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可
【摘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教師通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開發學生的潛力,喚醒教學的內生力,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英語教學 核心素養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3-0100-01
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鄄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1997年首次提出核心素養理念,各國都在研究和建構核心素養模型。我國于2014年首次提出核心素養理念,修訂中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因此提出了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大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的教育方略是素質教育的升華,是我國教育改革的一個新突破。高中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都基本定型,或者正在形成和完善中。這個時期的核心素養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通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開發學生的潛力,喚醒教學的內生力,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么樣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呢?下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正確認識核心素養的涵義
所謂的核心素養就是指學生通過學習獲得和形成的基本知識和社會技能,同時也飽含一個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一個人的良好素養是其在社會生活中立足的核心與根本。高中英語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具備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這樣的好品質。核心素養是英語教學的宗旨。不能培養道德品質高尚、人格完善、三觀正確的人就是失敗的教育。核心即為基本,學生的基本素養是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在此期間,學校教育肩負著不可推脫的責任。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立德樹人,并將這樣的教學理念應用在教學之中。
二、激發興趣提升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
高中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通過掌握語言,進而掌握英語的文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是形成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比如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林崇德和胡衛平教授提出了思維的五個品質“深刻性、批判性、靈活性、敏捷性和創新性”。結合我校英語教研組實踐經驗和我校英語學科建設的創想,我們提出了培養學生CPIII英語思維品質,CPIII分別代表五種思維品質的首字母,critical批判性,profound深刻性,ingenious靈活性,intuitive敏捷性,innovative創新性,從而形成了我校CPIII思維品質培養的框架結構和建設模式。又如英語學習,重要任務之一是提升學生語言能力,可以通過具體的語境學習語言。學習的關鍵是興趣的培養,怎樣培養學生的興趣,這是教師教學中要認真考慮的問題。教師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產生較濃的興趣,學生被教師的教學吸引,就會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英語學習能力。
三、強化學生文化品格
英語教學是一個特殊的學科,尤其是面臨高考,任務繁重自不必多說。單就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技能的培養,教學中的復雜是可以想象的。作為教師要有大的教育觀,要將自己的教學視野更加拓寬。強化學科之間的整合,實施跨學科的文化聯合。英語教學是離不開文化滲透的,西方國家的文化滲透是學生學習和掌握英語的重要內容,這是進行學生核心素養教育的創新,知識面可得到拓展,知識積累可得到豐富。通過對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可以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人文知識,比如涉及到世界歷史的知識,教師就可以結合歷史學科的內容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掌握語言技能的同時也獲得了歷史知識。這期間,教師的英語能力可以讓學生認識更多的詞匯和句子。這就是跨學科教學的好處和優勢。在英語教學中,還會涉及到一些藝術范疇的內容,比如藝術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打開眼界,可以增加見識,可以提高鑒賞能力。如是,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會得到提高,素養也便在這樣的教學中形成了。
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英語學習能力
素質教育提倡的重要教學理念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教師要具備民主意識,要和學生有平等相待的意識。尊重學生的個性,善于發現學生的個性,揚長避短,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意識和品質。改變教師主宰課堂的傳統局面,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表現為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可以無形中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
高中學生面臨高考,學習任務繁重。更需要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這樣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提高應考能力。作為教師要積極為學生的發展和強大提供空間和條件。
參考文獻:
[1]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J].英語教師,2015(16)
[2]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