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華
摘 要:現如今,隨著國家對于教育事業的投入越來越大,教育事業開始蓬勃發展,教育水平也日益提高,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但是,在教育成果的豐收之下,校園暴力及欺凌事件卻頻頻發生,作為教育部門和教育工作者應注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問題,為學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學習環境是學生得到好成績的基本條件。
關鍵詞:校園暴力;安全教育;家庭教育
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引起了社會各方的高度關注。網絡上所展示的那些令人發指的校園暴力場面觸目驚心,一幕幕令社會各界人士不忍直視。校園暴力事件是當事人記憶中揮之不去的陰霾與心中無法忘記的傷疤,同時也是社會中難以抹去的傷痛。如何解決校園暴力問題,最大化地維護學生的人身安全,保證學生能夠擁有健康快樂的學習環境,是值得全社會思考的問題。
一、校園暴力事件應予以高度重視
校園暴力是校園一直無法回避的問題,極大地損害了學生的身心,這類事件的發展學校有無法推卸的責任,同時社會、家庭都負有責任。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不得不引人深思,不得不引發我們的疑問和思考。
當今的教育到底培養什么樣人才?學校應該怎樣防范此類事件的發生?這類事件給受害學生造成了多大的影響?但是我們決不能像網絡上一概否定學校教育的言論一樣,我們始終相信學校的德育能夠彰顯社會的正能量;校園是帶領學生走向光明未來的殿堂,神圣而不可玷污,校園里應是有著辛勤教授知識的教師與志同道合滿懷著對知識的渴望的莘莘學子,是知識碰撞產生思想火花的圣地。對于近幾年頻發的校園暴力事件,筆者認為,教育部門及社會各部門應加大管理監察力度,及時發現校園暴力事件并將傷害降低到最低,確保學生權益的最大化。
二、學校要擔當起校園暴力的干預責任
1.增強教師責任意識
古有“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今有“身為世范,為人師表”,無不贊美了教師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教師與所教學生的生存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影響深遠,這也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品質和崇高的美德。新時期加強教師的責任意識刻不容緩,教師應該樹立甘為“人梯”、樂為“紅燭”的精神,樂于奉獻自己,不計回報,不辭辛苦,將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盡自己所能去幫助他們。同時也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培養嚴謹的治學風氣,對學生言傳身教,時刻堅守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神圣職責,不斷完善自我,努力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
2.建立全面的防御隊伍,加強學校安保工作
學校應建立一支高效有素的班主任團隊、學生干部團隊。加強對學生平時的管理,一旦有校園暴力事件的苗頭,能夠做到及時發現并進行適當的調解工作,避免此類暴力事件的發生。建立一支心理咨詢隊伍,有計劃性地對全校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及時發現、治療部分學生的心理疾病,預防校園暴力事件。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的安保工作隊伍,實行二十四小時全天巡邏,對于校園暴力的現場做到早到位,早布控,早處置,將校園暴力控制在初級階段,避免事件惡化。具體來說,要加強校門的管理制度、校內值班巡邏、校園周邊巡邏的力度。
三、重視家庭教育
家庭是培養學生健康人格的溫床,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與三觀。因此,營造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重視與孩子的溝通交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家長與孩子進行無隔閡交流的根本,在與孩子進行交流的時候,家長切忌態度強硬,避免孩子產生抵觸心理,從而造成交流障礙,令家長無法真正理解孩子的心中所想。同時,家長在與孩子的交流過程之中,能夠對孩子的學習生活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如:對孩子近期交到了哪些朋友,畢竟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成熟,對人心善惡的辨別能力不夠強,這時就需要家長替孩子把好這關,若發現有不良學生接觸孩子,要及時地告誡孩子遠離此類人群,同時向學校反映此事,讓學校做到及時的處理。另外,倡導民主的家長教育方式,父母要充分了解孩子的興趣和需求,經常向孩子們提供足夠的信息,讓他們鍛煉自己做決定以及如何做出正確的決定的能力,有自我判斷能力。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更要做到以身作則,為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綜上所述,給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成長和學習環境是整個社會義不容辭的義務與責任,校園暴力是需要在廣大師生及家長的共同努力下進行預防打擊的。在學校方面,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學校要做好安保與監察工作,保護學生人身安全;在家庭方面,家長既要注重與孩子及時地進行溝通交流,也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社會方面,加強學校周邊的監控設施與安保工作。只有學校、家庭、社會將注意力放在學生成長的方方面面,才會真正培養出新世紀的人才,為祖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陳一凡.反思校園暴力的背后[J].教育,2014(30).
[2]王素華.家長的教養方式探析[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1).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80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