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妮
摘 要:近年來走課活動得到快速普及,走課已經成為高校數學教研活動的重要載體,本文圍繞著走課活動機制,研究高校教師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走課活動現狀,以及優化高校數學走課的方法,從而提高走課實踐有效性。
關鍵詞:高校;數學教學;走課實踐
為了實現高校數學教學改革的有效創新,還要完善走課活動的實施機制,引導高校教師在課余時間積極參與走課活動,本文主要介紹高校數學走課活動的特點,以及走課組織實施的方法,全面提高走課活動質量。
一、高校數學課程中的走課理念
(一)基本理念
走課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任課教師隨機到其他教師的課堂進行聽課學習的活動。走課活動源于“走動管理”的理念,強調圍著改善教學質量進行的較為頻繁的課堂教學巡視活動。走課以研究探究和督導教學為基本方針,以系統性的分析為具體方法,走課教師主要觀察授課教師的教學決定與教學選擇,要求聽課教師尊重授課教師的教學理念,圍繞著教師與學生共同發展來反思課堂教學情況。走課與現代高校數學教學松散結合的特征相適應的教學優化活動,強調在既定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學生的需求,從而課堂上收集教學活動中的問題,以及關注學生是否在課堂上取得了發展,達到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成長的目標。走課教學受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的影響,力求通過走課形式收集信息、反饋情況,達到不斷創新,促進教學活動有效實施目標。
(二)主要特征
走課教學是一種非正式的評價活動,走課沒有固定參照標準,也不形成明確的判斷,走課不是對教師教學活動的檢查,也不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評價,而是通過走課人員對課堂教學活動情況及相關信息的收集,從而為真正改進聽課教師的教學能力,并且建立授課教師與聽課教師的良好互動關系。走課的時間較短,通常不在一個教室聽完整個教學的全過程,可以通過頻繁的短暫觀察模式進行。在短暫的時間里主要圍繞著教師的教學目標設置,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對教學資源環境進行觀察等。走課更重視反思和合作,強調教師獲得豐富的經驗,并且通過問題與對話來思考教學改進的方向,從而達到優化教學活動,豐富教學經驗的目標。走課具有很強的真實感,走課沒能給授課教師更多的課前準備時間,更是一種隨機的聽課,展示的是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態,以及師生互動的實際情況。走課不需要打招呼,也沒能在事前進行精心安排,走課可以發現教學的閃光點,也可以發現教師在教學中的疏漏,從而有助于達到互相激勵、互相啟發與優化改進教學目標。
(三)走課原則
走課活動必須明確具體的目標,從而確定觀察重點與觀察的頻率等具體要求。走課活動可以從教師著眼,也可以從學生入手,觀察者需要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詳細記錄,并且事后還要歸納總結,從而達到有效反思和優化總結目標。首先,走課教師要樹立正確理念,注重課堂與教學方面信息的收集。其次,重視對授課人員的培訓,達到增加人員參與合作的效果,走課模式日益強調中向著多元化參與的方式 進行互動。第三,走課的焦點應當放在教學與學生狀態上。第四,走課活動還要對結果進行整體分析,對班級中最真實的授課信息加以整理優化,并且分析同學年、學科、教學方法的差異,并且在反思中反饋基本的情況。第五,走課還要從學生的發展現狀出發,應當參與不同的走課模式,規模,文化氛圍進行優化改進,從而提高走課教學的科學有效性。
二、高校數學課程走課開展程序
(一)明確責任分工
提高走課教學有效性,還要明確預設的責任分工,在合理劃分走課階段的基礎上提高走課教學有效性。首先,加強走課內容設定,明確走課的焦點,合理確定走課的次數、策略與內容,應當在深入課堂了解真實情況的基礎上達到有效教學實踐的目標。每次走課的時間可以控制在10分鐘以內,并且在主題性或系列性的走課活動前形成相互信任的氛圍,如開走課前的準備會議,進行班級觀察,以及進行教師同行間的意見交換。其次,走課應當教師院系主任、資深教師等共同構成,走課人員應當事前對班級情況進行觀察,并且認真的記錄走課時觀察到的情況,并且在課后加強反思會談,從而達到持續改進走課活動目標。例如,在高校線性代數走課活動中,圍繞著“矩陣的運算教學”,事先對教師上報教案進行研究,列出走課觀察重點,圍繞著教師的情境設置,舉例講解、師生互動等走課重點,然后對教師的授課情況進行分析。
