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清
摘要:創設有效問題的情境教學方法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之中,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對小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培養起到非常大的幫助作用。但是在當前的實際教學中,受到我國應試教育的影響,其在具體的應用中表現出較多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較壞的影響。本文探討了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問題情境;創設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已經成為教學中的首選教學方法,得到了教師和家長的一致性認可,并且在教學中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在創設教學情境的時候,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學習目標,使數學教學情景的創建可以幫助學生接受知識,讓數學知識實現趣味和知識的統一,全面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1 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應用的原則分析
將問題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以應用,就要充分注重遵循相應的原則。其中在針對性的原則方面就要加強重視,在對問題情境的創設中,主要是為引導學生從問題情境中發現問題,以及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所以在問題創設的針對性性原則方面要能充分遵循。要在問題情境的設置過程中,注重回到數學本體上來,這樣才能有助于應用的效率提高。
再者,對問題情境的應用要注重趣味性原則的遵循。在對實際的數學問題設置過程中,就要能注重問題的趣味性,讓學生通過一些有趣味的數學問題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可將游戲以及故事等方式在實際問題情境設置中加以呈現,這樣就比較有利于問題情境設置的作用充分發揮。
另外,對問題情境的應用要注重層次性以及挑戰性的原則遵循。在對問題情境的設置中,對問題的層次性要得以重視,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各個方面都沒有成熟,要能通過層次性的問題設置,讓學生循序漸進的完成學習任務,這對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就比較有利。并要注重問題情境的挑戰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等。在這些原則的遵循下,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比較有利。
2 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策略
2.1創設具有趣味性的問題
學生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否有積極的反饋,首先就是學生對問題是否感興趣,因此,問題情境教學的關鍵就在一個字“趣”上。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并不是需要學生有很強的數學邏輯思維,而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目前小學教材內容來看,其大部分內容都是帶有圖畫的說明,教師在提出問題的時候就可以結合教材創設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課本知識。
2.2實現問題情境生活化
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相對比較簡單,都是我們生活中必須使用的數學知識,在教學內容上具有實踐性。這也為我們開展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改造提供了基礎和前提。這些小學數學的知識直接教授給學生的時候,由于學生的抽象思維還沒有完全建立,學生對那些抽象的問題的認識還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認識,將這些理論知識的抽象問題使用一些生活化的案例進行鋪墊,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復雜,這就符合了小學生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提升的前提和保證。
2.3借助游戲,創設問題情境
借助小學生好動愛玩的心理,教師可以適當組織一次有意思的游戲,從而在娛樂中開展教學工作。教師需要選擇一個可以集體參加且難度較低的活動,進而將數學知識融入到活動中去,讓小學生更好的在快樂放松的環境中學到數學知識。
2.4創設具有真實性的問題
真實是數學的本質,也是數學的魅力所在。因為通過數學所引發的出來的問題是客觀真實存在的。創設真實性的問題就是需要將數學的問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讓學生體會到課本學習的知識也是可以在生活中真實存在的,這樣學生才會有積極性去學習數學知識,同時也是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
2.5創造操作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進行演練
在教學中為了喚起小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老師可以針對不同的數學知識點安排學生進行真實的演練。設置游戲性情境,把新知識寓于游戲活動之中,模擬問題場景,讓學生擔任不同的角色參加數學教學。例如安排學生進行一場菜市場買菜的課堂游戲,讓不同的學生擔任買方和賣方,用你買我賣的方式進行乘除法則和其他數學知識的教學。學生在游戲中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在不知不覺中就學習到了如何把應用題解決思路運用到實際中去,這樣不僅讓學生們增加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更讓小學生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收獲數學知識。
2.6 利用好現代教學工具,提升課堂的趣味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教學設備也在不斷健全和完善,老師可以在課堂使用現代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教學工具幫助學生們開闊對數學知識學習的思維,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人教版教材為例,在學習四邊形和立體圖形的體積、面積計算時,由于小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有限,光靠口述和黑板展示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播放情景小故事,故事中小熊只有計算出圓柱體罐子的體積才能去市場購買蜂蜜,將立體圖形通過動畫展示出來附上計算公式,讓學生算出罐子體積幫助小熊買蜂蜜。這種情況下,學生不僅高度集中注意力,還學會了更好地運用所學內容。
2.7運用開放性問題,創數學開放性問題
運用開放性問題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問題情境中,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在創新過程中,既要有問題情境的促發,又要有多種思維活動的參與,特別是發散思維、直覺思維等。因此,教學時,教師要依據教材內容,有意識地設計開放性問題,來創設問題情境。把學生投身于一個思維策略與解題方法不唯一的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操作、猜測,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在自主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去思考、分析、解決問題,進行創新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問題情境教學是一種十分高效的教學方式,在數學教學中采用科學合理的應用策略,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帶來巨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時玉梅.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景的創設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3)
[2]賈鳳銀.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對策[J].考試周刊.2016(90)
[3]牟天偉,吳天飛.數學教學中設計問題情境的途徑[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7(06)
[4]趙麗梅.關于小學數學教學情景課堂的創設方法探索[J].學周刊.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