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涵林
摘 要:在高考的獨木橋上,數學是高三學子的“攔路虎”,如何提升高中數學學習能力也就成為了每一個在數學學習上有困難的學子最關注的話題之一。本文從高三數學學習特點入手,分析高三學子在數學學習中能力提升受阻的原因,并且針對性地根據論述內容,對提升數學學習能力提出建議,從而對在數學學習上存在問題的同學給予幫助。
關鍵詞:高中數學;學習能力;學習方法
一、明確高中數學學習的特點
(一)概念抽象且知識點涵蓋范圍廣
高中數學知識中有很多抽象概念,若對概念理解不透徹,將會給后期的學習造成一定的障礙。抽象的數學語言總是讓高三學生摸不著頭腦,即使能夠理解有關概念,但在實際解題應用中依然會出現難以下手的局面,這種“似懂非懂”的狀態在高三學生身上普遍存在。面對如此多的抽象概念,高三學生如果把其轉化為生活化的數學語言,則能夠減少同學們在概念理解等問題上的阻力和困擾,這種方法更加適合那些對數學理解困難的同學。比如,對于集合概念的理解,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漢字概念來幫助理解,像“人類”“男人”“女人”“動物”等,這樣理解“交集”“并集”“空集”等數學概念就更容易了。將數學概念生活化能夠進一步改善在高中數學入門上存在困難的同學,這都是在解題上能夠有效提分的項目。與此同時,還要重視高中數學知識點涵蓋范圍廣這一特點,書本內有些知識的跳躍度很大,面對這一問題不要迷茫,如果將所學知識體系化、條理化,放在一個屬于各自知識范圍的體系之中,盡可能地使知識同類化,就可以便利理解和學習。
(二)高中數學對思維和思考方式有更高要求
在很多數學問題上,有的同學還是沿用初中階段比較程式化、較為固定模式的解題方法,這就大大降低了解題效率。如果高中數學學習思維沒有進一步更新,必將影響數學學習的效果。高中數學學習對思維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用更加系統、條理、嚴密的思維方式,代替之前在解決數學問題中“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方式。正是因為高中數學學習對思維過程和思考方式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同學們在思考問題時要更加嚴謹和審慎,不能為了解題而思考,而應在日常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一條適合自己的學習思路,能方便個人對數學問題的解決和復習。數學思維的構建是一個需要刻意練習和習慣的過程,一個小的學習習慣的改進,就是很大程度上思維和思考方式的扭轉。因此,學會思考、構建體系就成了當前高中生在數學學習上亟待提升的方面。
(三)高中數學題型多變且綜合性較強
不同于初中知識,高三將面臨更多綜合性的題目,每道題目都會涵蓋許多不同類型的知識模塊,會遇到更多新題型。但這些新題型往往都是穿了新衣服的“老朋友”,其需要多多分析和練習,正確辨別題型的本質,提升解題效率。而那些相對綜合性的題型,它們的知識范圍都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一旦某一步驟沒有解出來就很難進行后面的步驟。根據每年的高考題來看,數學題型綜合性強的同時,題型也趨于多元化,很多同學在題目變型之后就被難住了,這還是源于高三學生未能辨別題型本質,沒有認清它們的知識類別,從而影響問題的解答。
二、高中生數學學習能力提升受阻原因
(一)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同學認為在數學學習中并不需要投入太多情感,只要掌握了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再加上勤奮練習就能夠取得好成績。其實不然,興趣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是一個捷徑,數學學科飽含著奧秘,如果通過觀察生活,通過一些有趣的數學現象來幫助我們提升對高中數學學習的熱情,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比如,利用三角函數進行臺風防治和監測的例子,就是需要利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案例。在數學學習中,很多同學都缺乏興趣,沒有足夠的學習興趣就沒有學習動力,這樣即使在數學學習中遇見了“攔路虎”,也沒有太多的熱情迎難而上,而更多地是想著尋求老師和同學幫助,因此在數學學習能力上很難提升,很難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績,所以興趣對學習很重要。
(二)高中生在數學學習上“雜念太多”
首先,有些同學認為高中數學學習是一項對學習能力要求極高的學科,大多同學對自己的數學基礎留有遺憾,不自信,擔心薄弱的數學基礎會為高中學習帶來困難。數學基礎薄弱固然會影響數學成績,但數學學習模塊很多,在某一方面的學習基礎薄弱,并不意味著在整個學科學習上都存在問題,只要正視現實,著重練習彌補薄弱環節,數學基礎薄弱也會得到逐步提升。其次,許多同學過分看重成績從而產生心理壓力,為了分數而學習,以分數為單一評價標準,以分數論英雄,帶著這種壓力和雜念去學習數學,反而達不到預期。如果放平心態,把數學看成是一個與我們共同成長的朋友,在題海中不斷了解它、熟悉它,或許數學難題就會變得簡單,畏難情緒、害怕失敗、沒信心、過分的壓力都是讓數學學習能力提升受阻的因素,拋除這些私心雜念,轉變思路,能夠讓數學學習能力提升更加順利。
(三)學習方法不對且知識沒有體系化
高中數學是一種涵蓋范圍廣,對思維要求高、概念內容抽象的學科,不管是基礎薄弱還是基礎較好,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沒有構建起數學知識體系都會影響后期學習進步。即使進入了高三,很多同學還停留在數學知識點相互獨立、關聯度低的情形中。其實,數學學習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很多同學數學學習能力沒有有效提升,主要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數學學習中沒有對知識進行體系化處理,有些難題的解決其實只需要摸清所學知識所屬的知識體系和模塊就可以迎刃而解,有的同學沒有及時對自身的知識體系進行補充,導致在解題過程中因為對知識點理解不透徹、選取方法不得當使得數學成績不能提升,這同樣是阻礙高中生數學學習能力提升的因素。
