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靜雯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與網絡的發展,已經逐漸惠及教育領域,為教育的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切入手段。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于生物教學,可以顯著提升教學效果。有鑒于此,本文著重探討提升現代教育技術在生物教學中應用效果的具體策略,以期能夠促進生物教學改革的深度開展。
【關鍵詞】生物教學 現代教育技術 應用效果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158-01
伴隨著生物課程改的深入開展,推行素質教育以及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已經成為生物教學改革中的主要研究課題,得到了教育研究者、廣大一線教師的普遍關注。傳統課堂教學以教師的講授為主,所以學生獲取信息的過程也主要依賴聽覺;而視覺的運用也只是停留在書本、教學參考資料、教師的板書等靜態的知識呈現形式。而現代教育技術為生物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提供了重要的突破口。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學習知識,能夠充分地體現其教育的主體地位。因此,現代教育技術在生物教學的應用勢必成為發展的趨勢,有必要探討提高其應用效果的有效策略。
一、創設學生自主探究生物知識的有利情境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自己作為指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通過多重途徑,如觀察、實驗、獨立思考、小組合作討論等,自主探索并獲取知識,以幫助學生提高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與協調能力等。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應該創設生物教學的相關情境,讓學生有興趣開展自主探究活動。
首先,除了課本教材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運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實物,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抽象概念,建立起直觀實物與抽象思維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通過這樣的形式,也能夠讓學生明白知識在生活中的實用價值,進而有意愿進行學習,并能夠產生自主探究與學習的興趣。其次,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善用現代教育技術,恰當地使用多媒體、網絡等手段,這樣能夠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圖片等展示給學生,通過聲行并茂的形式,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即將要講授的內容,引導學生完成從感性知識到理性知識的過渡,也可以很好地從學生的形象思維出發,培養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這符合學生知識習得的范式,勢必能夠有效地提升生物教學的效果。最后,生物課堂教學離不開試驗,但是有很多實驗受學校條件和操作環境的影響很難在課堂完成,而現代教育技術的引用為這一問題的解決帶來了福音。教師可以通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動態展示試驗過程或者發展的動態,讓學生能夠清楚試驗結果的產生過程,在提高學生學習動機的同時,也幫助教師完成重難點的教學,教學質量勢必會得到提升。
二、提升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與解決日常問題的能力
生物知識的學習不單單是為了成績的提升,更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換句話說,學生只有明白了知識的運用價值,才會產生學習的動機及激情,學習理論知識歸根結底是為了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這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與記憶理論知識,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此時,現代教育技術的引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就要求教師自身要具備扎實的教學能力,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能夠根據教學內容的設置,靈活運用它。這樣教師就可以將學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展示在課堂上,并能夠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展示知識作用于它之后產生的神奇效果。
三、科學合理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
現代教育技術把抽象的教學內容直觀、生動地展現給學生,使學生在頭腦中留下的印象能長久保持下來。很多教師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之后會容易形成一個錯誤的觀點,就認為只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教學就能稱之為“好課”。顯然,這種觀點走入了誤區,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現代教育技術也難以擺脫這一問題。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運用最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而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對于學生很好理解的內容,教師完全可以直接板書或者讓學生畫出重點等。如果這種情況也采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以說是教育資源的浪費,也浪費了教師的時間。此外,現代教育技術也不是用的越多,教學效果就越明顯,有時候運用不當甚至會出現事倍功半的現象。因此,教師應該對制作要素進行仔細篩選,避免分散學生注意力,影響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曹金鵬,梁文達,杜學振,郝洪凱.現代教育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求知導刊,2016(03):131.
[2]曾芳.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現代教學技術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07):65+68.
[3]李曉青.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升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09):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