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蕾 葛仲琛 王傳鵬
【摘要】實習是葡萄酒營銷專業教學計劃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我校葡萄酒營銷專業建立了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葡萄酒營銷專業實習教學體系,從認識實習、社會調研、模擬實訓和頂崗實習四個方面進行建設,對高校教學改革和實習教學體系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葡萄酒營銷 實習 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64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216-02
引言
實習是葡萄酒營銷專業教學計劃中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學生在校期間理論聯系實際、增長實踐知識的重要途徑。在實踐創新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校葡萄酒營銷專業圍繞實習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基地等環節,建立了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葡萄酒營銷專業實習教學體系。葡萄酒營銷專業學生大學四年全部實習環節分為認識實習、社會調研、模擬實訓和頂崗實習,具體實習安排如表1所示。
一、認識實習
認識實習是為接下來的專業課學習做重要鋪墊,旨在對葡萄酒行業、葡萄酒企業等方面初步認識。通過該環節學生能對葡萄酒行業狀況、葡萄酒企業環境、工作內容、生產工藝、等有初步認識,幫助學生理解后續專業課程知識,為專業知識學習做良好過渡,并形成一定的認識基礎。
認識實習安排在大二第二學期理論課結束后的連續兩周,即學生已完成政治、英語、數學、計算機等公共基礎課學習,進入專業課學習前進行。認識實習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
(一)校外:參觀實習
學校與當地葡萄酒企業如國賓、君頂、張裕等企業合作,可供學生實習。參觀實習由專職教師帶隊,選擇校企合作的葡萄酒企業進行參觀學習,參觀過程中學生接受企業負責人的講解,并認真做好筆記。
(二)校內:專業認識講座
由于可供參觀的葡萄酒企業數量有限,認識實習期間其他時間以校內講座來彌補。專業認識講座主要涉及葡萄酒釀造步驟、原酒發酵工藝、儲藏管理工藝、灌裝生產工藝、葡萄酒常見品種等內容。講授形式以PPT課件、視頻和實物為主。認識實習前學校專門組織專業教師遠赴新疆、云南、銀川、甘肅等葡萄酒行業優秀產區參觀學習,拍攝不同葡萄酒生產企業的生產現場、生產設備、樣品等視頻,并購置大量葡萄酒樣品用于講解。講座人為具豐富工作經驗的企業負責人、在葡萄酒行業取得一定成就的校友。講座內容充滿趣味,能傳遞行業信心和增添專業興趣。
實習結束后學生將實習經歷、心得體會形成認識實習日記和認識實習報告,教師根據學生實習過程中考勤及態度形成平時成績,根據認識實習日記和認識實習報告的質量形成卷面成績,利用加權評價法綜合給出最終成績。
二、社會調研
社會調研實習是結合《市場調查與預測》、《統計學》等課程,對營銷調研技能和消費者行為研究等專業技能進行實踐。社會調研實習為期兩周,時間安排在大三第一學期理論課程結束后的連續兩周。通過實習,幫助學生理解社會調研步驟中的每一個步驟,包括確立調研目標,設計調研方案及調研問卷,實地調查收集資料,分析調研數據,撰寫調研報告等。認識實習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
(一)校內:實驗室模擬仿真
在校外社會調研前,為幫助學生系統回顧、掌握調研的整個過程,先通過“市場調查模擬系統”進行模擬仿真,學生統一在學校實驗室完成。通過調查訓練,學生可以掌握市場調查方案的設計方法、數據收集方法、數據分析方法、調研報告撰寫方法等,借助現代化的教學工具,成為專業的市場調查專業人才。模擬仿真過程中需要學生掌握的能力如圖1所示。
(二)校外:社會調研實訓
社會調研實訓過程中,組織學生去校企合作的葡萄酒企業的市場調查部進行實訓,參與到企業的實際調研中。學生為一個小組為單位,選擇不同的葡萄酒行業和任務特點進行市場調查分析,對企業經營中的問題用調查知識加以分析解決。實習內容主要包括五部分內容:
1.設計市場調查方案:撰寫市場調查方案,包括調查目的和內容,確定調查方法,抽樣方案,調查程序及日程安排,經費預算等。
2.設計市場調查問卷:熟悉調查問卷的基本結構,設計調查查問卷提問項目和回答項目,設計調查問卷編組。
3.市場調查收集資料:根據調查任務特點,選擇不同的調查方法,包括座談法、深度訪問、會議法、電話調查法、網絡調查法等收集資料。
4.調查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對市場調查資料進行審核和整理,并進行基本的定性與定量分析,做出簡單的調查預測。
5.市場調查報告的撰寫:依據調查報告的撰寫技巧和撰寫要求,撰寫市場調查報告。
