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軍 管鈺嫦
【摘 要】本文論述產教融合背景下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的開發,認為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的開發可以填補該專業教學標準的空白,優化該專業的教學質量,提出在教學標準的開發中應基于產教融合思想凸顯開發的多主體性,關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尊重五年一貫制的學制特點。
【關鍵詞】產教融合? 五年一貫制? 學前教育專業? 教學標準? 開發? 應用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8)11C-0118-02
專業教學標準是開展專業教學的基本文件,是明確培養目標和規格、組織實施教學、規范教學管理、加強專業建設、開發教材和學習資源的基本依據,是評估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標尺,同時也是社會用人單位選用學校畢業生的重要參考。教學標準是國家教育質量標準之一,體現了國家對教育的指導與發展需求。近年來,我國鼓勵職業教育走產教融合之路,頒發了一系列文件促進與引導職業教育向產教融合的方向發展。2017年12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深化產教融合對新形勢下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就業創業、推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應在產教融合思想指導下進行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的開發。
一、產教融合的主要思想
產教融合作為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為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指定了發展方向,并為教學標準的開發提供了指導思想。
(一)學校與企業共同肩負人才培養責任。產教融合不僅僅作用于教育質量的提升,從根本而言,是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因此學校與企業在合作的過程中,雙方都肩負著同樣的人才培養責任,是地位平等的利益共同體關系,而不是片面的主導與配合的關系?!盁o論是一個產業還是一個具體的企業,與教育的合作將不僅僅是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合作,將由此延伸到產業的整個價值鏈,是兩類具有高度互補性資源之間的全要素、全方位的集成整合和一體化合作,是利用共同體、發展共同體。”
(二)重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完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提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比例,是產教融合的發展方向。應用型人才是指將自己所學習掌握的專業知識和適合的技能應用在社會實踐中,將自己掌握的相關理論知識應用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最終完成相關技術操作工作的專業人群。在培養的過程中,應鼓勵提升教育教學的實踐性,提升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提升學生解決實踐問題的水平。
(三)探索各專業自身的產教融合模式。產教融合的方式不盡相同,需要各領域的工作者探索適宜的融合模式,才能更好地提升教育質量,進而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學前教育專業有其自身的特點,不能將其他行業產教融合的模式進行簡單的移植。而是應該結合幼兒園教育教學特點與學前教育行業自身的發展現狀開發適合的產教融合途徑。
二、教學標準開發的背景
(一)填補廣西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的空白。開發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填補相關空白勢在必行。首先,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是當前廣西培養幼兒教師的重要途徑。2010年,《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積極探索初中畢業起點五年制學前教育??茖W歷教師培養模式”。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強調:“在學前教育、護理、健康服務、社區服務等領域,健全對初中畢業生實行中高職貫通培養的考試招生辦法?!痹趪乙幌盗形募闹敢?,廣西大力發展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并且取得一定成效,五年一貫制已經成為廣西培養幼兒教師的重要途徑。其次,廣西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尚缺乏比較權威的教學標準對其教育教學工作進行規范和指導。盡管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發展如火如荼,然而國家尚未針對其出臺相應的教學標準。部分學校直接將國家頒布的《高等職業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和《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試行)》移植過來作為標準,甚至一些學校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一直處于無標準的狀態。由此可見,為了更好地促進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相關教學標準的開發勢在必行。
(二)優化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質量的現實需要。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存在的目標模糊、課程設置重復等問題,制約著教學質量的提升。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脫胎于三年制中專(中職)幼兒教師培養模式,在中職業三年制、高職三年制、“3+2”制等學制幼兒教師培養模式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目前該模式的課程體系多在以上學制教學標準的基礎上形成,并沒有形成中高職五年一體、貫徹始終的教學標準。由于缺乏教學標準的指導,該學制的課程出現了中高職階段培養目標模糊交錯,專業課程設置重復、脫節,課程內容銜接不當,通識課程薄弱不能滿足幼兒園教師素質與技能的需求等一系列問題,不僅沒有能夠很好地發揮五年一貫制培養模式的優勢,而且基本的培養質量也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因此,開發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是優化課程設置、提高教學質量的現實需要。
