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曉璐
摘 要: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秉承著“開放、分享、實踐、創新和探究”的創客教育為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帶來了新的方向,翻轉課堂以其移動、開放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了全新的學習體驗。它賦予了學習者更多的自由,讓師生雙方在知識授予和接受的過程中更加突出創造力。本文從創客教育背景下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實踐出發,對課程資源的建立、實施的具體環節和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創客教育 大學英語 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9(c)-0148-02
“創客”源于“Maker”一詞,它的原意是“制造者”。克里斯·安德森在《創客:新工業革命》一文中這樣解釋“創客”一詞:“不以營利為目標,利用3D打印技術以及各種開源硬件,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成現實的人”。當創客與教育發生了碰撞,創客教育應運而生。創客教育秉承了“開放、分享、實踐、創新和探究”的思想,結合DIY和“做中學”的教育理念,為當今的教育改革帶來了新的方向。大學英語作為大學基礎課程,旨在培養大學生綜合應用英語能力,而伴隨著科技的發展,翻轉課堂慢慢走近了大學英語課堂。它依托于互聯網技術,在虛擬網絡平臺上構建一個全新的課堂,它不受時間、空間、容量的限制,具備數據存儲、實時交流互動等多種功能。翻轉課堂改變學習者的學習習慣、學習思維和學習效果,而師生雙方都在這里開辟著自己的學習新天地。
1 翻轉課堂理念的形成和概述
翻轉課堂理念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早期西點軍校的General Sylvanus Thayer采用的一套新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前利用教師發放的資料提前對學習內容進行學習,采用小組間協作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時翻轉課堂的基本理念初具。2000年,美國邁阿密大學的三位老師讓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經濟學原理,課上對學生進行指導,具備了翻轉課堂的本質。2004年,Salman Khan錄制了講解數學題的視頻并放到網上,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2007年,Salman Khan在You Tube視頻網站中開設了可汗學院(Khan Academy)頻道,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Salman Khan在TED發表了主題為“讓我們用視頻重造教育”的演講,引起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教育工作者對“翻轉課堂”的高度關注。
因特爾(INTEL)全球教育總監Brian Gonazles在2011年度“因特爾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年會”上就“翻轉課堂”這樣解釋道:“顛倒的教室,是指教育者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在教室外,讓大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識;而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在教室內,以便同學之間、同學和老師之間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
翻轉課堂打破了以往課堂知識傳授,課下知識內化的教學形式的束縛,將二者實施的順序顛倒過來。學生通過在線課程、視頻資料等途徑達到對知識的初步接受,自定步調,完成知識的輸入過程。而在課上,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同伴的協作來進行學習活動,完成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從而能力得到提升。
2 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課堂的探索
2.1 聚焦問題
隨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推進,各高校正逐步削減大學英語課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時的刪減并不意味著教學內容的減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理解學習內容并進一步深化、拓展學習邊界。網絡學習平臺的構建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很好的課外場所。筆者通過調查問卷分別就學生對于網絡課程學習的態度、學習平臺選擇以及視頻課程的錄制時間、內容等進行了初步了解。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網絡課程是感興趣的,教學微課程長度以20min內適宜。學生喜歡實踐操作強的口語操練和有助于復習的課后習題講解內容。
2.2 建設課程教學資源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數據分析,筆者錄制了教學視頻。以單元主題設計教學內容。以導入部分——口語對話學習為例,微課程包含了原音聽力,知識講解和動畫視頻三個方面,并在視頻中加入貼合各單元主題的擴展任務,并把視頻中的知識內容配以電子文檔,把知識點以書面的形式更加清晰的提供給學生。錄制視頻時,既要考慮知識點的講解也要注重趣味性,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觀看,需要抓住學生的有效注意力。同時把優秀的網絡教育資源推送給學生,讓學生更多途徑了解最新的教學資訊和信息。教師的創客能力在這個環節得到了體現。
2.3 課程實施階段
教師在網絡學習平臺發布教學微課程、課程學習資源。學生在課前下載、觀看,以小組協作的方式完成教師在視頻中安排的活動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安排的教學活動任務清晰地解說,讓學生對教學任務內容和要求有清晰的認知,避免在做項目過程中偏離學習目標。同時,教師也要把資料搜索、音頻、視頻資源的采集和編輯的方法等途徑和方法告知學生,這樣在課前學生就對學習內容有了初步的探索和理解,這樣有助于教師在課堂上進一步開展教學,在課上教學內容得到了深度拓展,同時學生的積極性也調動起來。在小組協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步調調整學習進度,以自身優勢的特點參與小組作業,體現自我價值。這體現了創客教育理念中的“協作”與“探究”。教師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反饋信息,指出概念誤區,引導學習方向,課下和課上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使大學英語學習更具彈性化。
2.4 課程教學評價階段
傳統大學英語考試中,平時成績與卷面成績占比為3∶7,學生往往不注重平時上課的積累,寄希望于期末前的突擊復習,來獲得考試的通過。這樣的測評方式從長遠的角度看,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筆者嘗試調整和細化平時成績分值,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來改革大學英語評價模式。以筆者嘗試的評價改革為例,平時成績與卷面成績的成績比為1∶1,各占總成績的50分,對平時成績進行了分值的細化。圖1為平時成績模塊分布(40分)
在測評實踐分3-2和3-3的項目時,筆者采用了一對一的測評模式,在測評時為學生提供多套測評試卷供學生選擇,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英語水平和準備情況來選擇測試試卷。在參加測評前,學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上的視頻微課復習之前學過的知識點。成績分值的細化可以使學生更加明確學習目標。并且,面對面的交流可以近距離和學生交流,一方面可以及時得到課堂改進的建議,另一方面,也是師生情感建設必要的環節。目前的大學英語課堂往往是合班授課,學生人數眾多,學生和老師欠缺語言與情感交流。因而學習的過程除了對知識概念、理論的學習,也應該增加情感的互動。在測評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的改進意見,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及時糾正易錯點,提出合理化的學習建議,對于學生個人的學習發展會有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讓學生參與到測評成績設置分值和評定分數也很重要,不同組別按照自己任務特點和小組成員特色設定評分標準,在量分的過程中更具與針對性,按照不同小組的評分標準,打分者更好地把握分值的分配。學生參與打分也更具合理性,教師作為任務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評判者,往往會從語言技巧,語言能力方面給學生量分。學生量分時按照評分標準,以年輕人的視角結合自身的認知,從綜合角度評定分值,同時也注重公正性。隨著中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當代大學生無論是在知識層面還是能力層面都是有很大提升,師生雙方合作量分可以讓學生覺得更有話語權,在學習中突出了自我認知。教師在此過程中也要時時引導學生,例如給出評分示例,評分標準的設置以及衡量的標準等 。
3 結語
翻轉課堂的出現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它把課堂知識傳授+課下知識內化的實施順序顛倒了過來。教師根據不同的授課主題設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量身定制教學視頻分享給學生,在創客教育的視域下,師生雙方都是具備著無限創意的創客,把知識以更加有趣、直接的方式傳遞出去,享受知識再創造的樂趣。
參考文獻
[1] 姜紅梅.創客教育與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0(4):35-38.
[2] 韓永芳.基于翻轉課堂的新型混合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8,37(9):175-180.
[3] 劉冬,李胃勝.地方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析[J].高教學刊,2018(20):110-113.
[4] 王凱.教育生態學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問題之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1):241,243.