實習結束后,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實習成績考核,考核主要包括學習態度及出勤情況和實習報告。根據加權計算法確定最終成績。
三、模擬實訓
模擬實訓安排在大三第二學期理論課結束后的連續兩周,即學生將大學期間所有理論課程實習完成后進行。模擬實訓是對大學期間學習的專業知識進行綜合模擬應用,主要利用“市場營銷沙盤模擬教學軟件”進行,學生統一在學校實驗室完成。 學生通過市場營銷電子沙盤實景操作,牢固掌握企業運營的基本技巧,從產品、服務、市場、價格、品牌、運輸等各方面綜合考慮,從企業內部進行操作,與實驗中的其他企業進行競爭、強占市場,獲得越來越多的經濟收益,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大學期間所學專業知識,并應用于實踐。
學生通過注冊自己的企業,利用實驗指定的產品進行市場營銷的各種活動。系統向學生提供一個完整的市場營銷環境,通過沙盤演練,進行企業運營戰略和市場營銷戰略的操作,將每一步操作的影響通過直接的數據體現出來。模擬實訓時間以季節為單位,一年分為4個季度,當一個季度結束時,下一個季度自動開始。沙盤操作包括:STP營銷策略、競爭性營銷策略、4PS營銷組合策略、市場調研與營銷、價格策略、服務策略、促銷策略等。實驗的各項操作集中展現市場營銷主要的戰略策劃與核心理念。
模擬實訓結束后,教師可以查看到沙盤實驗中學生操作的企業信息、操作日志、實驗報告和企業排名等信息,并以為依據給出成績。
四、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是一門重要的綜合實踐課程,需要結合學校、學生和企業三方力量。為提高學生應用技能,學生在校最后一年要到企業中進行頂崗實習,參與到企業的實際生產中。實習期間,學生以“準職業人”的身份參與到企業中,頂崗實習主要包括以下三個環節:
(一)前期準備工作:崗前教育培訓
為保證頂崗實習的順利進行,縮短學生轉換角色的不適應期,學校與企業聯合,結合工作崗位要求,共同制定培養目標、培養計劃,共同完善頂崗實習管理體系。頂崗實習前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實習前教育和培訓,提高學生對企業及崗位的認識。培訓內容側重三方面:一是思想教育,讓學生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二是工作方法教育,使學生學會在企業適應工作要求的方法;三是安全意識教育,提醒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最后強調學生在實習期間身兼“雙重身份”,既是學校的學生同時還是企業的實習員工,因此要同時接受學校和企業的管理。
(二)實習中期:全程綜合化管理
實習期間,學校和企業加強協調合作,實行全程綜合化的管理。為實現學生“做學合一”,頂崗實習過程中學生實行“雙導師”制,既有企業師傅又有專職教師作為自己的指導教師,將學校教學管理延伸到企業,實現葡萄酒營銷學生的校企共同培育,為學生零距離進入企業奠定堅實的素質基礎,從而達到理論教學聯系企業生產,實際操作結合理論知識,實現學生在學的過程中聯想到做,在做的過程反思學。同時,學校不定期組織監察小組,檢查實習情況及教師的指導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進行完善總結,實現對頂崗實習的全程監督和控制。同時企業還要做好學生實習過程中的安全保護工作,為實習的學生支付一定的報酬。
(三)實習后期:校企雙向考核
為實現科學考核,達到通過實習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考核標準的制定,建立學生實習考核體系。考核主要包括平時表現、技能考核和實習報告及論文答辯三部分。企業根據學生實習期間的表現給出平時表現成績和技能考核成績,學校根據實習報告及論文答辯給出實習報告及論文答辯成績,按照加權評價法評定學生實習成績。學院將頂崗實習成績作為學生獲取學分和畢業證書的必要條件。對頂崗實習成績優秀的學生,企業優先錄用。
結語
實習是葡萄酒營銷專業學生培養方案中重要的實踐課程,直接關系到專業人才能力的培養效果。面對綜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葡萄酒營銷專業實習分為四大部分,明確每個實習的實習目標和任務,幫助學生更好的過渡從學生到“職業人”的過程,提升葡萄酒營銷人員水平與素質,為推動中國葡萄酒走向世界提供營銷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張進林,時艷紅,張宏彬.“雙主體”校企合作視域下頂崗實習管理模式探索[J].職教論壇,2014,33:84-88.
[2]郭名靜,馮國利,熊鑫,劉倫.信息管理“1 + 3”模式實習基地群建設方案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36(9):216-220.
[3]陳鎮,張帆,汪南方,譚正德.輕化工程專業認識實習改革與實踐[J].紡織科技進展,2017,10:54-56.
作者簡介:
李春蕾(1987年-),女,山東聊城人,濟南大學泉城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