂、趣味的教學氛圍,以此來不斷增強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當中,配合教師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學習體育技能。除此以外,教師還要采取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方法,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以此來吸引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注意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教學,為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要做到趣味化教學,增加教學課堂的趣味性。比如在開展“短跑”訓練活動時,教師可以趣味化的設計短跑教學任務,比如教師可以設計一款名為“蛙跳比賽”的趣味活動,讓學生圍繞操場蛙跳一圈,以此來增加體育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參與到“短跑”教學活動當中,在“蛙跳比賽”中感受短跑的魅力;再比如在開展“籃球”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創新自己傳統的教學方法,把籃球教學的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探索籃球技巧,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及時幫助學生解決自學過程中的難題,以此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掌握更多的籃球技巧。
三、關注精神情感,升華初中體育互動范疇
體育運動不僅僅講究運動活力和運動技巧,同時它也對精神情感有著較高的要求。在體育運作中,精神情感不僅僅能夠有效地促使學生在運動活動中融入人格品質和價值追求,同時它也使體育鍛煉更加趨向于更深層次的內外結合方向發展。因此,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開展精神活動教學,與學生進行精神互動、情感交融,以此來一點點打開學生的內心世界,使他們在精神互動中不斷沉淀個人素養,蓄積體育運動精神,從而使體育教學課堂積極向上,不斷煥發出能量。
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教學,為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要做到與學生進行精神互動,不斷與學生進行情感交融。比如在開展“支撐跳躍”活動教學時,在課堂上有的學生學習態度消極,不愿意參與到“支撐跳躍”教學活動當中,這時教師就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了解學生消極參與的原因,以此來一點點打開他們的心扉,引導他們參與到“支撐跳躍”教學活動中,掌握支撐跳躍技巧,學習體育知識。
在體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及時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理念,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教學,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以此來更好地培養他們體育學習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參與體育教學活動,學習體育知識,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趙一博.淺談初中體育教學方式的創新[J].學周刊,2015(2):68.
[2]李杰.初中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探究[J].中華少年,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