三、提升數學學習能力的方法
(一)注重積累和練習,夯實基礎
高中數學能力提升需要知識的積累,注重積累和練習,這是每個人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到的,即使基礎薄弱的同學,只要在基礎知識方面做足功夫,多加練習、勤于思考、整合思維和方法,注重積累,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都能夠慢慢趕上步伐。而對于基礎好的同學也不能掉以輕心,高中數學學習能力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日常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體系,更新自己的學習方法,拓寬視野,進而在數學學習能力提升上取得突破。
(二)端正學習態度
端正學習態度是提升數學學習能力的基礎,不同的學習態度產生的學習效果不同,一個學習時存在畏難情緒、沒有自信心、“心存雜念”的同學怎能提升學習能力呢?所以,端正態度在提升學習能力中尤其重要。首先,要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學習中不要有太多雜念,學習興趣就會隨之而來,也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其次,要正確認識自己,分析自身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摒棄一些上課開小差、完不成作業、馬虎大意等的壞習慣,最后,要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制定一個符合自身條件的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循序漸進,每天進步一點,慢慢就有了大的進步??傊?,學習態度端正了,學習成績自然也會提升。
(三)變被動為主動,查漏補缺,自主學習
高三階段因為每個人學習能力和基礎不同,更需要主動地去學習、去跟進,主動的學習和探究問題更容易提升我們在數學學習上的熱情和積極性。高三不同于初中,也不同于高一高二,高三年級不僅排課量變得密集,復習內容也會增多,課堂任務也會隨之加重。因此,應學會用主動學習和思考代替先前的教師灌輸,只有主動進行操作實踐,放開雙手磨煉已經掌握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在數學領域中勇敢搏斗,才能增強自己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能力。
高三的數學課堂時間尤顯珍貴,為提升學習效果,需要課前對擬復習的內容進行自主復習,課堂上要跟緊教師的步伐,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課堂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不好的局面。在課后,學習的腳步也不能停歇,還應當認真總結復習那些課堂上遺漏的內容,對于欠缺的知識內容進行針對性的訓練,發現問題盡早解決。在積極準備新的復習內容時,也要對舊知識進行鞏固,這種鞏固并不需要刻意練習,只需要在頭腦中對知識點進行有效地的提取,構建起知識網絡體系。在階段性復習完成時,還需要我們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和探討,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種自主的學習對每個人都有幫助,只要養成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數學學習效果就能提升一大截,數學學習能力也會自然提升。
(四)選擇適合自己的思維和解題方式
學習方法在筆者看來主要分成兩類,一種是無形方法,一種是有形方法,數學的思維方法就是其中的無形方法,構建屬于自己的數學思維方法首先應當形成一種意識。作為高三同學,在數學知識的一輪復習過程中可以自行構建一個具有初步框架的知識體系,在后期復習中逐步完善這個框架的內涵。在課上復習及課下練習過程中還要不斷地完善,如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方法,都需要進一步的實踐,長此以往,逐步形成一種數學思維習慣,從而提升學習能力。而有形的數學學習方法更多的是一種踏實積累,即多做題多思考,這里的多做題并不是提倡無目的的題海戰術,而是倡導我們在練習中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技能,通過錯題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在解題過程中少不了思考和概括,切忌因為自己“已經理解”就省去了必要的整理總結,數學方法是需要不斷下功夫實踐的,理解并不代表掌握,我們需要的是在不斷練習和總結中強大自己。
四、結語
關于高中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從三個部分來著手探討,首先是明確當前高三階段數學學習的特點,其次明確高三同學在數學學習能力提升上受阻的因素,最后總結出提升數學學習能力的方法。相信同學們只要正視數學、主動嘗試、不斷進取、不斷思考,一定能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從而取得理想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張圣華.新課標標準下的理想課堂到底什么樣[N].中國教育報,2002-11-28.
[2]孫亞玲.課堂教學有效性標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