(二)觀察分析
走課的關鍵實施環節在于觀察課堂活動情況。走課時需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具體觀察,強高觀察課教學的一般順序。一般圍繞著在走課的短時間內能看到什么?怎么才能盡可能的收集信息?收集的信息怎樣進行處理?應用這些信息可以得到什么結論?走課者可以根據實際教學研究需要選擇一至兩個點。在走課觀察的過程中還要考察學生的專注度,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情況,以及把觀察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授課教師身上,并且對課內容與教學目標進行對比,從而對教師在課堂上呈現的教學材料,學生反應方式,以及課堂教學中的最終情況進行反思。例如,在數學分析《數項級數》有限和中的運算律教學時,走課教師應當圍繞該章節的結合律、交換律的呈現形式,定理發生的條件,以及定理的應用空間,是否啟發學生創新思維等進行深入的觀察。
(三)對話分享
走課還要進行必要的分析反饋,只有圍繞著走課階段收集的信息進行深入的研讀,才能促進高校教師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解決走課中調研到的實際問題。首先,走課后應當組織開展全員參與的對話與評價活動,強調圍繞同一堂課進行主題性的溝通,走課后的對話可以由院系領導主持,關鍵在于形成融洽的對話關系,在合作型的氛圍中圍繞著走課收集的有關教學本質的問題進行分析。走課交流并不是單向的信息傳遞,而是雙向的教學溝通,強調在明確的主題性話題下進行雙方的互動,包括授課教師闡述教學設計,聽課教師提出探討性質的問題,并且圍繞著課堂情境的設置,數學定理的呈現方式,以及指導學生實踐的例題,學生回答反思的狀態等進行探討,從而提高授課優化有效性。
三、高校數學課程走課優化策略
(一)加強部署
提高走課教學的有效還要在事前加強部署,明確課程組、教研室與院系的責任分工,高校數學教師更多的習慣于研課、觀摩與研討大會等交流形式,對于隨機走課的活動形式相對陌生,因此在走課前還要加強部署,強化做好心理準備,從而達到打消參與者顧慮,提高走課活動有效性。
(二)以走促學
提高走課活動有效性,還要樹立以走促學的思想,注重提高走課活動的正確態度,強調走課與觀摩、教研活動本質沒有區別,都是為了積累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方法與優化教學質量。走課應當根據時間自行擬定,減少院系對走課活動的限制,走課還要強調教師之間的有效交流,注重圍繞著聽課活動進行充分的研究,從而以旁觀者、同行者的角度進行深度分析,從而達到取長補短,優化改進和共同提高的目標。走課是共同建設的活動,應當圍繞著學無止境、教無定法的方式共同構建。
(三)重學輕評
走課的目標不是指出授課教師的不足,而是在相互借鑒的基礎上達到以共同進步的目標。走課教學的關鍵在于發現閃光點,找到教學改革的切入點,明確教學改革的思路,強化提高教學改革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注重提高走課的范圍,能夠在走課的基礎上加強教學研究和提高教學質量。走課活動應當得到提倡,院系應當充分的鼓勵和有效組織實現走課,并且在自愿性、主動性、全面性的基礎上組織開展走課相關活動。
四、結論
提高高校數學走課活動有效性,應當完善走課教學實踐的機制與程序,在調動高校教師主動性的基礎上,優化走課教學活動的理念,加強對走課活動的組織實施,全面提高教師的主動性,達到優化走課活動目標。
參考文獻:
[1]羅生全.論課堂走課及其應用[J].中國教育學刊,2010(11).47
[2]聶琴.走課——美國中小學校長教學領導的新舉措[J].基礎教育,2008(09).
[3]吳清山.校長教室走察與教師專業成長[J].師友月刊,2012(14).
[4]韓維東.教學管理人員“走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可行策略[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