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俊輝
摘 要:目前我國的初中語文課堂,越來越多的教師逐漸從傳統灌溉式的課堂授課方式轉變成新型小組互動式教學,注重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調動學生在中學語文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授課質量。本文主要針對目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討論的實施過程中的合作小組的構建、完善小組討論評價機制等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討論,探究影響小組學習實施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構建措施。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課堂小組;小組合作學習
在當今社會,社會的飛速發展推動了教育改革,小組合作學習突破了傳統式教學模式,越來越多的教師選擇將小組合作學習融入課堂教學之中。不過,如何融洽的將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初中語文授課教學中,仍然是教師們需要面對的重要難題。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內涵及重要性
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目前普遍運用的一種新型教學理論,以組建合作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團體的綜合成績為評價標準,系統利用互動式教學中的動態因素進行互動,不僅能夠充分展示學生才華與智慧,還能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體會課本的內容[1]。
二、小組合作在語文課堂中實施的影響因素
(一)教師合作學習相關知識缺乏。在我國,目前大多數初中語文教師沒有很好地儲備課堂小組討論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導致無法對班級同學進行有條理、有目的的引導,導致學生只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學習語文知識,限制了學生全方面的發展[2]。
(二)合作小組構建不合理。由于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課堂小組討論中普遍存在學生發言機會不均等的現,與此同時,多數語文合作小組討論并沒有制定明確的討論規則,導致上課討論秩序較為混亂,教師無法進行有效的推動與督導。
(三)小組討論評價機制不完善。當前,學習小組討論仍缺乏有效的討論結果的匯報和評價,教師仍然處在直接傳授知識的狀況,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之后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評價,致使學生對知識的內化、消化與實際應用能力并沒有有效的提高。
三、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構建
(一)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無論是傳統的灌溉式教學模式,還是新型互動式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不容置疑,因此應該注重對初中語文教師的綜合素養的繼續再教育。中學可以定期舉辦合作式教學模式的座談會,邀請有經驗的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告訴教師應該主張教育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自主探索所需知識的素養,注重學習生活中與老師、同學之間的交流協作。明確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授課過程中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想象空間,引導學生形成發散性思維。
(二)加強小組討論的設計與督導。中學語文課堂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行,小組合作學習下的授課方式屢見不鮮,但是為了使學生進行高效的小組討論,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考慮具體課程設置和學生不同的接受程度,做好對學生的預先指導,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討論主題的具體內涵,保證小組合作的有效進行[3]。同時注重合作小組的構建方式,例如可以讓臨近座位的同學形成學習小組,方便他們在課堂上無需重新安排座位就可以進行無障礙的合作學習,簡化組建小組的過程。也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組建合作學習組合,這類組合一般屬于個性差異較小的同質組合,小組成員不易因對事物理解情況不同而產生矛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組學習的效率。
(三)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實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最大功效就是不同類型的學生可以擔任不同的角色,同時承擔不同的任務,因此在對組內同學進行角色的分配也是至關重要的。例如在講八年級上冊的愚公移山的課文時,教師可以在小組內設立不同的角色,例如愚公、妻子過路人等,以小組為單位編制并表演情景劇,這樣學生在自己的學習能夠得到保障的基礎上,還培養了幫助他人取得進步的意識。
(四)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教師在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之前,應該具有較多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課堂管理能力,在學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主學習氛圍中,能夠對學生在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做到收放自如、鬧而不亂。在檢驗小組合作學習成果時應該制定高質量的評價機制,針對不同類型的小組采用不同的評價手段,注重引導學生自主研究、合作求解的能力,從而實現培養新時代社會創新人才的目標。
合作教學理念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逐漸被應用于實際的中學語文課堂的整個授課過程中,在這種教學實踐下,教師的課堂教學始終以學生發展為目標,以合作為中心理念,突破了原有的傳統式教學組織形式,形成了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促進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現代合作團隊協作意識,使學生逐步向綜合性人才靠攏。同時不僅提高了教師相應的教學水平,更加強了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和相關理論的理解,優化教師團隊質量,這樣才能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高質量、高能力的全面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李軍.中小學課堂教學方式轉變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8(33):30-31.
[2]樊雪君.中小學課堂合作學習低效的成因與矯正[J].教學與管理,2018(33):104-106.
[3]楊玲靜.初中語文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