三、教學標準的開發
(一)教學標準開發的多主體性。充分借助行業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行指委)的平臺,整合高校、幼兒園的有生力量,共同研制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產教融合的過程強調專業與產業的對接、學校與企業的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學歷證書與資格證書的對接五個方面。這五個對接的實現,不僅要對學校教育現狀有充分的了解,還需要對整個行業的發展需求有深刻的認識,多主體共同參與教學標準的開發。在行業發展、需求特點等方面行業指導委員會具有其平臺優勢,可以為教學標準的開發提供必要的資料,確保教學標準具有操作性和實效性,并且推動高校與幼兒園之間開展充分的交流探討。高校作為幼兒教師培養的機構以及學術研究的重要陣地,擁有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以及比較扎實的理論基礎,可以為教學標準的開發提供理論支持。幼兒園作為學前教育的一線實踐陣地,更清晰地了解行業對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需求,可以為教學標準的開發提供重要的建議參考。
教學標準的開發不僅關系著人才培養的質量,更影響著整個行業未來的發展,需要行業指導委員會、高校、幼兒園多方進行平等、深入的交流、研討,共同制定出適宜的教學標準,共同承擔起人才培養和行業發展的責任。
(二)關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基于產教融合的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可以從落實課證融合、提升見實習環節質量兩個方面培養應用型人才。
1.踐行課證融合理念,推進學生獲取幼兒教師資格證,是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方式。落實課證融合的落實可以從三個角度進行落實,在課程設置方面,專業課程的設置覆蓋資格證考試所涉及的專業理論,幫助學生掌握系統的基礎知識,并且開設有助于提升綜合素質的選修課,幫助有需要的學生對資格證考試內容進行梳理;在教學方法方面,注重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師不僅要重視將實踐案例融入理論教學中,還要提高學生在課堂上實踐操作比例和質量;在教育評價方面,鼓勵以考查代替考試的形式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考核,并且支持部分課程通過“以證代考”的方式進行評價。
2.提升見實習環節質量,增強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水平。合理安排見實習的時機,明確不同階段時機的教育目的,是提升該環節質量需要考量的因素。就見實習的時機角度而言,應該堅持理論先行、理論學習與實踐實習應該交替開展的模式。通過這樣的交替學習過程,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升對理論的理解和對實踐的思考。就實習的教育目的而言,教學標準應該明晰不同的見實習類型其教育價值和目的是不一樣的,應該循序漸進,層層遞進,不斷深入,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以廣西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為主研制的教學標準為例,前五學期,每學期組織一個星期的見習,以了解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為主;第六學期開展不少于16周的中期實習,以深入了解幼兒教師崗位性質,在幼兒教師的幫助下,嘗試組織各項活動為目的;第九學期開展不少于16周的跟崗實習,以全面了解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特點,在幼兒教師的幫助下,能夠較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目的;第十學期開展不少于16周的頂崗實習,以獨立組織開展幼兒園相關教育教學工作,成為合格的幼兒教師為目的。
(三)尊重五年一貫制的學制特點。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專業有其獨特的學制特點,并非中職與高職學制的簡單疊加,也不是中職或高職年限的延長,充分尊重五年一貫制的學制特點,并以此為基礎制定教學標準才能更好地促進其發展。五年一貫制學前教育的基本特點是:起點低—— 招收初中畢業生,落點高—— 培養??茖哟稳瞬牛瑢W制長—— 五年一貫制,定向強—— 培養高素質幼兒園教師。
針對以上特點,五年一貫制教學標準在研制開發的過程中需要關注以下問題:首先,針對起點低、落點高的特點,在保障通識課的同時,加強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強度。在前兩年的學習中,需要保障語文、數學、英語等通識課開設的課時數,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也由于學生起點低,在一些??苹A課的設置上,尤其是學前教育學、學前兒童心理學、學前兒童衛生學三門學科,需要適當增加課時數,通過細致的講解和實踐操作,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其次,針對學制長的特點,延長專業理論學習的時間,理論學習貫穿五年時間,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沉淀,并且引導學生掌握結合理論反思實踐的能力,幫助學生理解理論、運用理論。最后,針對定向強的特點,需要提升學生教育實踐的能力,助力學生考取幼兒教師資格證、保育員資格證等證書,獲得從業資格。
專業教學標準是開展專業教學的基本文件,是評估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標尺,同時也是社會用人單位選用學校畢業生的重要參考。在開發專業教學標準的過程中,應注意必須符合國家的發展需求和教育的發展趨勢,同時還要兼顧學制和專業的特點,這樣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進而促進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裕先,謝禾生,宋乃慶.走產教融合之路 培養應用型人才[J].中國高等教育,2015(Z2)
[2]陳年友,周常青,吳祝平.產教融合的內涵與實現途徑[J].中國高校科技,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