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玉巧
【關鍵詞】 數學教學;參與式,熱情;教學實踐;學習氛圍;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9—0052—01
參與式教學是根據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求而進行的教學,在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引導思維、啟迪智慧、培養(yǎng)悟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上下功夫,使課堂充滿生趣,充滿孜孜不倦的探索。參與式教學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能極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對促進學生的智能發(fā)展、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很大作用。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數學參與式教學談些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觀念,轉換角色
在參與式教學中,教師要始終把教書育人的任務放在首位,將自己的單一角色變?yōu)槎嘀亟巧蔀榻虒W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管理者、傾聽者、學習者。要以學生為中心,精心設計活動情境,組織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合作,鼓勵學生大膽說出心中所想,不要害怕出錯,敢于面對挫折和失敗。同時,教師要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間的交流活動,引導他們在群體交流中自我發(fā)現,特別是在知識的聯(lián)結處、疑難處,思維的干擾處、轉折處進行交流,最終使學生弄清概念的形成、計算的原理、公式的推導、解題的思路。
二、注重教學實踐
1. 數學雖不同于一些實驗性較強的學科,能讓學生直接觀察實驗情況,得出結論。但數學概念的概括抽象、數學公式的發(fā)現推導、數學題目的解答論證,都可以讓學生多觀察。
2. 教學概念的提出與抽象、公式的提出與概括、題目解答的思路與方法的尋找、問題的辨析、知識的聯(lián)系與結構,都需要學生多思考。
3. 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質疑、設問可討論,問題怎樣解決可討論。在此過程中,學生可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達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重視學習環(huán)境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現代教育家認為,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必須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師生關系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愉悅和諧的學習氣氛。因此,教師只有以自身的、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為在學生中樹立起較高的威信,才能有較大的感召力,才會喚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同時還要以真誠的友愛和關懷的態(tài)度與學生平等交往,對他們尊重、理解和信任,以調動起他們的上進心,促使其主動參與學習活動。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即使有時學生說得不準確、不完整,也要讓他們把話說完,以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交往溝通、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發(fā)展個性的機會,教師只有善于協(xié)調好師生的雙邊活動,才能讓大多數學生都有發(fā)表見解的機會。例如,在討論課上,教師要精心設計好討論題,進行有理有據的指導,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研究。這樣,學生在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群體學習環(huán)境中既獨立思考又相互啟發(fā),在共同完成認知的過程中加強思維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fā)展,逐步提高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質量。
四、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方法
重視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推動作用,通過方法指導,積極組織學生的思維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能力。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可以通過有目的的教學,促使學生有意識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維方式、學習技能和學習策略,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雙邊統(tǒng)一的活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與學的矛盾決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學才有路,學才有效,否則學生不能舉一反三。在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教知識,還要教學生如何“學”,教師不能代替學生思維。例如,學生學會一個內容后,教師就組織學生進行小結,讓學生相互交流,鼓勵并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總結出對自己而言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同時還要引導他們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并在此基礎上適當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而提高參與能力。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為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鼓勵學生自己探究知識,以此來提高數學教學效果。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