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良
【摘要】隨著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逐漸提高,在高職數學教學中,不僅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將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因此,數學文化在高職數學中的重要性和價值也就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高職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不僅有助于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還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創設更好的教學氛圍,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本文就在高職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教學實踐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高職數學教學;數學文化;人文素養;教學效果
高職學生文化課基礎往往較差,在數學學習中經常會因為遇到困難而失去學習興趣。并且很多高職院校中的教師依然在數學教學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氛圍變得十分枯燥乏味,這也影響了高職數學的教學效果。將數學文化融入高職數學教學中,有助于改善目前高職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高職數學的教學效果。本文對數學文化融入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教學實踐途徑進行了淺要的分析。
大多數學生在畢業之后不會從事專門研究數學的工作,能夠應用書本上所教授的定理公式的機會很少,但是,數學思想和數學精神對學生造成的影響卻是非常深遠和持久的。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不應該采用枯燥的講述方法,讓學生直接了解題目的解法和定理的推導過程,而是應該融入數學文化,通過一些數學案例或數學思想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自己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提升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例如,微積分是高等數學中的重要內容,是外國的數學家通過不斷的分析和完善形成的完整理論體系。但早在我國魏晉時期,著名數學家劉徽就提出了“割圓術”的案例,通過反復的實驗在圓形內部內接多邊形的周長來近似圓形的周長,多邊形分割得越細致實際上也就越接近圓的真實周長,這與微積分推導過程中的矩形分割有異曲同工的地方。在當時的環境下,數學家能夠通過邏輯推理的方式去證明數學問題,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實驗,也必須有堅持的動力和勇氣。這種嚴密的邏輯推理以及數學家探究龐雜數學問題的耐心和勇氣都值得學生去學習。
數學是人們從生活中總結出的一些計算規律,而這些規律是為了更好地改善生活。因此,數學發展史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將數學發展史應用在高職數學教學中能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知識和數學定理的發展過程,體會數學理論由簡單到復雜的演變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體會數學的魅力。比如,人們對數字的認知,從最初的用于數數的自然數,發展為整數,再到有理數和無理數,負數和復數,關于數字的認知在一步步的逐漸完善。再例如,對函數的研究從簡單的初等函數到導數,再到函數極限和微分、積分。而學生從開始接觸數學,一直到學習高等數學的過程也正是由簡到難、逐漸深入的過程。將數學史滲透到數學教學中,不僅能增加學生對數學的情感體驗,也能對學生以往學習的知識進行簡單的回顧,更有助于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
對高職學生來說,他們在數學教學中更容易被一些有趣的案例或故事所吸引,所以將數學家的故事作為案例或課堂引入,能夠吸引學生的好奇,讓學生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先生,為了驗證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在一間不到6平米的屋子里晝夜鉆研,計算用的草紙就裝了幾大麻袋。對學生來說有些枯燥的數學知識,卻是數學家窮盡一生為之奮斗的理想和目標。通過融合數學家故事,讓學生在體會數學文化的同時重新燃起學習數學的熱情,增加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高職院校數學教學的效果。
數學文化是數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人們只注重數學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了數學文化在數學教學中發揮出的巨大價值。本文通過對數學文化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以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高職數學教學效果,為企業和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許秀妹.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文化的實踐探索[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6(11):67-69.
[2]楊劍,宋金利.數學文化視角下高職高等數學教學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5,32(8):148-149
(作者單位: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