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榮
摘 要?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受到廣泛重視,要求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情況,還要對其實踐能力加以培養,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與想象能力,提升小學生數學素養,為其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有效性;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2-0155-01
一、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較為落后。在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下,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將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作為自己的教學目標。在這樣錯誤的教學目標的引導下,大多數教師仍然利用一言堂的模式開展教學,在課堂中向學生灌輸數學學科知識,讓學生在自己的要求下被動學習。教師沒有認識到創新教學模式的重要性,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開展教學,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數學學習效率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小學階段,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對于以后的數學學習也有很大意義。但是,受到學校數學教學氛圍,教師教學模式以及家長過高成績期待的影響,小學生感受不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許多小學生覺得自己是在給老師和家長學習,學習是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不足,上課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最終影響學習效率。
二、提高小學教學質量的對策分析
(一)教師要傳授正確教育方式。現階段在中國教育機制和社會經濟特定發展下,中國的教育停留在任務教學的階段。著名學者赫爾巴特說過“教學的最高的、最后的目的和教育的最高目的一樣,就是培養德性”。教育是長久之道,并非短時間追求成績的高低,打破過去以成績來衡量個人發展的迂腐思想。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心智等多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教師扮演著學生發展道路的導師。如何去除迂腐,傳授正確教育方式?首先,因材施教,從過去的以老師教學為中心改變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導向的教育模式。越來越多學者認為迂腐的任務教學會使學生大腦機械化,而采取以學生為中心,思維任意擴散的教學模式是提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自我價值觀的保證,是學生成長道路上極為重要的教育形式。
其次老師根據學生興趣愛好將數字化教育夾雜在游戲中開展任務教學,或在學生接受能力強的方面摻雜教學任務,將傳統任務教學個性化,分散化,便于學生吸收與掌握。再次老師可以將數字知識現實化,故事化,通過講故事這種小朋友喜愛的情景模式將數學教育貫徹其中,起到寓教于樂之目的。眾所周知,當我們神經處于放松階段時吸收知識最快,好比海綿只有在完全松弛中才會吸收最多養分。即達到任務教學目的,又激發學生學習熱潮,形成主動吸收模式。
(二)培養學生正確學習之心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心態養成非一天兩天。心態是一切事情之根源,伴隨人的一生。學生心態養成一方面通過自我認知來培養,另一方面通過外界引導來培養。但在小學階段教育中,學生處于“原生態環境”中,這段時間學生心理波動很大,自己的言行舉止會受到外界干擾,很少有學生能做到自我認知。因此,外界引導顯得尤為重要。
小學數學是集新奇性、思想性、復雜性于一身的學科,培養數學學習的心態首先應該讓學生認識數學這門學科,你想知道神舟系列飛船是如何飛上天的嗎,想知道為什么少個小數點飛機就會處事嗎,想知道九天之外藏在宇宙深處的奧秘嗎?數學會給你一個滿意回答。小學生思想很單純,容易接受各方面知識,提高其對數學的興趣是心態培養的基礎其次,提升孩子對數學知識的虔誠性,將數學知識當作一種信仰來看待。因此老師可以樹立優良價值統籌觀的實現,以榜樣的形式起到標桿作用。
三、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掌握小學數學知識
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如果不能真正獲取知識,不能全面領會獲取知識的過程,那么難以形成自己的學習思維,很難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得到方法的突破,因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進行實踐,讓學習的過程中通過量一量、擺一擺、數一數等方法,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相關活動的開展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其主動的獲取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對其綜合能力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和學習方法,對其未來探索數學知識具有深遠的影響,通過創新能力培養,學生能夠更好的進行思維鍛煉,可以在不同的學習環境下掌握數學知識的發展規律,提高對數學知識的駕馭能力。小學數學知識教育教學方法提升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積極配合,形成良好的互動習慣,通過不斷的知識交流和思維模式訓練,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對其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四、有目的性的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加以培養,使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進而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時候,可以為學生設置數學題,然后要求學生想象類比條件,形成發散性思維。例如:教師在講解有關加減法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安排學生“到超市中購物”,也就是創設超市情境模式。此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加減法知識,這樣,就可以引發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可以發散性的想象類比條件,進而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小學數學的教學本身就是枯燥的,我們一定要通過各種教學方式的改變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興趣來進行學習。其實,探究合作只是其中一種方式而已,如果有更好的教學方法,只要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讓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夠充分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就可以,所以,老師一定要重視對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蔡金香.小學數學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實踐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