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玉霞
【摘要】數學交流能力就是學生將自己在學習基礎知識、掌握技能技巧過程中“想到的”“說”給別人“聽”,對問題發表看法,講道理,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的能力。數學交流是用思想碰撞產生的智慧火花,數學交流有利于學生展現自我成就自我,數學交流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數學交流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數學交流有利于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數學交流有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 核心素養 課程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135-01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所有學生應具有的最關鍵、最必要的共同素養,是知識、能力和態度等的綜合表現。
我國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p>
小學特級教師徐長青在《人民教育》《在做、學、問中創生智慧》:我們的課堂應由“知者”間的對話變為“智者間的交流,因為促進人成長的至關因素是智慧而不是知識。我國特級教師吳正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互動交流的教學策略》中提出課堂教學互動交流的主要形式有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教師在課堂交流調控中發揮的作用,首先應當去創設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當中去進行交流互動、調控,才是一種積極的導向,提出關鍵是要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
倡導課堂教學中的數學交流亦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學會數學交流”不僅僅是數學教育目標,數學交流更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經過近幾年的研究,對數學交流的內容、價值與意義有了一定的認識,然而,目前學生數學交流的現狀令人擔憂。教師理念認識到位了,但在落實時自然不自然地就把自己的講解作為學生學習的唯一途徑了,認識與落實發生了錯位;還有的老師怕一交流耽誤時間,不能有效夯實知識點,因此還是老師說的多,學生交流的少;還有些教師對數學交流有誤解,錯誤地認為,只要在課堂上提出了大量的問題,學生都給予了回答,課堂交流就算成功了。而事實上,很多課堂交流形式單一,只是提出問題,學生習慣性地舉手,點名回答,然后學生先說給教師聽,教師再把說的內容拋給其他的學生,讓大家思考其正確性,最后教師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補充、講解。整個交流的過程其實都在教師的預設之中,學生基本上是順著教師的思路走,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較少,交流流于形式;學生暴露學習中的問題不夠,學生的思考過程關注不到位;學生交流缺乏強有力的內在支撐。
在我新接過一個五年級數學班級的時候,課堂上我曾經問過學生,你喜歡什么樣的數學課堂,有的學生說要能自己發表自己意見的課堂,要有活力的課堂。可見在學生的心目中,多姿多彩的數學課堂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我剛剛做了一份學生調查問卷,其中有一道是這樣:在學習新知識時,你喜歡的學習方式是?
(A)預習、聽講、交流 (B)聽講、提問、交流
(C)自學、聽講 (D)聽老師講
全班52個同學只有4個同學選擇答案D,48個同學選擇了答案A或B,可見學生內心還是非??释涣鳌祵W交流的重要性已被越來越多的數學教育家所認可,數學教學中離不開數學交流。但目前學生數學交流的現狀令人擔憂。這個課題值得深入研究。
瀏覽了國內外對學生數學交流能力培養的課題研究,大多是聚焦在課堂上,有的提出要引導學生學會表達和傾聽,提高數學交流的深度;要調動學生參與交流的情感,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形成交流的氛圍;有的提出采用分組學習法;完備策略,充分交流等方法。但如何提高學生交流的積極性,找到一種內在的支撐,讓學生敢于交流,還存在研究的空間。所有我們提出以“基于提升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數學交流能力培養研究”為研究主題。
本課題所要重點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找到阻礙學生交流的主要原因;找到一種內在的支撐,讓老師們同學們能敢于交流,大膽嘗試,還能迅速有效的構建正確的數學模型;探索提高學生交流能力的有效方法。
阻礙學生交流的原因,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小學生數學交流意識不強,對學數學的要求只是會回答問題會做題的層面上。教師交流意識不強,交流流于形式。學生交流缺乏強有力的內在支撐。
本課題研究力圖通過研究,探索提高學生交流能力的有效方法,試圖通過課前小研究的設計,幫助學生主動預習,先獲得課堂交流的內部支撐;課堂中根據預習情況積極進行數學交流,在分享中達成新知的共識,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學會自我控制學習行為,學會評價,逐步培養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交流能力;通過課前5分鐘練習,引導學生自己組織,自己設計練習題,自主交流中復習舊知,既活躍氣氛,又培養了學生的組織交流能力,還夯實了雙基,在學生的交流中為新知做好鋪墊;構建靈動的綠色的課堂教學,全體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班內分享,學生質疑,老師解惑等多向交流中揭開數學的神秘面紗,構成靈動的課堂。
本課題是基于課前小研究這一強有力的支撐下,學生在課堂交流中能更容易很快聚焦到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展開交流,討論,會更省時高效,更能促進教師的教學;促進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是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之一。既有理論價值,也有實踐價值,值得研究。
英國大文豪肖伯納曾說:“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么,我們每個人將各有兩種思想。”也就是說,交流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種教學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讓參與者分享想法、理清思維、提高認識。進行數學交流是理解數學的重要手段,用生命碰撞產生智慧火花,開闊學生思維,展現數學的無窮魅力,使數學課堂更具吸引力,引導學生遨游數學的知識海洋。從而引導學生真正喜歡數學,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